一种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904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吸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气体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气体污染,气体吸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治理过程中

然而,现有的气体吸收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结构复杂

安装和维护困难,并且单个吸收系统的处理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高效大规模吸收的需求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气体吸收系统结构,既能提高吸收效率和稳定性,又易于安装和维护

这样的新系统将能够有效地解决气体污染问题,并满足各种领域对高效气体吸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传统气体吸收塔存在的结构复杂

成本高

处理能力有限

能耗较高以及操作和维护复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其结构简单

易于安装和维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包括
N
个吸收模块2和
N
‑1个连接模块3,所述连接模块3设置于两个所述吸收模块2之间,所述吸收模块和所述连接模块均为顶部和底部均封闭的方筒状,所述吸收模块2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出口2‑8,所述吸收模块2的第一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吸收进口2‑6,所述吸收模块的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部设置有吸收出口2‑3,所述吸收进口2‑6和所述吸收出口2‑3之间还设置有微气泡洗气塔板2‑2,所述吸收模块内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分布器2‑1,所述连接模块的第一侧壁上部设置有连接进口,所述连接进口与所述吸收出口相连,所述连接模块的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下部设置有连接出口2‑7,所述吸收模块2和连接模块3按照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为第一吸收模块

第一连接模块

第二吸收模块
……

N
‑1连接模块


N
吸收模块,
N
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第
N
吸收模块的吸收进口与第
N
‑1连接模块的连接出口相连,第
N
‑1连接模块的连接进口与第
N
‑1吸收模块的吸收出口相连

[0005]进一步的,
N

2~10
的整数

[0006]进一步的,所述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还包括进气模块1和出气模块4,所述进气模块含有气体进口1‑1和进气模块出口,所述进气模块出口连接第一吸收模块的吸收进口;所述出气模块含有气体出口4‑2和出气模块进口,所述出气模块进口连接第
N
吸收模块的吸收出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进口1‑1高于所述进气模块出口,所述进气模块内,在所述气体进口1‑1的上方还设置有弧形的进气导向板1‑2,弧形的圆心与所述气体进口1‑1同侧

即进气导向板将进气的方向向进气模块出口引导,从而合理分配气体进去吸收块,并减少气
体流动的压降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模块内顶部设置有弧形的出气导向板4‑1,弧形的圆心与所述出气模块进口同侧

即出气导向板将出气的方向向气体出口的方向引导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模块与所述吸收模块的长和高相同,宽度为
200~100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模块与所述吸收模块的长和高相同,宽度为
200~1000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模块2的高度为
2000~6000mm
,长度为
800~2000mm
,宽度为
800~200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液分布器2‑1与所述吸收模块顶部的距离为所述吸收模块高度的
5~20%。
[0013]进一步的,所述微气泡洗气塔板有
2~6
层,所述微气泡洗气塔板上的筛孔的直径为
0.1~1mm
,开孔率为
60~95%。
[0014]进一步的,所述筛孔的中间设置有微型降液管7,所述微型降液管7的纵剖面为
T
型,所述微型降液管7的高度为
20~100mm
,所述
T
型的横部的高度为所述降液管7的高度的
20~40%
,所述微型降液管7的顶端进口的横截面直径
r1为
24~50mm
,所述微型降液管7的底端出口的横截面直径
r2为
2~4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筛孔处还设置有微气泡破碎器6,所述微气泡破碎器6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微气泡破碎器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筛孔的外围,另一端被所述微型降液管的
T
型的横部所封闭,所述微气泡破碎器的侧壁为多孔丝网或多孔板

气体从下一个塔板上来,经微气泡破碎器进入塔板上液层,混合传质后进入上一个传质区域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丝网或所述多孔板的孔径为
5~200
μ
m。
[0017]进一步的,所述微气泡破碎器的高度
h

4~16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模块内,所述吸收进口2‑6和所述微气泡洗气塔板2‑2之间还设置有高效填料段2‑5,所述高效填料段2‑5贴合所述吸收模块的内壁,所述高效填料段2‑5内填充有气体污染吸收填料

[0019]进一步的,所述高效填料段2‑5的高度为所述吸收模块2高度的
30~80%。
[0020]进一步的,所述吸收进口2‑6的直径为
100~1000mm。
[002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模块3中,所述连接进口和所述连接出口之间还设置有两块相对的气液导流板2‑4,所述气液导流板2‑4为三折板,所述气液导流板2‑4的上部的第一折和下部的第三折与所述连接模块3固定连接,两块气液导流板2‑4的中部的第二折相对地竖直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模块3内,所述气液通道的顶部还设置有吸收液分布器2‑
1。
气液导流板可利用液体向下的喷射流动,带动气体向下,由此减少气体在吸收塔内的压力损失;能够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从狭窄缝隙引导到更广泛的接触区域,通过设定的结构和表面特性,更大程度的分散气体和液体之间的边界,使它们更充分地接触和混合;还可以提供更大的气液接触界面,有助于提高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效率,以实现更高效的净化过程;且能够有效地均匀分布气体和液体,防止过度集聚和不均匀混合

提升净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2]进一步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N
个吸收模块(2)和
N
‑1个连接模块(3),所述连接模块(3)设置于两个所述吸收模块(2)之间,所述吸收模块和所述连接模块均为顶部和底部均封闭的方筒状,所述吸收模块(2)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出口(2‑8),所述吸收模块(2)的第一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吸收进口(2‑6),所述吸收模块的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部设置有吸收出口(2‑3),所述吸收进口(2‑6)和所述吸收出口(2‑3)之间还设置有微气泡洗气塔板(2‑2),所述吸收模块内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分布器(2‑1),所述连接模块的第一侧壁上部设置有连接进口,所述连接进口与所述吸收出口相连,所述连接模块的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下部设置有连接出口(2‑7),所述吸收模块(2)和连接模块(3)按照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为第一吸收模块

第一连接模块

第二吸收模块
……

N
‑1连接模块


N
吸收模块,
N
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第
N
吸收模块的吸收进口与第
N
‑1连接模块的连接出口相连,第
N
‑1连接模块的连接进口与第
N
‑1吸收模块的吸收出口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还包括进气模块(1)和出气模块(4),所述进气模块(1)含有气体进口(1‑1)和进气模块出口,所述进气模块出口连接第一吸收模块的吸收进口;所述出气模块(4)含有气体出口(4‑2)和出气模块进口,所述出气模块进口连接第
N
吸收模块的吸收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1‑1)高于所述进气模块出口,所述进气模块(1)内,在所述气体进口(1‑1)的上方还设置有弧形的进气导向板(1‑2),弧形的圆心与所述气体进口(1‑1)同侧;所述出气模块(4)内顶部设置有弧形的出气导向板(4‑1),弧形的圆心与所述出气模块进口同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分布器(2‑1)与所述吸收模块(2)顶部的距离为所述吸收模块(2)高度的
5~2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集成气体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洗气塔板(2‑2)有
2~6
层,所述微气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鸣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