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凸轮轴的相位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82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凸轮轴的相位调节器,其包括转子和控制阀,控制阀包括壳体和阀芯,其中:转子内设置有进油油道,进油油道的进油口位于转子靠近凸轮轴的端面上,且通过单向阀与凸轮轴的端面油孔连通;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与内部油道的出油口适配的第一输油孔,第一输油孔内设置有过滤器;壳体的一端穿过转子的中心通孔后与凸轮轴同轴连接,另一端侧壁设置有与转子卡接的限位凸起;阀芯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凸轮轴的相位调节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凸轮轴的相位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包括相位调节器,相位调节器用于调节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转动相位

图1示出了一种可能的相位调节器

如图1所示,在一体化的
VCT(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
设计中,相位调节器主要包括凸轮轴
1'、
定子
2'、
控制阀
3'、
浇铸组合件
4'(
由编织滤网和止回阀构成
)、
转子
5'、
链轮
6'。
控制阀
3'
装入到转子
5'
内,包括壳体
31'、
二次成型套筒
32'、
阀芯
33'、
弹簧
34'
,通过调节控制阀
3'
的阀芯行程,即可实现三位四通阀的作用

[0003]其中:
[0004]浇铸组合件
4'
位于控制阀
3'
的进油端,用于实现过滤杂质和单向进油的作用;控制阀
3'
的进油端伸入凸轮轴
1'
的端部孔内,且与其固连;
[0005]二次成型套筒
32'
基本为桶型,套设在阀芯
33'
和壳体
31'
之间,其端部与浇铸组合件
4'、
凸轮轴
1'
同轴,二次成型套筒
32'、
阀芯
33'
和壳体
31'
的侧壁分别设置有输油通道
/
输油孔,阀芯
33'
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二次成型套筒
32'
内,以通过调整阀芯
33'
在二次成型套筒
32'
内的轴向行程,令控制阀
3'
实现不同工作状态
(P

A

B

T、P

B

A

T、P

A/B)
之间的切换;
[0006]弹簧
34'
的两端分别与阀芯
33'、
二次成型套筒
32'
相抵,用于为阀芯
33'
提供预紧力和回复力;
[0007]例如,该控制阀
3'
为图2中所示的三位四通阀,其处于
P

A

B

T
工作状态时的输油油路及输油方向可参见图1中的虚线和箭头:凸轮轴
1'
内的油通过浇铸组合件
4'
后,通过控制阀
3'
实现由进油口
P
依次经过第一输油口
B、
第二输油口
A
,最后由泄油口
T
送出

[0008]其中,浇铸组合件
4'
中的编织滤网和止回阀是一体成型的,其制造成本较高,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凸轮轴的相位调节器,其制造可行性高

成本降低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凸轮轴的相位调节器,其包括转子和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壳体和阀芯,其中:
[0011]所述转子内设置有进油油道,所述进油油道的进油口位于所述转子靠近凸轮轴的端面上,且通过单向阀与所述凸轮轴的端面油孔连通;
[0012]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油道的出油口适配的第一输油孔,所述第一输油孔内设置有过滤器;
[0013]所述壳体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子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凸轮轴同轴连接,另一端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转子卡接的限位凸起;
[0014]所述阀芯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过滤器包括:
[0016]支撑框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适配,包括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
[0017]滤网,所述滤网的两边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边

所述第二连接边固连,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输油孔的两侧,以令所述滤网覆盖所述第一输油孔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分别为与所述壳体的环形侧壁适配的环形框架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之间并排布置有多个中间连接边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框架的环形槽,所述第一输油孔设置于所述环形槽的环形底面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控制阀中还包括弹簧和定位件:
[0022]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所述阀芯的腔体,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腔体的底部,另一端抵靠于所述阀芯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侧的安装槽内,并且抵接所述阀芯的第二限位部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与所述弹簧适配的阶梯孔;
[0024]和
/
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出设置在阀芯侧壁外的轴肩结构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端部与所述凸轮轴螺纹连接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转子远离所述凸轮轴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沉孔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相位调节器中还包括链轮,所述单向阀通过所述链轮进行轴向限位

[0028]在该相位调节器中,由于过滤器直接安装在控制阀壳体上,单向阀直接安装在转子和凸轮轴之间,可见,零件结构简单,组装工序方简便易行,易于实施,而且成本能够得到优化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一种可能的相位调节器的剖视图

[0030]图2是一种三位四通阀的原理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相位调节器与凸轮轴的组装结构剖视图

[0032]图4是图3中的相位调节器与凸轮轴的分解图

[0033]图5是图3中的控制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图5中的控制阀的半剖图

[0035]图7是图4中的相位仪本体的半剖图

[0036]图8是图3中的相位调节器中的链轮及止回阀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凸轮轴的相位调节器,其包括转子
(5)
和控制阀
(3)
,所述控制阀
(3)
包括壳体
(31)
和阀芯
(33)
,其中:所述转子
(5)
内设置有进油油道
(51)
,所述进油油道
(51)
的进油口位于所述转子
(5)
靠近凸轮轴
(1)
的端面上,且通过单向阀
(42)
与所述凸轮轴
(1)
的端面油孔连通;所述壳体
(31)
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油道
(51)
的出油口适配的第一输油孔
(311)
,所述第一输油孔
(311)
内设置有过滤器
(41)
;所述壳体
(31)
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子
(5)
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凸轮轴
(1)
同轴连接,另一端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转子
(5)
卡接的限位凸起
(313)
;所述阀芯
(33)
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
(3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器,其中,所述过滤器
(41)
包括:支撑框架
(412)
,与所述壳体
(31)
的侧壁适配,包括第一连接边
(412a)
和第二连接边
(412b)
;滤网
(411)
,所述滤网
(411)
的两边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边
(412a)
和所述第二连接边
(412b)
固连,所述第一连接边
(412a)
和所述第二连接边
(412b)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输油孔
(311)
的两侧,以令所述滤网
(411)
覆盖所述第一输油孔
(3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调节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边
(412a)
和所述第二连接边
(412b)
分别为与所述壳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婷盛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