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浸没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8373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3
一种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箱,设有用于盛装第一冷却液和浸没在第一冷却液内的待冷却设备的冷却空间;第一循环泵,与冷却空间连通;散热流道,设于冷却箱内,设置成流通第二冷却液,第二冷却液设置成与第一冷却液换热以冷却第一冷却液;散热设备,与散热流道连通;和第二循环泵,与散热设备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相浸没冷却系统


[000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浸没式冷却系统技术,尤指一种单相浸没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典型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冷却箱1’
;服务器板卡2’
;第一冷却液3’
;换热器4’
;第一循环泵5’
;第二循环泵6’
;散热设备7’

浸没冷却液在浸没液循环泵的驱动下,将待冷却设备
(
如服务器板卡2’
)
的热量通过管路带到热交换器

在热交换器中,通过浸没冷却液与冷却水的热交换,二次侧循环泵驱动冷却水,将热量携带至二次冷却侧设备,最终热量通过二次侧冷却设备传递到外界环境中

[0003]单相浸没冷却系统中,用于浸没冷却液与冷却水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设置在浸没液箱体外部,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热侧为浸没冷却液,冷侧为冷却水,板式换热器的浸没冷却液的流道和水冷侧流道交错堆叠布置

[0004]由于组成各层流道的板片相互焊接而成,存在泄漏风险

一旦热交换器内部泄漏,冷却水会进入浸没液箱体,造成箱体内的设备
(
如服务器板卡2’
)
短路,对待冷却设备的稳定运行存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可以解决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内部泄露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问题,且成本较低

[0006]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箱,设有用于盛装第一冷却液和浸没在所述第一冷却液内的待冷却设备的冷却空间;第一循环泵,与所述冷却空间连通,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一冷却液流动;散热流道,设于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成流通第二冷却液,所述第二冷却液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换热以冷却所述第一冷却液;散热设备,与所述散热流道连通,设置成对所述散热流道内的第二冷却液进行散热;和第二循环泵,与所述散热设备连通,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二冷却液循环流动

[0007]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空间内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成至少部分浸没于所述第一冷却液内,所述散热流道设于所述换热器

[0008]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散热流道

[0009]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固定于所述换热管

[0010]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的内部流道形成所述散热流道

[0011]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固定于所述水冷板

[0012]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流道位于所述冷却箱的箱壁内

[0013]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的内侧壁还设有换热翅片

[0014]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入口和
/
或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液面之上

[0015]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设有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入口和
/
或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液面之上

[0016]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设有与所述冷却空间连通的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单相浸没冷却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空间外侧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及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设于所述第一管路,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一冷却液循环流动;或者,所述第一循环泵设于所述冷却空间内,所述单相浸没冷却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空间内的吸液流道和喷液流道,所述第一循环泵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吸液流道及所述喷液流道连通,设置成驱动所述散热流道冷却后的所述第一冷却液依次流经所述吸液流道

所述第一循环泵及所述喷液流道喷向所述待冷却设备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将散热流道设置在冷却箱内,且散热流道内只流动一种冷却液
(
即第二冷却液
)
,而无需流动两种冷却液

这样,散热流道可以设置成无缝的封闭流道,而无需设置两种流道交错堆叠布置的结构,因而可以避免散热流道发生冷却液泄露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单相浸没冷却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了散热流道泄露第二冷却液而影响待冷却设备稳定运行的问题

[0019]并且,虽然散热流道位于冷却箱内,但冷却箱内并不涉及气液相变的问题,因此对系统的气密性要求及系统状态监测要求
(
相较于两相浸没冷却系统
)
,也比较低

[0020]此外,通过第一循环泵的启停,可以实现单相浸没冷却系统的强制对流冷却与自然对流冷却的切换,这样可以提高单相浸没冷却系统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0021]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3]图1为相关技术中单相浸没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在强制对流冷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在自然对流冷却状态下的等效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在强制对流冷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8]1’
冷却箱;2’
服务器板卡;3’
第一冷却液;4’
换热器;5’
第一循环泵;6’
第二循环泵;7’
散热设备

[0029]图2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0]1冷却箱,
11
冷却空间,
111
第一冷却液入口,
112
第一冷却液出口,
113
第二冷却液入口,
114
第二冷却液出口;
[0031]2服务器板卡;3第一冷却液;4换热器;5第一循环泵;6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设有用于盛装第一冷却液和浸没在所述第一冷却液内的待冷却设备的冷却空间;第一循环泵,与所述冷却空间连通,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一冷却液流动;散热流道,设于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成流通第二冷却液,所述第二冷却液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换热以冷却所述第一冷却液;散热设备,所述散热流道连通,设置成对所述散热流道内的第二冷却液进行散热;和第二循环泵,与所述散热设备连通,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二冷却液循环流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间内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成至少部分浸没于所述第一冷却液内,所述散热流道设于所述换热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散热流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固定于所述换热管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的内部流道形成所述散热流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相浸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张超许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声龙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