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06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包括:第一绝缘壳、电源板、控制板和主控板;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电源板,靠近电源板的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控制板,靠近控制板的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主控板,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对电磁信号进行屏蔽,防止被电磁信号干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对该装置进行防腐蚀,进而抗干扰,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和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吸入空气进行压缩,输送进储气壳内,然后从出气孔喷出,将除尘网上的灰尘吹掉,微型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进行旋转,带动滑块来回滑动,带动储气壳在除尘网背部来回滑动,将除尘网上的灰尘吹掉,进而便于清理。进而便于清理。进而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具体为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和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现有的变频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0003]变频器本身也是一个干扰源,在使用时需要较强的抗干扰性能,需要满足自身不被其他电磁信号干扰,同时也要避免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而现有的变频器大多通过滤波电路和隔离电力防止外界对自身的干扰,没有防止自身对外界的干扰,当附近有其他变频器时,容易对其他设备干扰,抗干扰能力差,并且现有的变频器在进行散热时,除尘网上的灰尘会越来越多,不断堵塞,影响通风,进而造成内部温度升高,烧坏内部元件,而现有的变频器大多通过人工停机进行清理,不便于清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变频器抗干扰能力差,且不便于清理除尘网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包括:第一绝缘壳、电源板、控制板和主控板;
[0006]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电源板,靠近电源板的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控制板,靠近控制板的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主控板,且控制板作为操控基础;
[0007]散热扇,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壁上,所述第一绝缘壳前部连接有第二绝缘壳,所述第二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除尘网,且第二绝缘壳内壁内贯穿连接有控制板。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侧连接有第一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罩外侧连接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屏蔽罩和第一防护层内均连接有散热扇。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壳外侧连接有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罩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屏蔽罩和第二防护层内均连接有除尘网,且第二屏蔽罩和第二防护层内均贯穿连接有控制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壳内壁上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底部,所述固定板连接在第二绝缘壳内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杆上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连接有储气壳,所述储气壳设置在除尘网背部,且储气壳一侧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滑动连接在U型滑杆上,所述U型滑杆连接在第二绝缘壳内壁上。
[0012]优选的,所述储气壳底部连接有螺旋软管,所述螺旋软管连接在微型气泵端部,所述微型气泵连接在第二绝缘壳内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储气壳前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置在除尘网背部。
[0014]优选的,所述滑筒的内径与U型滑杆的半径相等。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对电磁信号进行屏蔽,防止被电磁信号干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对该装置进行防腐蚀,进而抗干扰,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和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吸入空气进行压缩,输送进储气壳内,然后从出气孔喷出,将除尘网上的灰尘吹掉,微型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进行旋转,带动滑块来回滑动,带动储气壳在除尘网背部来回滑动,将除尘网上的灰尘吹掉,进而便于清理,具体内容如下:
[0016]1.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对电磁信号进行屏蔽,防止被电磁信号干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防护防腐,进而抗干扰;
[0017]2.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和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压缩空气输送进储气壳内,然后从出气孔喷出将除尘网上的灰尘吹掉,微型电机带动滑块在往复丝杆上来回滑动,带动储气壳在除尘网背部来回滑动,将除尘网上的灰尘吹掉,进而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往复丝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螺旋软管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绝缘壳;2、电源板;3、控制板;4、主控板;5、散热扇;6、第二绝缘壳;7、除尘网;8、第一屏蔽罩;9、第一防护层;10、第二屏蔽罩;11、第二防护层;12、微型电机;13、往复丝杆;14、固定板;15、滑块;16、储气壳;17、滑筒;18、U型滑杆;19、螺旋软管;20、微型气泵;2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包括:第一绝缘壳1、电源板2、控制板3和主控板4;电源板2、控制板3和主控板4采用现有技术中抗干扰型变频器上的相应部件。
[0026]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连接有电源板2,靠近电源板2的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连接有控制板3,靠近控制板3的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连接有主控板4,且控制板3作为操控基础;散热扇5,连接在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第一绝缘壳1前部连接有第二绝缘壳6,第二绝缘壳6内壁上连接有除尘网7,且第二绝缘壳6内壁内贯穿连接有控制板3。
[0027]第一绝缘壳1外侧连接有第一屏蔽罩8,第一屏蔽罩8外侧连接有第一防护层9,第一屏蔽罩8和第一防护层9内均连接有散热扇5,第一屏蔽罩8采用洋白铜,不锈钢或马口铁,对电磁信号进行屏蔽,防止被电磁信号干扰,第一防护层9采用过氯乙烯,进行防腐蚀,第二
绝缘壳6外侧连接有第二屏蔽罩10,第二屏蔽罩10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护层11,第二屏蔽罩10和第二防护层11内均连接有除尘网7,且第二屏蔽罩10和第二防护层11内均贯穿连接有控制板3,第二屏蔽罩10对电磁信号进行屏蔽,防止被电磁信号干扰,第二防护层11进行防腐蚀。
[0028]第二绝缘壳6内壁上连接有微型电机12,微型电机12输出端连接有往复丝杆13,往复丝杆13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4底部,固定板14连接在第二绝缘壳6内壁上,微型电机12提供动力的带动往复丝杆13在固定板14底部旋转,往复丝杆13上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一侧连接有储气壳16,储气壳16设置在除尘网7背部,且储气壳16一侧连接有滑筒17,滑筒17滑动连接在U型滑杆18上,U型滑杆18连接在第二绝缘壳6内壁上,往复丝杆13在旋转时带动滑块15在往复丝杆13上来回滑动,滑块15通过一侧的储气壳16带动滑筒17在U型滑杆18上滑动,进而带动储气壳16在除尘网7背部来回滑动,储气壳16底部连接有螺旋软管19,螺旋软管19连接在微型气泵20端部,微型气泵20连接在第二绝缘壳6内壁上,微型气泵20吸入空气进行压缩,形成高压气体,通过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包括:第一绝缘壳(1)、电源板(2)、控制板(3)和主控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连接有电源板(2),靠近电源板(2)的所述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连接有控制板(3),靠近控制板(3)的所述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连接有主控板(4);散热扇(5),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壳(1)内壁上,所述第一绝缘壳(1)前部连接有第二绝缘壳(6),所述第二绝缘壳(6)内壁上连接有除尘网(7),且第二绝缘壳(6)内壁内贯穿连接有控制板(3),所述第一绝缘壳(1)外侧连接有第一屏蔽罩(8),所述第一屏蔽罩(8)外侧连接有第一防护层(9),所述第一屏蔽罩(8)和第一防护层(9)内均连接有散热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壳(6)外侧连接有第二屏蔽罩(10),所述第二屏蔽罩(10)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护层(11),所述第二屏蔽罩(10)和第二防护层(11)内均连接有除尘网(7),且第二屏蔽罩(10)和第二防护层(11)内均贯穿连接有控制板(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张沛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桓北工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