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手指及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26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手指及电源连接器,包括:上排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下排端子,包括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输出接口;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第三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三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第四接触部,设于所述第四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输出接口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插入端的其一接触面接触式导通,以及通过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与插入端的另一接触面接触式导通,以增大与插入端的接触面积,有利降低接触抗阻,同时增大了导电端子的横截面积,进而提高载流能力。进而提高载流能力。进而提高载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手指及电源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金手指
,具体是涉及一种金手指及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金手指常用于电脑硬件领域,如显卡、内存条等,金手指设于硬件的插入端、以及连接器的插槽内部两侧,插入端的金手指具有相对设置的接触面,插槽内部具有与接触面对应的触点,接触面与触点接触式导通,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插入端与插槽内部的接触面积小,导致接触抗阻大,限制了载流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手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金手指,包括:
[0006]上排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
[0007]下排端子,包括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
[0008]输出接口,成型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三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四导电片相对的设于所述输出接口内;
[0009]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
[0010]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
[0011]第三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三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
[0012]第四接触部,设于所述第四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呈倒钩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二接触部呈倒钩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三接触部呈圆弧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三弧面,所述第四接触部呈圆弧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四弧面。
[0014]优选的,还包括:
[0015]若干第一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一条状部的自由端;
[0016]若干第二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二条状部的自由端;
[0017]若干第三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第三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三条状部的自由端;
[0018]若干第四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四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四接触部与所述第四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四条状部的自由端。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
二导电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导电片一体成型,所述第四接触部与所述第四导电片一体成型。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连接的第一横段部和第一竖段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一横段部上;所述第二导电片包括连接第二横段部和第二竖段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二横段部上;所述第三导电片包括连接的第三横段部和第三竖段部,所述第三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三横段部上;所述第四导电片包括连接的第四横段部和第四竖段部,所述第四接触部设于所述第四横段部上;
[0021]其中,所述输出接口成型于所述第一横段部与所述三横段部之间。
[0022]优选的,还包括:
[0023]第五焊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竖段部的外端;
[0024]第六焊接部,设于所述第二竖段部的外端;
[0025]第七焊接部,设于所述第三竖段部的外端;
[0026]第八焊接部,设于所述第四竖段部的外端。
[0027]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通过铆压紧贴固定;所述第三导电片和所述第四导电片通过铆压紧贴固定。
[0028]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
[0029]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多个所述的金手指,还包括:
[0030]本体,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
[0031]若干装配件,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本体的内腔;
[0032]第一穿孔,开设于所述装配件上,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均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上;
[0033]第二穿孔,开设于所述装配件上,所述第三导电片和所述第四导电片均穿设于所述第二穿孔上。
[0034]优选的,还包括:
[0035]若干扣位,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0036]卡位,设于所述装配件上,与所述扣位卡扣配合。
[0037]优选的,还包括:
[0038]第二腔体,开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
[0039]信号端子,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延伸,所述输出端向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端延伸。
[004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输出接口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插入端的其一接触面接触式导通,以及通过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与插入端的另一接触面接触式导通,以增大与插入端的接触面积,有利降低接触抗阻,同时增大了导电端子的横截面积,进而提高载流能力。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技术中的实施例的金手指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技术中的实施例的金手指部件分解图;
[0043]图3为本技术中的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技术中的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部件分解图。
[0045]图中所示:
[0046]1‑
上排端子;
[0047]11

第一导电片,111

第一接触部,1111

第一弧面,112

第一条状部,113

第一横段部,114

第一竖段部,1141

第五焊接部;
[0048]12

第二导电片,121

第二接触部,1211

第二弧面,122

第二条状部,123

第二横段部,124

第二竖段部,1241

第六焊接部;
[0049]2‑
下排端子;
[0050]21

第三导电片,211

第三接触部,2111

第三弧面,212

第三条状部,213

第三横段部,214

第三竖段部,2141

第七焊接部;
[0051]22

第四导电片,221

第四接触部,2211

第四弧面,222

第四条状部,223

第四横段部,224

第四竖段部,2241

第八焊接部;
[0052]3‑
输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排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下排端子,包括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输出接口,成型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三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第四导电片相对的设于所述输出接口内;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第三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三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第四接触部,设于所述第四导电片靠近所述输出接口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呈倒钩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二接触部呈倒钩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三接触部呈圆弧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三弧面,所述第四接触部呈圆弧状、并具有向所述输出接口的内腔凸起的第四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手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一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一条状部的自由端;若干第二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二条状部的自由端;若干第三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第三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三条状部的自由端;若干第四条状部,一端与所述第四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四接触部与所述第四条状部一一对应、且设于所述第四条状部的自由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导电片一体成型,所述第四接触部与所述第四导电片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敢波李文亮罗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铭泽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