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总成、电机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2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总成、电机以及车辆。该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设置在第一装配槽内且分离开的第一内永磁体和第一外永磁体、设置在第二装配槽内且分离开第二内永磁体和第二外永磁体,转子铁芯设有关于转子总成的d轴对称设置的第一和第二装配槽,第一和第二装配槽的径向外端的周向距离比径向内端的周向距离大,第一内永磁体位于第一装配槽的径向内端,第二内永磁体位于第二装配槽的径向内端,第一内永磁体和第二内永磁体为铁氧体,第一外永磁体和第二外永磁体为非铁氧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子总成,靠近铁芯间隔区域的永磁体材料为铁氧体,能减小非铁氧体永磁体周围的漏磁,还能增强相同永磁体用量下的磁性能利用率,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总成、电机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总成、电机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设有多个装配槽,每个装配槽均有永磁体,一部分永磁体为稀土永磁体,另一部分永磁体为铁氧体永磁体,铁氧体的装配槽与距离最近的稀土永磁体的装配槽之间为铁芯间隔区域,由于稀土永磁体磁性能强,靠近稀土永磁体的铁芯间隔区域漏磁较明显,导致磁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转子总成,有利于减小铁芯间隔区域的漏磁。
[0004]本技术又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子总成的电机。
[000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电机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第一内永磁体、第一外永磁体、第二内永磁体和第二外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设有多个装配槽,所述多个装配槽包括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和所述第二装配槽关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设有多个装配槽,所述多个装配槽包括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一装配槽(11)和第二装配槽(12),所述第一装配槽(11)和所述第二装配槽(12)关于所述转子总成的d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装配槽(11)和所述第二装配槽(12)的径向内端间隔开以形成铁芯间隔区域(16),所述第一装配槽(11)和所述第二装配槽(12)的径向外端的周向距离比所述第一装配槽(11)和所述第二装配槽(12)的径向内端的周向距离大;第一内永磁体(2)、第一外永磁体(3),所述第一内永磁体(2)、所述第一外永磁体(3)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槽(11)内,且所述第一内永磁体(2)、所述第一外永磁体(3)分离开,所述第一内永磁体(2)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的径向内端,所述第一外永磁体(3)位于所述第一内永磁体(2)的径向外侧;第二内永磁体(4)、第二外永磁体(5),所述第二内永磁体(4)、所述第二外永磁体(5)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槽(12)内,且所述第二内永磁体(4)、所述第二外永磁体(5)分离开,所述第二内永磁体(4)位于所述第二装配槽(12)的径向内端,所述第二外永磁体(5)位于所述第二内永磁体(4)的径向外侧;其中,所述第一内永磁体(2)和所述第二内永磁体(4)的材料分别为铁氧体,所述第一外永磁体(3)和所述第二外永磁体(5)的材料分别为非铁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包括第一径向段(112)和第一周向段(111),所述第一径向段(112)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周向段(111)连接所述第一径向段(112)的径向内端且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内永磁体(2)设置在所述第一周向段(111)内,所述第一外永磁体(3)设置在所述第一径向段(112)内;所述第二装配槽(12)包括第二径向段(122)和第二周向段(121),所述第二径向段(122)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周向段(121)连接所述第二径向段(122)的径向内端且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内永磁体(4)设置在所述第二周向段(121)内,所述第二外永磁体(5)设置在所述第二径向段(12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段(111)向所述d轴延伸,所述第二周向段(121)向所述d轴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装配槽(13),在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三装配槽(13)位于所述第一周向段(111)和所述第二周向段(121)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三装配槽(13)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宇航吴施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