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整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599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梨树的整形方法,涉及一种果树的整形方法。其步骤如下:(1)确定合理定植密度,以行距4米、株距5-6米为宜;(2)制定树型培养的总体目标,主干高度控制在0.7~0.8m,距离地面0.8m顺行方向配备2根主枝并水平诱引;主枝两侧配备侧枝,与水平呈45度倾角向行间诱引,侧枝同侧间距保持在0.4~0.5m;(3)树形的培养过程又分为主枝的培养、诱导和侧枝的合理配置及修剪,(4)搭建适应省力化整形的架式,其中梨树形状呈“V”字型、“U”字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整形修剪技术要求简单、速度快,②田间操作轻松、效率高,③人均适度经营规模扩大成为可能,④早期丰产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树的整形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直立性生长、树体高大的砂梨树 的整形方法。
技术介绍
梨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梨树栽培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我国各种果树 中,梨树面积、产量次于苹果、柑桔,居第三位。长江以南为热带、亚热带梨区,主要栽培砂梨 品种。云贵高原梨区,也主要栽培砂梨品种。我国梨树栽培传统上都是以分层开心形整形 为主,主要有疏散分层形(改良疏散分层形)、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改良纺锤形)等。这 些树形具有树体结构完整、骨架牢固、寿命长、丰产、稳产等优点,但普遍存在结果枝组的粗 大、树体高大,不便于作业,管理粗放;造成大枝多而乱,扰乱树形,老化枝组的结果能力及 果实品质也逐年下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国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科研工作者才深深意识 至IJ,只有优质前提下的产量才是实现现代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因此,许多研究机构纷纷将 梨传统的分层整形乔木栽培,改为国内领先的水平架式栽培,水平架式栽培虽比传统乔木 栽培矮化了树冠,方便了作业,提高了果实品质,但是对于人们的操作舒适度来说,仍然不 够理想,整天仰面朝天、举手过头作业,颈椎、臂膀确实很辛苦。如何在水平架式栽培的基础 上,进一步改进创新一套作业更加轻松,劳动效率更高,产量更好、品质不减,农民易学易懂 的新的栽培模式,近年来成了世界各国梨树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砂梨“V”字型矮化栽培新模式,使原本非常艰辛的劳作变成轻松愉快的作业,单位 面积的劳动时间缩短到水平架式栽培的1/3,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适度扩大人均经营 规模,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量水平 与水平架式栽培相比,在确保品质不下降的前提下可增加30%以上,在同等价格实现销售 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增收30%以上。且易学易懂,容易吸纳返乡农民工前来就业、创业,对农 业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整形方法所造成大枝多而乱,老化枝组的结果能力及果实 品质下降,公开了一种适合砂梨省工、省力化栽培的树型培养新方法;该方法的侧枝配置合 理适宜修剪;并且适应于省力化整形的架式搭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其步骤如下一、合理定植密度以行距4-5米、株距5-6米为宜;二、树型培养的总体目标主干高度控制在0. 7 0. 8m,距离地面0. 8m顺行方向 配备2根主枝并水平诱引;主枝两侧配备侧枝,与水平呈45度倾角向行间诱引,侧枝同侧 间距保持在0. 4 0. 5m ;侧枝可用于多年结果,每5-6年更新一次;其中所述的梨树形状呈 “V”字型、“U”字型或其他类似结构;三、树形的培养过程(1)主枝的培养、诱导定植后的第二年春天,将新梢基部扭伤后急剧弯曲,使预 备主枝呈水平状并用木桩或铁丝将其固定;为了防止整形时主枝容易折断,在定植当年如 何选留新梢非常重要,如果是与行向平行发出的新梢,操作过程中新梢很容易折断或基部 裂开;具体做法是首先是加大新梢与主干的开张角度,然后将苗木先端发出的1-2个芽进 行摘心(又叫牺牲芽),下面萌发的2根新梢作为预备主枝;其次,要选择垂直于行向即朝 向行间(或作业道)方向发出来的新梢; (2)侧枝的合理配置及修剪主枝水平诱导后,根据芽在主枝上的着生位置,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正朝上芽、 斜朝上芽、横侧芽、斜朝下芽、正朝下芽,其中正朝上芽和斜朝上芽萌发的新梢长势过旺,不 仅影响主枝的顺利延长,而且容易引起主枝先端长势衰退;同时其作为侧枝本身使用年限 也短,生产力也低;最好选留主枝两侧的横侧芽或斜朝下芽萌发的新梢作侧枝,侧枝之间的 间隔保持在0. 4 0. 5m,确保通风透光;作为侧枝用的新梢,在萌发当年的7月份,斜向行 间与水平呈45度倾角诱导,以利促进花芽分化;冬季修剪时仅剪除新梢顶端30cm左右,留 外口芽修剪;以后侧枝的倾角保持不变,每年冬剪时,只是将侧枝先端萌发的新梢,统一剪 掉顶端30cm左右、留外口芽修剪即可。四、搭建省力化整形的支撑架在定植行的每两株树中间埋1根水泥杆,水泥杆上距离地面1. 2米、1. 7米高处, 分别固定长80cm、l. 8米的结实木棒或角铁做横担,横担两端牵引铁丝(8#号)用于固定侧 枝。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该项整形修剪方法具有如下优点①整形修剪技术要求简单、速度快,“V”字型或“U”字型树型培养方法简单,即使从未栽培过梨树的人,一看就懂,技术 要领容易掌握,且修剪速度快;②田间操作轻松、效率高,果实挂在适宜人手操作的位置,如摘蕾、受粉、摘果、套袋、打药等,抬头向上作业 的姿势大大减少,不仅提高了作业的舒适度也大幅度提高了操作效率;③人均适度经营规模扩大成为可能由于整形修剪方式的改变,使原本非常艰辛的作业变得非常轻松省力。水平架式 栽培人均管理面积只能在7亩左右,而“V”字型或“U”字型栽培模式人均管理面积可达到 12-15 亩;④早期丰产性好由于主枝上不培养亚主枝,直接着生侧枝结果,所以树形培养快,幼树期很快就能 丰产。水平架式栽培通常在8-10年后成园进入丰产期,而“V”字型或“U”字型型栽培模式 第6年就能成园进入丰产期,提早了 3-4年。附图说明图1为最终培养成型的梨树的树型示意图;图2为主枝的培养过程示意图3为新梢基部捻弯后顺行倒下形成水平装的示意图;图4为主枝水平诱导后的俯视图;图5为适应整个梨树果园的整形的支撑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的砂梨实验基地,连续多年来开展了砂梨“V”字型或 “U”字型整形栽培技术研究,该方法的步骤如下一、如图1和图5所示,首先需要合理确定密度以行距k = 4米、株距c = 5-6米 为宜;二、其中图1所示为最终培养成型的梨树的树型,呈“V”字型或“U”字型;其中树 型培养的总体目标为砂梨的总体高度控制在a = 2. 5-3m,其中主干高度控制在b = 0. 7 0.8m,距离地面0. 8m位置顺行方向配备2根主枝2并水平诱引;主枝2两侧配备数根侧枝 1,与水平呈45度倾角向行间诱引,侧枝1的同侧间距保持在d = 0. 4 0. 5m ;侧枝1可用 于多年结果,且每5-6年更新、换枝一次;其中所述的梨树形状呈“V”字型、“U”字型或其他 类似结构;三、树形的培养过程(1)主枝的培养、诱导如图2 图4所示,其中图2为主枝的培养过程示意图,定 植后的第二年春天,首先是加大新梢与主干8的开张角度,然后将苗木先端发出的1-2个芽 进行摘心即摘去牺牲芽4,即将图2中的牺牲芽4摘掉,下面萌发的2根新梢作为预备的主 枝2 ;其次,要选择垂直于行向即朝向行间方向发出来的新梢;如图3所示,将新梢的基部如 箭头所指方向扭伤后急剧弯曲,靠在临时固定柱11上用绳12扎紧,使预备的主枝2呈水平 状;且呈“V”字型或“U”字型或其他类似结构;其中主枝水平方向诱导后的状态图见图4 ;(2)侧枝的合理配置及修剪主枝2水平诱导后,根据芽在主枝2上的着生位置,可分为正朝上芽、斜朝上芽、横 侧芽、斜朝下芽、正朝下芽,其中最好选留主枝2两侧的横侧芽或斜朝下芽萌发的新梢作侧 枝1,侧枝1之间的间隔保持在d = 0. 4 0. 5m,确保通风透光;作为侧枝1用的新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梨树的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一、合理定植密度:以行距4米、株距5-6米为宜;二、树型培养的总体目标:主干高度控制在0.7~0.8m,距离地面0.8m顺行方向配备2根主枝并水平诱引;主枝两侧配备侧枝,与水平呈45度倾角向行间诱引,侧枝同侧间距保持在0.4~0.5m;侧枝可用于多年结果,每5-6年更新一次;三、树形的培养过程:(1)主枝的培养、诱导:定植后的第二年春天,将新梢基部扭伤后急剧弯曲,使预备主枝呈水平状并用木桩或铁丝将其固定;首先是加大新梢与主干的开张角度,然后将苗木先端发出的1-2个芽进行摘心,下面萌发的2根新梢作为预备主枝;其次,要选择垂直于行向即朝向行间或作业道方向发出来的新梢;(2)侧枝的合理配置及修剪:主枝水平诱导后,选留主枝两侧的新梢作侧枝,侧枝之间的间隔保持在0.4~0.5m,确保通风透光;作为侧枝用的新梢,在萌发当年的7月份,斜向行间与水平呈45度倾角诱导,以利促进花芽分化;冬季修剪时仅剪除新梢顶端30cm左右,留外口芽修剪;以后侧枝的倾角保持不变,每年冬剪时,只是将侧枝先端萌发的新梢,统一剪掉顶端30cm左右、留外口芽修剪即可;四、适应省力化整形的架式搭建:在定植行的每两株树中间埋1根水泥杆,水泥杆上距离地面1.2米、1.7米高处,分别固定长0.8米、1.8米的结实木棒或角铁做横担,横担两端牵引铁丝用于固定侧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林李金凤霍恒志万春雁陈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