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89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包括分离筒、搅拌机构及曝气机构;所述分离筒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分离筒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筒及搅拌组件;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筒及曝气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污水进入搅拌筒内,搅拌组件将污水中的杂质打散,污水继续向下流动,到达曝气筒的入口时,曝气件向上喷出的气流使污水中的杂质扰动,其中,密度最轻的浮泥上升到分离筒内水面的表面,比重大的砂渣则沉淀于曝气筒内、并从砂渣出口排出,比重中等的沉泥则沉淀于分离筒的底部并从沉泥出口排出;浮泥聚集在浮泥出口处并被排出,可防止浮泥进入后续的生化系统,从而提高生化池的生化效果。生化池的生化效果。生化池的生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排放,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过滤,工业污水中掺杂的大量的砂渣、沉泥和浮泥,当污水中掺杂砂石的时候,需要将砂石进行合理的处理过滤,便于污水的后续处理工作,目前传统的砂水分离装置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经常采用污水沉淀方式,砂石沉淀的时间较长,且砂石与水分离不彻底,导致砂石分离的效果较差,死泥往往无法沉淀或沉淀效果不理想,进入后续生化系统,进而影响生化池的活性污泥生化效果,因此目前出现了专用的含砂污水的处理过滤装置,主要采用重力沉降,将砂石沉淀下去,并不能处理污泥。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1550166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用砂水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部开设处理腔,所述主壳体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两个斜形安装槽,两个所述斜形安装槽内分别插接粗筛组件及细筛组件。该专利技术设置了两个筛砂结构,先由粗筛组件对较大的砂石筛除,同时也会定期通过推板将粗筛腔内的砂石推出清理,推出的同时通过锥形钉将筛槽内卡住的砂石颗粒推落,同时该专利技术粗筛组件及细筛组件均通过固定板固定,通过拆除锁紧螺母即可将粗筛组件及细筛组件取下,方便维护粗筛组件及细筛组件,而且条状板及细筛板均通过方框固定,便于更换。然而,现有的这些砂水分离装置不能分离浮泥,容易导致浮泥进入后续的生化系统,进而影响生化池的活性污泥生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砂水分离装置不能分离浮泥,容易导致浮泥进入后续的生化系统,进而影响生化池的活性污泥生化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包括分离筒、搅拌机构及曝气机构;
[0006]所述分离筒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分离筒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分离筒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沉泥出口及砂渣出口,所述分离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浮泥出口;
[0007]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筒及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筒竖直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搅拌筒的上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搅拌筒内;
[0008]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筒及曝气件,所述曝气筒竖直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曝气筒的上端位于所述搅拌筒的正下方,所述曝气筒的下端与所述砂渣出口连通,所述曝气件设置于所述曝气筒内、并用于向上曝气。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还包括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一
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还包括排污管及排污泵,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沉泥出口连通,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泵的进口连通,所述排污泵的出口用于与生化池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还包括排污阀,所述排污阀设置于所述排污管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还包括排泥管及排泥泵,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浮泥出口连通,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泥泵的进口连通,所述排泥泵的出口用于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还包括排泥阀,所述排泥阀设置于所述排泥管上。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还包括砂渣管及砂渣泵,所述砂渣管的一端与所述砂渣出口连通,所述砂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砂渣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砂渣泵的出口用于与砂渣收集池连通。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还包括砂渣阀,所述砂渣阀设置于所述砂渣管上。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搅拌叶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搅拌筒内,所述搅拌叶固定于所述搅拌杆上、并位于所述搅拌筒内,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杆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筒内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的高度与所述浮泥出口的高度相等。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含泥砂的污水输入进水口,搅拌组件及曝气件启动,污水进入搅拌筒内,搅拌组件将污水中的杂质打散,污水继续向下流动,到达曝气筒的入口时,曝气件向上喷出的气流使污水中的杂质扰动,其中,密度最轻的浮泥上升到分离筒内水面的表面,比重最大的砂渣则沉淀于曝气筒内、并从砂渣出口排出,比重中等的沉泥则沉淀于分离筒的底部并从沉泥出口排出,污水从排污水管排出到生化池中;当分离筒内的水位达到浮泥出口处时;搅拌结束,并停止泵入含泥砂的污水,此时浮泥聚集在浮泥出口处并被排出,从而实现对砂渣、沉泥和浮泥的分离,可防止浮泥进入后续的生化系统,从而提高生化池的生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的分离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分离筒、11

进水口、12

沉泥出口、13

砂渣出口、14

浮泥出口、15

溢流堰、16

排污水管、2

搅拌机构、21

搅拌筒、22

搅拌组件、221

搅拌杆、222

搅拌叶、223

搅拌电机、3

曝气机构、31

曝气筒、32

曝气件、4

进污管、51

排污管、52

排污泵、53

排污阀、61

排泥管、62

排泥泵、63

排泥阀、71

砂渣管、72

砂渣泵、73

砂渣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包括分离筒1、搅拌机构2及曝气机构3;
[0024]所述分离筒1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分离筒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11,所述分离筒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沉泥出口12及砂渣出口13,所述分离筒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浮泥出口14,所述分离筒1内插设有排污水管16,所述排污水管位于所述分离筒1内的一端开口处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筒、搅拌机构及曝气机构;所述分离筒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分离筒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分离筒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沉泥出口及砂渣出口,所述分离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浮泥出口,所述分离筒内插设有排污水管,所述排污水管位于所述分离筒内的一端开口处位于所述分离筒的内底面上方预设高度处,所述排污水管位于所述分离筒外的一端用于与生化池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筒及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筒竖直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搅拌筒的上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搅拌筒内;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筒及曝气件,所述曝气筒竖直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曝气筒的上端位于所述搅拌筒的正下方,所述曝气筒的下端与所述砂渣出口连通,所述曝气件设置于所述曝气筒内、并用于向上曝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管及排污泵,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污水管位于所述分离筒外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泵的进口连通,所述排污泵的出口用于与生化池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卓黄昭玮李红冷超群马慧芬郭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