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07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的余热利用机构,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的保温水管,所述保温水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内部延伸至烟气管外部固定连接有六个铜板,六个所述铜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镀铜杆,所述保温水管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保温水管的外圆面设置有应急降温机构。该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与现有的普通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相比,该装置安装后,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一端进入,热量通过镀铜杆和铜板导入保温水管内部的冷水中,铜板对冷水不断加热,流入保温蓄水罐,用水管道可将保温蓄水罐内部的热水放出利用,此设计对高温烟气利用的同时,也可降低烟气的温度,防止损伤除尘滤袋。防止损伤除尘滤袋。防止损伤除尘滤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在印度、巴基斯坦的推广以及水泥窑篦冷机厂家废气回收技术的升级,可在篦冷机上分别抽取两路热风,高温段热风为500℃以上,中温段热风为350℃以上,现有的窑头篦式冷却机废气余热锅炉系统只能将两路热风混合后,进入锅炉进行热交换,无法实现高品位热量利用最大化,整体经济效。
[0003]现有的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无法较好对余热进行利用存储的同时进行应急保护,且无法较好的对装置进行清理维护。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的余热利用机构,所述余热利用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的保温水管,所述保温水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内部延伸至烟气管外部固定连接有六个铜板,六个所述铜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镀铜杆,所述保温水管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保温水管的外圆面设置有应急降温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蓄水罐。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蓄水罐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用水管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应急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温水管上方的冷水出水管,所述冷水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热水进水管,且热水进水管连接于出水管的外圆面,所述保温蓄水罐的外表面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保温水管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温水管一侧外表面的清理管道,所述清理管道的外圆面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腔门,所述腔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摇式开关,所述腔门的一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清理管道的一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水管的外圆面设置有进水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水管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高温烟气进气管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余热利用机构、烟气管、镀铜杆、铜板、保温水管、出水管、保温蓄水罐、用水管道的设置,该装置安装后,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一端进入,热量通过镀铜杆
和铜板导入保温水管内部的冷水中,铜板对冷水不断加热,流入保温蓄水罐,用水管道可将保温蓄水罐内部的热水放出利用,此设计对高温烟气利用的同时,也可降低烟气的温度,防止损伤除尘滤袋;
[0015]2.本技术通过应急降温机构、冷却器、冷水出水管、热水进水管、温度感应器的设置,当保温蓄水罐内部的水温高,且无排出利用时,温度感应器向冷却器发出信号,冷却器开始将保温水管内部的热水吸入冷却转换为温度较低的水流入保温水管,给铜板散热,此设计可通过铜板双向传导温度,保证进入除尘滤袋的气温不会过高;
[0016]3.本技术通过清理机构、清理管道、铰链、手摇式开关、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腔门的设置,对烟气管内部及铜板外表面进行清刮时,工人可摇动手摇式开关,打开腔门,对杂质进行清刮,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起密封效果,此设计可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理,防止杂质堵塞,影响导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保温水管24处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清理机构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撑架;2、余热利用机构;21、烟气管;22、镀铜杆;23、铜板;24、保温水管;25、出水管;3、应急降温机构;31、冷却器;32、冷水出水管;33、热水进水管;34、温度感应器;4、清理机构;41、清理管道;42、铰链;43、手摇式开关;44、第一密封垫;45、第二密封垫;46、腔门;5、进水口;6、保温蓄水罐;7、用水管道;8、高温烟气进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于支撑架1上表面的余热利用机构2,所述余热利用机构2包括设置于支撑架1上表面的保温水管24,所述保温水管24内部固定连接有烟气管21,所述烟气管21的内部延伸至烟气管21外部固定连接有六个铜板23,六个所述铜板23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镀铜杆22,所述保温水管24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5,所述保温水管24的外圆面设置有应急降温机构3,所述出水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蓄水罐6,所述保温蓄水罐6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用水管道7,该装置安装后,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21一端进入,热量通过镀铜杆22和铜板23导入保温水管24内部的冷水中,铜板23对冷水不断加热,流入保温蓄水罐6,用水管道7可将保温蓄水罐6内部的热水放出利用,此设计对高温烟气利用的同时,也可降低烟气的温度,防止损伤除尘滤袋,所述应急降温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温水管24上方的冷水出水管32,所述冷水出水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器31,所述冷却器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热水进水管33,且热水进水管33连接于出水管25的外圆面,所述保温蓄水罐6的外表面安装有温度感应器34,所述
保温水管2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机构4,当保温蓄水罐6内部的水温高,且无排出利用时,温度感应器34向冷却器31发出信号,冷却器31开始将保温水管24内部的热水吸入冷却转换为温度较低的水流入保温水管24,给铜板23散热,此设计可通过铜板23双向传导温度,保证进入除尘滤袋的气温不会过高,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温水管24一侧外表面的清理管道41,所述清理管道41的外圆面设置有铰链42,所述铰链42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腔门46,所述腔门4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摇式开关43,所述腔门46的一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44,所述清理管道41的一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45,对烟气管21内部及铜板23外表面进行清刮时,工人可摇动手摇式开关43,打开腔门46,对杂质进行清刮,第一密封垫44和第二密封垫45起密封效果,此设计可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理,防止杂质堵塞,影响导热效果,所述保温水管24的外圆面设置有进水口5,所述保温水管2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于支撑架(1)上表面的余热利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机构(2)包括设置于支撑架(1)上表面的保温水管(24),所述保温水管(24)内部固定连接有烟气管(21),所述烟气管(21)的内部延伸至烟气管(21)外部固定连接有六个铜板(23),六个所述铜板(23)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镀铜杆(22),所述保温水管(24)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5),所述保温水管(24)的外圆面设置有应急降温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蓄水罐(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蓄水罐(6)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用水管道(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头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降温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温水管(24)上方的冷水出水管(32),所述冷水出水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成安阳崔明远王易静范成仓柏朝伟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冀东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