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496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含煤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含煤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码头堆场主要污水来源为煤堆场喷淋喷洒产生的煤污水

道路冲洗煤污水和雨天堆场流出的含煤雨水,对码头附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含煤废水主要的污染物为悬浮物
SS。
目前含煤污水中的
SS
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污水处理厂中悬浮物的浓度不仅仅只涉及到出水的
SS
指标,而且出水的
BOD5、CODCr、N、P
等指标也与其有关,这是因为组成污水中悬浮物的主要是污泥絮体,较高的悬浮物含量会使得出水中
BOD5、CODCr、N、P
等均增加,所以控制污水处理站出水的
SS
指标是最基本的十分重要的要求

为了尽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需在工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常用的方法包括通过加药

其他电化学手段或者在普通混凝沉淀工艺过程中同步加入磁性重介质粉作为絮凝核以保持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

采用较小的终沉池表面负荷

较低的出水堰负荷

新型沉淀工艺等

含煤废水通过自然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很难达到效果

而通过普通混凝沉淀的方式仅可以达到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指标要求

[0003]申请号为
201910711480.5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磁分离水体净化工艺及设备,该设备的结构仅适用于矿场的污水处理,若直接应用于城市周边的码头堆场的含煤污水处理,则存在净水后的水体不达标的缺点,其污水处理效率也无法满足码头堆场对污水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凝效率,提升净水后的水体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

第一级提升泵

除砂滤水装置

中间集水池

第二级提升水泵

混凝反应器

预沉池

磁混凝装置

磁分选机

污泥浓缩装置和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分别与第一级提升泵

除砂滤水装置

第二级提升水泵

混凝反应器

磁混凝装置

污泥浓缩装置进行电性连接;集水井

第一级提升泵

除砂滤水装置与中间集水池的腔体上半部进行依次连通;中间集水池

第二级提升水泵

混凝反应器

预沉池与磁混凝装置的进水口进行依次连通;磁分选机分别与污泥浓缩装置的输入侧

磁混凝装置连通;污泥浓缩装置的输入侧又分别与除砂滤水装置的排污口

中间集水池的排污口

磁分选机的排污口连通;
[0007]集水井用于收集并均衡含煤污水;
[0008]第一级提升泵用于将集水井的污水提升至除砂滤水装置进行第一级处理,从而使第一级处理后的污水流至中间集水池;
[0009]除砂滤水装置用于将获得的污染物与水体进行分离,从而使除砂除污后的水体流至中间集水池,并排出分离获得的污染物;
[0010]中间集水池用于集合经除砂滤水装置处理后的水体,并对池内水体进行自然沉淀,然后排出沉淀获得的污染物;
[0011]第二级提升水泵用于将中间集水池的出水进行提升并输送至混凝反应器;
[0012]混凝反应器用于将从中间集水池输出的水体与混凝剂
PAC

/
或助凝剂
PAM
充分混合,然后将通过混凝反应获得的絮凝污染物随污水传输至预沉池;
[0013]预沉池用于池内对污水中絮凝污染颗粒物进行自然沉淀,将池内沉淀获得的上清液传输至磁混凝装置,并排出池内沉淀获得的污染物;
[0014]磁混凝装置用于加入磁粉和混凝剂
PAC

/
或助凝剂
PAM
从而对从预沉池获得的上清液进行混凝反应,然后将反应获得的以磁粉为凝结核的稳定絮体传输至磁分选机,并将已除去所述稳定絮体的回用水体排出;
[0015]磁分选机用于对从磁混凝装置获得的稳定絮体进行分选,从而获得分选后的磁粉和污泥,然后将获得的磁粉回传至磁混凝装置,并排出污泥;
[0016]污泥浓缩装置用于对除砂滤水装置

磁分选机

中间集水池排出的污泥进行收集浓缩,然后将浓缩后的污泥排出

[0017]进一步地,该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回用水池;回用水池的进水口与磁混凝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回用水池用于收集磁混凝装置的已除去所述稳定絮体的回用水体

[0018]进一步地,该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进水端与回用水池的出水口连通;出水通道用于排出或重复利用所述回用水池的回用水体

[0019]进一步地,该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叠螺机;电控装置与叠螺机进行电性连接;污泥浓缩装置的输出侧与叠螺机连接;叠螺机用于将污泥浓缩装置浓缩后的污泥压缩排出

[0020]进一步地,除砂滤水装置包括旋流沉砂器和砂水分离器;旋流沉砂器的腔体上半部的两个不同位置分别对应地与第一级提升泵的输出口

中间集水池的腔体上半部进行连通;
[0021]旋流沉砂器用于通过第一级提升泵产生的水流旋涡实现对污染颗粒物进行沉沙并将沉沙后所获得的上清液传输至中间集水池,并通过一气动提升管道将沉沙后获得的固液混合污染物输送至砂水分离器;
[0022]砂水分离器用于对接收到的固液混合污染物进行沥水,从而获得需要排出的固体污染物

[0023]进一步地,集水井为设有过滤格栅的集水井;
[0024]所述过滤格栅用于阻隔垃圾杂物进入集水井内部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技术通过高效的混凝反应器

磁混凝串联的结构以及除砂滤水装置,使出水悬浮物在
1mg/L
以下
(
传统普通混凝沉淀反应出水悬浮物在
20mg/L
以下
)
,从而保证更好的出水的水质

本技术还通过除砂滤水装置去除了大颗粒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磁混凝式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井
(1)、
第一级提升泵
(2)、
除砂滤水装置
(34)、
中间集水池
(5)、
第二级提升水泵
(6)、
混凝反应器
(7)、
预沉池
(8)、
磁混凝装置
(9)、
磁分选机
(10)、
污泥浓缩装置
(13)
和电控装置
(15)
;电控装置
(15)
分别与第一级提升泵
(2)、
除砂滤水装置
(34)、
第二级提升水泵
(6)、
混凝反应器
(7)、
磁混凝装置
(9)、
污泥浓缩装置
(13)
进行电性连接;集水井
(1)、
第一级提升泵
(2)、
除砂滤水装置
(34)
与中间集水池
(5)
的腔体上半部进行依次连通;中间集水池
(5)、
第二级提升水泵
(6)、
混凝反应器
(7)、
预沉池
(8)
与磁混凝装置
(9)
的进水口进行依次连通;磁分选机
(10)
分别与污泥浓缩装置
(13)
的输入侧

磁混凝装置
(9)
连通;污泥浓缩装置
(13)
的输入侧又分别与除砂滤水装置
(34)
排污口

中间集水池
(5)
排污口

磁分选机
(10)
的排污口连通;集水井
(1)
用于收集并均衡含煤污水;第一级提升泵
(2)
用于将集水井
(1)
的污水提升至除砂滤水装置
(34)
进行第一级处理,从而使第一级处理后的污水流至中间集水池
(5)
;除砂滤水装置
(34)
用于将获得的污染物与水体进行分离,从而使除砂除污后的水体流至中间集水池
(5)
,并排出分离获得的污染物;中间集水池
(5)
用于集合经除砂滤水装置
(34)
处理后的水体,并对池内水体进行自然沉淀,然后排出沉淀获得的污染物;第二级提升水泵
(6)
用于将中间集水池
(5)
的出水进行提升并输送至混凝反应器
(7)
;混凝反应器
(7)
用于将从中间集水池
(5)
输出的水体与混凝剂
PAC

/
或助凝剂
PAM
充分混合,然后将通过混凝反应获得的絮凝污染物随污水传输至预沉池
(8)
;预沉池
(8)
用于池内对污水中絮凝污染颗粒物进行自然沉淀,将池内沉淀获得的上清液传输至磁混凝装置
(9)
,并排出池内沉淀获得的污染物;磁混凝装置
(9)
用于加入磁粉和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何晓涛许小波李斌元少麟张远明徐立恒王平林楷亮林树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