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25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技术涉及筒仓安全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包括应急救援支架和绳索拖拉系统,应急救援支架安装于筒仓的筒仓应急救援开口上,绳索拖拉系统包括绳索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所述应急救援支架的顶部,所述应急救援支架的底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周边的开口边沿板/延伸板;绳索绕经第一滑轮,用于将筒仓内的一待救援体拉到筒仓应急救援开口;应急救援支架作为绳索的受力支撑架。本技术方便在筒仓有限空间内进行有效应急救援且能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筒仓应急救援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筒仓安全及应急救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筒仓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钢板筒仓内进行清仓作业过程中,如作业人员因突发疾病、摔倒、窒息、缺氧等情况导致昏迷、失去知觉时或发生物料坍塌事故时,救援人员很难将待救援人员移出筒仓外进行下一步救治。而且钢板筒仓的不同直径大小的筒仓应急救援开口(即筒仓人员出入孔洞)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应急救援设备,筒仓应急救援开口的特殊尺寸也限制了通用型应急救援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筒仓应急救援装置,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从而解决如何便于在筒仓有限空间内进行有效应急救援且能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筒仓应急救援开口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出一种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包括应急救援支架和绳索拖拉系统,应急救援支架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上,绳索拖拉系统包括绳索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所述应急救援支架的顶部,所述应急救援支架的底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周边的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救援支架(100)和绳索拖拉系统,应急救援支架(100)安装于筒仓(3)的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上,绳索拖拉系统包括绳索(1)和第一滑轮(2),所述第一滑轮(2)安装于所述应急救援支架(100)的顶部,所述应急救援支架(100)的底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周边的开口边沿板/延伸板(32);绳索(1)绕经第一滑轮(2),用于将筒仓(3)内的一待救援体(300)拉到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应急救援支架(100)作为绳索(1)的受力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急救援支架(100)包括受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救援支架(100)和绳索拖拉系统,应急救援支架(100)安装于筒仓(3)的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上,绳索拖拉系统包括绳索(1)和第一滑轮(2),所述第一滑轮(2)安装于所述应急救援支架(100)的顶部,所述应急救援支架(100)的底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周边的开口边沿板/延伸板(32);绳索(1)绕经第一滑轮(2),用于将筒仓(3)内的一待救援体(300)拉到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应急救援支架(100)作为绳索(1)的受力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急救援支架(100)包括受力主杆(4)、主杆安装座(5)、第一支撑杆(6)和第一支撑杆安装座(7);受力主杆(4)的前段、中段、后段分别对应为主杆顶端部(41)、主杆中部杆体(43)、主杆底端部(42);主杆顶端部(41)与第一支撑杆(6)的第一支撑杆顶端部(61)枢接;主杆底端部(42)与主杆安装座(5)的一侧部枢接,主杆安装座(5)的另一侧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周边的一开口边沿板/延伸板(32);第一支撑杆(6)的第一支撑杆底端部(62)与第一支撑杆安装座(7)的一侧部枢接,第一支撑杆安装座(7)的另一侧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周边的另一开口边沿板/延伸板(32);受力主杆(4)与第一支撑杆(6)呈一夹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安装座(7)位于主杆安装座(5)的旁侧下方,所述绳索(1)的受拉拽作用力的一段位于筒仓(3)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仓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急救援支架(100)还包括第二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安装座(12);主杆顶端部(41)又与第二支撑杆(13)的顶端部枢接;主杆安装座(5)的另一侧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顶部的开口边沿板/延伸板(32)的第一位置上;第一支撑杆安装座(7)的另一侧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右侧中部的开口边沿板/延伸板(32)的第二位置上;第二支撑杆(13)的底端部与第二支撑杆安装座(12)的一侧部枢接,第二支撑杆安装座(12)的另一侧部安装于筒仓应急救援开口(31)左侧中部的开口边沿板/延伸板(32)上的第三位置上;第一位置的中心点、第二位置的中心点、第三位置的中心点虚拟连接形成一个虚拟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刘顺权朱俊良李文锋马运刘俊武吴燕武岑满钧刘灵锋马锦权陈权谋林即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