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89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0
一种连接器和车辆,连接器包括壳体、固定盖和金属端子;壳体包括第一配合部;固定盖沿第一方向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固定盖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弹性配合连接;金属端子沿第一方向穿设于固定盖,且沿第二方向穿设于壳体,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与其配合连接的固定盖,使得金属端子能够穿插入固定盖中,以此利用固定盖进一步固定所安装的金属端子,有利于连接器后续的安装焊接;同时,两个配合部中至少有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变形,能够确保在组装的过程中壳体和固定盖配合固定的位置不容易出现断裂,从而确保了连接器结构的可靠性,也能够保障金属端子不会因为壳体或固定盖的损坏而出现变形。不会因为壳体或固定盖的损坏而出现变形。不会因为壳体或固定盖的损坏而出现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发展,特别高端电动车,多屏化、智能化快速的普及,多媒体面板在整车上所用的比列越来越高,这导致焊板连接器的快速发展。为了便于连接器与PCB(印制电路板)进行焊接,导致产品制造要求越来越高,工艺稳定性要求越高。
[0003]主要体现在针对金属端子位置度的控制上,即金属端子需要在连接器伸出的位置具有相同的长度,以此不会发生变形,以此确保能够稳定焊接。为了能够使得金属端子的位置度可控,所以对固定金属端子的壳体有了较高的要求。
[0004]但是现有连接器壳体自身的固定方式可靠性较差,在制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壳体部分断裂的现象,以此也导致金属端子会发生变形会位置度有偏差。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连接器成为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和车辆,解决连接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第一配合部;固定盖,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盖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弹性配合连接;金属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设于所述固定盖,且沿第二方向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套筒主体、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金属端子沿第二方向穿设于所述套筒主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套筒主体的同一端,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固定盖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配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上的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端上的第二配合部包括突出壁面的第一凸起;或,所述第一板上的第一配合部包括突出壁面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端上的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固定盖和所述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凸起通过弹性变形以收容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包括基底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基底部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时,所述基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一板上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时,所述第一板上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起弹性变形以部分收容至所述第一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上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时,所述,所述第一板上的第一配合部还包括第一弹性段,第一凸起连接第一弹性段,所述第一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向荣张国强杨培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