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482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涉及丙烯酸乳液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柱,传动柱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料槽和出料槽,传动柱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搅拌板,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清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动柱带动若干个搅拌板转动能够混合清水和清洗剂,同时搅拌板通过传动槽带动传动板转动,传动板会带动连接环和清洁刷转动,连接环带动若干个清洁刷向下移动,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清理,不需要打开反应釜再人工清理反应釜的内壁,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属于丙烯酸乳液生产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性涂料中占绝对优势的产品是乳胶涂料,其中丙烯酸酯涂料由于其涂膜具有优异的耐水

耐碱

耐光

耐老化性和保色性而得到广泛应用,是建筑涂料体系中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产品

现有的生产工艺如下:
[0003]S1
:预乳化,将丙烯酸类化合物

辅料和去离子水加入预乳化釜8中搅拌,得到核单体;
[0004]S2
:聚合,将核单体和引发剂同时滴入反应釜
10
,反应温度
40℃

90℃
,反应3‑4小时,得到混合乳液;
[0005]S3
:混合过滤,将混合乳液放入后处理釜
11
,进行过滤及废气后处理,得到成品;
[0006]S4
:分装,成品通过自动罐装生产线
25
,进行分装

[0007]其中申请号为“CN201720759347.3”所公开的“一种丙烯酸乳液智能化生产系统”,其“包括智能系统和生产装置,智能系统包括一键启动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据统计系统,生产装置包括原料罐

辅料罐

预乳化釜

引发剂釜

反应釜

后处理釜和成品罐,其中一键启动系统与生产装置信号连接,自动化控制系统分别与预乳化釜

引发剂釜

反应釜和后处理釜信号连接

本技术实现生产计划

执行

考核的全过程管理,有效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失误,减少操作人员,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制造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简便了工艺操作流程,节能环保,智能化判断处理,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经再一步检索发现,其申请号为“CN202222049139.8”所公开的“一种丙烯酸乳液制备的恒温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本体和恒温装置,恒温装置包括恒温箱

保温箱和若干个换热器,恒温箱包裹在反应釜本体的外部,恒温箱借助管路及水泵双向连通保温箱和换热器,若干个换热器流回恒温箱内的液体温度不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的恒温反应釜由于内部温度改变较快而导致丙烯酸乳液质量能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但是上述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还存在以下缺陷:
[0008]没有设置与反应釜相配合的清理反应釜内壁的系统,容易会对下一次物料的聚合造成干扰,而人工清理需要打开反应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没有设置与反应釜相配合的清理反应釜内壁的系统,容易会对下一次物料的聚合造成干扰,而人工清理需要打开反应釜,十分不便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
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料槽和出料槽,所述传动柱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搅拌板,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升降组件

辅助组件和若干个清洁刷,若干个所述清洁刷均滑动设置在反应釜的内壁,若干个所述清洁刷的表面固定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设有若干个传动板,若干个所述传动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搅拌板相滑动的传动槽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防脱槽和四个第一电机,所述防脱槽开设在连接环的顶端,四个所述第一电机均固定设置在反应釜的表面,四个所述第一电机均为正反转减速电机,四个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均固定设有收卷轮,四个所述收卷轮的表面均绕设有耐高温纤维绳,四个所述耐高温纤维绳的一端均固定设有防脱块,四个所述防脱块的表面均与防脱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防脱块的表面均固定设有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均贯穿反应釜顶端的内壁并置于反应釜的外部,四个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导向筒,四个所述导向筒的底端均与反应釜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盘,所述辅助盘固定设置在连接环的底端,所述辅助盘的表面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一毛刷层,所述第一毛刷层与传动柱的接触部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毛刷层与若干个搅拌板的接触部分均滑动连接,所述辅助盘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毛刷层

[0013]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支架,其中一个所述支架的内壁固定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与传动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进料管的内部与进料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料管的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电动阀,另一个所述支架的内壁固定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与传动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内部与出料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电动阀

[0014]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背面啮合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内壁与传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表面固定设有加热环,所述加热环的表面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正面分别固定设有集电盒和开关面板,所述集电盒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单片机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加热环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个加热电阻丝,所述反应釜顶部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无线传输模块

和若干个加热电阻丝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反应釜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腿

[0016]优选的,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开关

第二电机开关

单片机开关

第一电动阀开关和第二电动阀开关,所述第一电机

第二电机

单片机

第一电动阀

第二电动阀分别通过第一电机开关

第二电机开关

单片机开关

第一电动阀开关和第二电动阀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包括反应釜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
(1)
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
(2)
,两个所述通孔
(2)
的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柱
(3)
,所述传动柱
(3)
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料槽
(4)
和出料槽
(5)
,所述传动柱
(3)
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搅拌板
(6)
,所述反应釜
(1)
的内部设有清理组件
(7)
,所述清理组件
(7)
包括升降组件
(8)、
辅助组件
(9)
和若干个清洁刷
(71)
,若干个所述清洁刷
(71)
均滑动设置在反应釜
(1)
的内壁,若干个所述清洁刷
(71)
的表面固定设有连接环
(72)
,所述连接环
(72)
的内壁固定设有若干个传动板
(73)
,若干个所述传动板
(73)
的表面开设有与搅拌板
(6)
相滑动的传动槽
(7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
(8)
包括防脱槽
(81)
和四个第一电机
(82)
,所述防脱槽
(81)
开设在连接环
(72)
的顶端,四个所述第一电机
(82)
均固定设置在反应釜
(1)
的表面,四个所述第一电机
(82)
均为正反转减速电机,四个所述第一电机
(82)
的传动轴均固定设有收卷轮
(83)
,四个所述收卷轮
(83)
的表面均绕设有耐高温纤维绳
(84)
,四个所述耐高温纤维绳
(84)
的一端均固定设有防脱块
(85)
,四个所述防脱块
(85)
的表面均与防脱槽
(81)
的内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防脱块
(85)
的表面均固定设有导向杆
(86)
,四个所述导向杆
(86)
的一端均贯穿反应釜
(1)
顶端的内壁并置于反应釜
(1)
的外部,四个所述导向杆
(86)
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导向筒
(87)
,四个所述导向筒
(87)
的底端均与反应釜
(1)
的顶端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乳液反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
(9)
包括辅助盘
(91)
,所述辅助盘
(91)
固定设置在连接环
(72)
的底端,所述辅助盘
(91)
的表面开设有辅助槽
(92)
,所述辅助槽
(92)
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一毛刷层
(93)
,所述第一毛刷层
(93)
与传动柱
(3)
的接触部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毛刷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罗斯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