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73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独轮车,包括轮体组件,用于提供安装基础,在轮体组件的轴心贯穿设置有转轴;支架,设置两个且固定在转轴的两端,其中,每一个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器,处于轮体组件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减震器的顶端设置有连杆;支撑板,设置两个且处于轮体组件的两侧,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处于轮体组件同一侧的两个减震器;控制器,连接在减震器的顶部且能够随着减震器同步运动。通过设置四个减震器由两个连杆和两个支撑板进行连接,连杆、支撑板以及支架将四个减震器连接为一个总成,即支架提供支撑基础,连杆和支撑板共同作用使得四个减震器能够同步运动来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好且结构更加稳定。震效果好且结构更加稳定。震效果好且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独轮车


[0001]本技术涉及独轮车
,尤其涉及一种独轮车。

技术介绍

[0002]独轮车是近年逐渐流行起来的代步工具,具有占地空间小和绿色环保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作城市内短途代步。
[0003]独轮车一般包括轮毂电机轮组件、车架以及脚踏板,脚踏板安装于车架,在车架上安装有减震器来起到减震的作用,但是通常只在电机轮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减震器,由于一侧只有一个减震器,会导致整体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独轮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通常只在电机轮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减震器,由于一侧只有一个减震器,会导致整体的稳定性差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轮车,包括:
[0006]轮体组件,用于提供安装基础,在所述轮体组件的轴心贯穿设置有转轴;
[0007]支架,设置两个且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其中,每一个所述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器,处于所述轮体组件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减震器的顶端设置有连杆;
[0008]支撑板,设置两个且处于所述轮体组件的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处于所述轮体组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减震器;
[0009]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且能够随着所述减震器同步运动。
[0010]优选的,在所述支架的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在所述支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减震器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r/>[0012]在所述连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减震器的顶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0013]优选的,当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杆安装之后,两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两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两侧端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与所述减震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下方。
[0016]优选的,在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穿装孔,在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穿装孔,所述第一穿装孔和所述第二穿装孔均朝向所述盒体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安装有脚踏。
[0018]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中间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手持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四个减震器由两个连杆和
两个支撑板进行连接,所述连杆、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支架将四个所述减震器连接为一个总成,即支架提供支撑基础,所述连杆和所述支撑板共同作用使得四个所述减震器能够同步运动来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好且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独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转轴在轮体组件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轮体组件;20、支架;21、凹槽;22、第一安装孔;30、支撑板;40、控制器;41、盒体;42、安装架;421、第三安装孔;422、第二穿装孔;50、转轴;60、减震器;61、外筒;62、内杆;70、连杆;71、第二安装孔;72、第一穿装孔;7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至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独轮车,包括轮体组件10、支架20、减震器60、连杆70、支撑板30以及控制器40。
[0030]轮体组件10用于提供安装基础并作为运动基础,用于载着人体行走,在轮体组件10的轴心贯穿设置有转轴50,轮体组件10能够相对转轴50转动,在转轴50的两端固定设置有支架20,两个支架20处于轮体组件10的两侧,在每一个支架20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器60,四个减震器60两两处于轮体组件10的两侧,其中处于轮体组件10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减震器60的顶端设置有连杆70,支撑板30设置两个且处于轮体组件10的两侧,支撑板30的两端分别连接处于轮体组件10同一侧的两个减震器60,在支撑杆上安装有脚踏用于人体踩踏,连杆70、支撑板30以及支架20将四个减震器60连接为一个总成,即支架20提供支撑基础,连杆70和支撑板30共同作用使得四个减震器60能够同步运动来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好且更加稳定。控制器40连接在减震器60的顶部且能够随着减震器60同步运动。四个减震器60也为控制器40提供安装基础。
[003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转轴50的连接,在支架20的中心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为圆形凹槽21,转轴50的端部设置在凹槽21内并于支架20固定连接。将转轴50的端部设置在凹槽
21内,能够减小转轴50与支架20的安装空间,设置圆形凹槽21与转轴50的端部相适配也使得方便对转轴50的固定。
[0032]需要理解的是,减震器60包括外筒61以及内杆62,内杆62能够相对外筒61做伸缩运动以起到减震的作用。
[0033]在支架2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减震器60的底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2内,即减震器60的内杆62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2内,在连杆70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71,减震器60的顶端设置在第二安装孔71内,即减震器60的外筒61设置在第二安装孔71内,由于支架20是固定设置的,那么连杆70会在减震器60的外筒61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支架20。
[0034]进一步地,当支架20和连杆70安装之后,两第一安装孔22的中心连线与两第二安装孔71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即,四个减震器60大体呈立方体状分布,这样,可以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0035]本申请中,控制器40包括盒体41以及设置在盒体41两侧端部的安装架42,盒体4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等部件用于控制轮体组件10的运动,安装架42用于与减震器60连接。在安装架42的两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421,四个减震器60设置在四个第三安装孔421内,在安装时安装架42设置在连杆70的下方,这样,在连杆70的作用下可对安装架42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组件,用于提供安装基础,在所述轮体组件的轴心贯穿设置有转轴;支架,设置两个且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其中,每一个所述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震器,处于所述轮体组件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减震器的顶端设置有连杆;支撑板,设置两个且处于所述轮体组件的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处于所述轮体组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减震器;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且能够随着所述减震器同步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减震器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在所述连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减震器的顶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春林苏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成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