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电钻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62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孔电钻支架,包括支撑杆、调节杆、连接件以及按压杆;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调节杆之间,使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杆能够平行移动;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连接电钻,以牵引电钻沿待打孔位置抵接;所述按压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调节杆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杆发生相对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即可完成对顶板的打孔,即无需操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有效降低顶板打孔所形成的安全隐患,且本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施工现场流动性作业,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孔电钻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孔电钻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建筑顶棚装修多采用吊顶,吊顶施工时,吊顶的吊杆打眼施工工作量较大,工人劳动强度高,现在操作人员多采用人型梯登高作业,移动和人员上下较慢,降低工效,且由于在移动的过程中需携带电钻,故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高空作业的风险。
[0003]此外,在大孔施工时如钻头遇到楼板内钢筋时,钻头可能会出现断裂并形成飞溅,故而容易对操作人员手臂造成伤害。
[0004]因此,需要一种打孔电钻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孔电钻支架,以使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即可实现对顶板的打孔,从而降低高空作业所形成的安全隐患。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打孔电钻支架,包括支撑杆、调节杆、连接件以及按压杆;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调节杆之间,使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杆能够平行移动;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连接电钻,以牵引电钻沿待打孔位置抵接;所述按压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调节杆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杆发生相对平移。
[0008]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铰接。
[0009]所述按压杆设置在两个所述铰接杆之间。
[0010]所述按压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调节杆铰接,且一端延伸至外部。
[0011]所述支撑杆外壁固定安装有一钻孔深度刻盘;所述钻孔深度刻盘与所述调节杆互不干涉所述钻孔深度刻盘内部通过齿轮转动安装有一指针;所述按压杆的两个铰接点之间设置有一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锯齿传带;当所述按压杆按压偏转时,牵引所述锯齿传带移动,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指针偏移。
[0012]所述调节杆的顶端滑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电钻相固定。
[0013]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套。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设置连接件,使得调节杆与支撑杆可发生相对移动,并通过设置按压杆,以驱动调节杆沿顶板方向移动,故而带动电钻与顶板抵接,当将电钻连接外接电源时,即可完成顶板的打孔操作,无需操作人员攀爬人型梯进行高空作业也可完成对顶板的钻孔处理,故而降低因高空作业所形成的安全隐患,此外,本装置结构简单,且无需上下移动人型梯,可有效提升施工速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打孔电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支撑杆;2、调节杆;3、按压杆;4、铰接杆;5、钻孔深度刻盘;6、指针;7、锯齿传带;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见附图1,一种打孔电钻支架,包括支撑杆1、调节杆2、连接件以及按压杆3。
[0020]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与所述调节杆2之间,使所述调节杆2与所述支撑杆1能够平行移动,所述调节杆2的端部连接电钻,以牵引电钻沿待打孔位置抵接。
[0021]具体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杆4;所述铰接杆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2铰接,即通过设置两个铰接杆4,使支撑杆1与调节杆2之间形成一四边铰链型结构,故而当支撑杆1保持固定且调节杆2受外力时,调节杆2即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电钻与顶板抵接(即完成调节杆2与支撑杆1的相对移动)。
[002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杆3分别与所述支撑杆1以及所述调节杆2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杆2与所述支撑杆1发生相对平移,即当支撑杆1保持固定时,操作人员可驱动按压杆3来完成调节杆2的移动(即驱动调节杆2带动电钻与顶板抵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对按压杆3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以提升调节杆2移动的稳定性。所述按压杆3设置在两个所述铰接杆4之间,所述按压杆3分别与所述支撑杆1以及所述调节杆2铰接,且一端延伸至外部,即将两个铰接杆4与支撑杆1以及调节杆2之间形成的铰链四边形机构分隔成两个铰链四边形机构,进而即使在运作过程中其中一个铰接杆4发生脱离或损坏时,仍能够正常工作,不会出现调节杆2掉落导致操作人员砸伤等情况发生。
[0024]其中,操作人员可通过向下挤压按压杆3的最外端,利用杠杆原理,使铰链四边形机构发生形变,即可完成调节杆2的升降,从而使电钻对顶板进行抵接,以便于后续连通电源进行打孔处理。
[0025]此时,需注意的时,调节杆2的移动距离与铰接杆4的安装角度以及铰接点间距有关,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在此不做赘述。
[0026]所述调节杆2的顶端滑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与电钻相固定,即电钻的高度可通过连接杆8进行相应调整。
[0027]其中,连接杆8与调节杆2之间通过固定螺杆连接。
[0028]此外,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套,提升支撑杆1的稳定性。
[002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判断打孔深度是否达到预设深度,以提升打孔的精准度。
[0030]所述支撑杆1外壁固定安装有一钻孔深度刻盘5。
[0031]所述钻孔深度刻盘5与所述调节杆2互不干涉所述钻孔深度刻盘5内部通过齿轮转动安装有一指针6。
[0032]所述按压杆3的两个铰接点之间设置有一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锯齿传带7。
[0033]当所述按压杆3按压偏转时,牵引所述锯齿传带7移动,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指针6偏移,即当按压杆3受按压力偏转时,其两个铰接点之间的位置也发生相对改变,故而会牵
引锯齿传带7位置发生改变,在锯齿传带7与齿轮之间啮合配合作用下,使指针6摆动,指针6所指向的读数即表示调节杆2所移动的距离。
[0034]具体的,当需要对打孔深度进行判断时,先将调节杆2牵引电钻调整至与顶板抵接,此时记录指针6所指的初始读数,继续挤压按压杆3,使得电钻持续进给的同时观测指针6所指向的真实读数,将真实读数减去初始读数即可得出电钻钻孔的深度,故通过该方式可有效提升钻孔的精准度,以便于后续施工的快速进行且无需担心返工的情况发生,故而有效提升施工速率。
[003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孔电钻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调节杆(2)、连接件以及按压杆(3);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与所述调节杆(2)之间,使所述调节杆(2)与所述支撑杆(1)能够平行移动;所述调节杆(2)的端部连接电钻,以牵引电钻沿待打孔位置抵接;所述按压杆(3)分别与所述支撑杆(1)以及所述调节杆(2)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杆(2)与所述支撑杆(1)发生相对平移;所述支撑杆(1)外壁固定安装有一钻孔深度刻盘(5);所述钻孔深度刻盘(5)与所述调节杆(2)互不干涉;所述钻孔深度刻盘(5)内部通过齿轮转动安装有一指针(6);所述按压杆(3)的两个铰接点之间设置有一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锯齿传带(7);当所述按压杆(3)按压偏转时,牵引所述锯齿传带(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钱丰吕岩金国栋续文昊龚文睿陶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