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44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通过斜面旋转凸台的一侧定位斜面空间角度设计,使待加工零件的待加工管口的内孔轴线与斜面旋转凸台的装夹外圆柱的轴心重合,通过导向支撑块的锥面实现待加工零件底部管口的定位,通过顶尖顶紧待加工零件的待加工管口实现待加工零件的其余自由度的限制,通过号涨紧弹簧与号涨紧弹簧组成双弹簧机构实现零件的浮动涨紧,在顶尖顶紧待加工管口的过程中,待加工管口朝向可随顶尖顶紧进自动微调定心,通过拧紧螺母进行压紧;本工装解决了因零件毛坯一致性问题导致的样件装夹后,回转中心与顶尖不完全重合的问题,将待加工零件转换成回转体实现管口车削,从而提升加工效率,解决了装夹困难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涉及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整车等不规则管类零件管口加工通常采用铣削加工,装夹繁琐、加工时振动严重,更主要是加工效率极低、管口表面震痕严重,装机或装车后易出现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通过此工装装夹定位,实现了不规则管类零件管口的快速车削,与传统铣削相比,加工效率提升了80%、表面粗糙得到极大改善,解决渗漏问题。
[0004]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用于装夹定位待铣削加工的不规则弯管类的待加工零件,待加工零件的底部有底部管口、顶部有与底部管口带有倾斜夹角的待铣削加工的待加工管口,待加工零件的底部管口和待加工管口之间的弯折部开有与底部管口同轴的通孔,其特征在于:
[0006]包括一个斜面旋转凸台,斜面旋转凸台的主体为一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台,梯形台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一个装夹外圆柱,梯形台的顶部斜面与待加工零件的顶部管口的轴线垂直,装夹外圆柱的轴线与待加工管口的轴线重合,梯形台的顶部斜面开有一个沉孔,一个带有空腔的圆柱形回转体端盖结构的导向支撑块能够间隙配合插入沉孔中,导向支撑块的空腔和沉孔之间设置有1号涨紧弹簧,导向支撑块中心处有一个供双头螺柱穿过的通孔,沉孔的中心处有与双头螺柱前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柱的后端与沉孔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后依次将1号涨紧弹簧和导向支撑块套装在双头螺柱上,再将待加工零件的底部管口插入双头螺柱并与导向支撑块顶紧,双头螺柱的前端由待加工零件的通孔伸出,一个2号涨紧弹簧套装在双头螺柱前端并卡在待加工零件的通孔的上端面上,通过一个螺母与双头螺柱前端螺纹连接以压紧2号涨紧弹簧进而将待加工零件的底部管口的顶紧在梯形台的顶部斜面上,一个顶尖由待加工管口插入并顶紧待加工管口的内孔进而将待加工零件顶紧在梯形台的顶部斜面上。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8]导向支撑块的前端是带有锥面的圆柱形锥台结构,待加工零件的底部管口与导向支撑块前部的锥面紧密贴合。
[0009]顶尖的前端为一个锥形的用于插入待加工管口的尖部,尖部的后方有一圈突出的环形的用于顶紧待加工管口的顶紧部,尖部插入待加工管口的内孔,顶紧部顶住待加工管口的开口。
[0010]装夹外圆柱的直径小于梯形台的宽度。
[0011]装夹外圆柱的直径小于梯形台的高度。
[0012]沉孔位于梯形台的纵向的中心线的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中心思路是将待加工零件转换成回转体实现管口车削,从而提升加工效率,解决装夹困难等问题。通过斜面旋转凸台中的一侧定位斜面空间角度设计,使待加工零件的待加工管口的内孔轴线与斜面旋转凸台的装夹外圆柱的轴心重合,通过导向支撑块头部锥面实现待加工零件底部管口的定位,通过顶尖顶紧待加工零件的待加工管口实现待加工零件8的其余自由度的限制,通过1号涨紧弹簧与2号涨紧弹簧组成双弹簧机构实现零件的浮动涨紧,在顶尖顶紧待加工管口的过程中,待加工管口朝向可随顶尖顶紧进自动微调定心,通过拧紧螺母进行压紧。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通过斜面旋转凸台,使不规则零件转换成回转体,通过涨紧弹簧、导向支撑块、双头螺柱、螺母及顶尖组成的浮动涨紧及微调定心机构,使零件在装夹过程中可浮动微调孔口方向,解决因待加工零件毛坯一致性问题所导致的样件装夹后,回转中心与顶尖不完全重合的问题,从而实现对不规则弯管管口的快速车削。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已应用于V型6缸、V型8缸等发动机出水管等样件加工,目前累计加工总数量大于500件,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样件质量,降低加工成本,同时此设计思路已应用于量产零件加工,图1中的待加工零件为V6发动机出水管零件,通过此工装装夹加工。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与待加工零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与待加工零件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中:1.斜面旋转凸台,2.1号涨紧弹簧,3.导向支撑块,4.双头螺柱,5.2号涨紧弹簧,6.螺母,7.顶尖,8.待加工零件,9.待加工管口,10.梯形台,11.装夹外圆柱,12.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用于装夹定位待铣削加工的不规则弯管类的待加工零件8,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有底部管口、顶部有与底部管口带有倾斜夹角的待铣削加工的待加工管口9,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管口和待加工管口9之间的弯折部开有与底部管口同轴的通孔。
[0024]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斜面旋转凸台1,斜面旋转凸台1的主体为一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台10,梯形台10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一个装夹外圆柱11,梯形台10的顶部斜面与待加工零件8的顶部管口的轴线垂直,装夹外圆柱11的轴线与待加工管口9的轴线重合,梯形台10的顶部斜面开有一个沉孔12,沉孔12位于梯形台10的纵向的中心线的一侧。一个带
有空腔的圆柱形回转体端盖结构的导向支撑块3能够间隙配合插入沉孔12中,导向支撑块3的空腔和沉孔12之间设置有1号涨紧弹簧2,导向支撑块3中心处有一个供双头螺柱4穿过的通孔,沉孔12的中心处有与双头螺柱4前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柱4的后端与沉孔1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后依次将1号涨紧弹簧2和导向支撑块3套装在双头螺柱4上,再将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管口插入双头螺柱4并与导向支撑块3顶紧,本实施例中,导向支撑块3的前端是带有锥面的圆柱形锥台结构,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管口与导向支撑块3前部的锥面紧密贴合。双头螺柱4的前端由待加工零件8的通孔伸出,一个2号涨紧弹簧5套装在双头螺柱4前端并卡在待加工零件8的通孔的上端面上,通过一个螺母6与双头螺柱4前端螺纹连接以压紧2号涨紧弹簧5进而将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管口的顶紧在梯形台10的顶部斜面上,一个顶尖7由待加工管口9插入并顶紧待加工管口9的内孔进而将待加工零件8顶紧在梯形台10的顶部斜面上。
[0025]顶尖7的前端为一个锥形的用于插入待加工管口9的尖部,尖部的后方有一圈突出的环形的用于顶紧待加工管口9的顶紧部,尖部插入待加工管口9的内孔,顶紧部顶住待加工管口9的开口。
[0026]装夹外圆柱11的直径小于梯形台10的宽度和高度。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的使用方法:
[0028]用车床卡盘装夹斜面旋转凸台1,装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定心回转工装,用于装夹定位待铣削加工的不规则弯管类的待加工零件(8),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有底部管口、顶部有与底部管口带有倾斜夹角的待铣削加工的待加工管口(9),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管口和待加工管口(9)之间的弯折部开有与底部管口同轴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斜面旋转凸台(1),斜面旋转凸台(1)的主体为一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台(10),梯形台(10)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一个装夹外圆柱(11),梯形台(10)的顶部斜面与待加工零件(8)的顶部管口的轴线垂直,装夹外圆柱(11)的轴线与待加工管口(9)的轴线重合,梯形台(10)的顶部斜面开有一个沉孔(12),一个带有空腔的圆柱形回转体端盖结构的导向支撑块(3)能够间隙配合插入沉孔(12)中,导向支撑块(3)的空腔和沉孔(12)之间设置有1号涨紧弹簧(2),导向支撑块(3)中心处有一个供双头螺柱(4)穿过的通孔,沉孔(12)的中心处有与双头螺柱(4)前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双头螺柱(4)的后端与沉孔(1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后依次将1号涨紧弹簧(2)和导向支撑块(3)套装在双头螺柱(4)上,再将待加工零件(8)的底部管口插入双头螺柱(4)并与导向支撑块(3)顶紧,双头螺柱(4)的前端由待加工零件(8)的通孔伸出,一个2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董乐陈福帅高金铭王乐王海龙李策策盛捷杜严刘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