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43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所述硅片烧结包括烧结炉,所述烧结炉包括烧结炉外壳,所述烧结炉外壳包括输送带外壳体,所述烧结炉外壳上设置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器和气流输送总管,所述烧结炉外壳的顶部端面设置有气流输送总管,所述气流输送总管一对相对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输送管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连接有灭火器,所述气流输送总管接触烧结炉外壳内壁的端面连接有多个气体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灭火装置实现对烧结炉内在起火时,可对烧结炉进行大面积的灭火,灭火效率快,耗费时间短,不易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不易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不易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光伏电池生产
,特别是关于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晶硅电池在生产制作工艺中,丝网烧结是较为重要的工艺之一,其目的是将干燥硅片上的浆料,燃尽浆料的有机组分,使浆料和硅片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0003]烧结炉在运行过程中,因加热温度过高,可能会有起火的情况出现,而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烧结炉的一侧端面设置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包括胶管皎头、手轮、安全帽、小推车、喷管及喷枪、瓶头阀和喷射系统;
[0004]当发生火灾时,操作人员立刻打开灭火器对准失火的地方进行灭火,但是因为烧结炉高度较高,而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喷枪可喷射的范围较小,无法大面积快速的对失火的位置进行灭火,灭火效率差,遇到烧结炉的火势较大时,而灭火器的灭火范围较小,导致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其实现当起火时对烧结炉进行大面积的灭火,灭火效率快,耗费时间短,不易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所述硅片烧结包括烧结炉,所述烧结炉包括烧结炉外壳,所述烧结炉外壳包括输送带外壳体,所述烧结炉外壳上设置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器和气流输送总管,所述烧结炉外壳的顶部端面设置有气流输送总管,所述气流输送总管一对相对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输送管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连接有灭火器,所述气流输送总管接触烧结炉外壳内壁的端面连接有多个气体喷嘴。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的一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连接管,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管底部端面连接有万向气体喷嘴。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一对所述万向气体喷嘴的底部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把手为“T”形状,所述万向气体喷嘴、第一管道连接管、气流输送总管、第二气体输送管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和灭火器均相连通。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烧结炉外壳的底部端面接触多个气体喷嘴的端面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气体喷嘴贯穿限位孔,所述气体喷嘴位于气流输送总管的底部端面。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管,所述连接固定管连接有第一气体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连接灭火器,所述灭火器上设置有瓶头阀。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灭火器位于烧结炉外壳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二气
体输送管在水平面的投影大于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在水平面的投影。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输送总管上套接有多个与气流输送总管相匹配的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上均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孔,所述烧结炉外壳接触固定件的端面均开设与多个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通过灭火装置实现对烧结炉内在起火时,可对烧结炉进行大面积的灭火,灭火效率快,耗费时间短,不易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6是图5的C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的剖视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烧结炉外壳体,101

输送带外壳体,2

灭火器,201

瓶头阀,202

第一气体输送管道,203

连接固定管,3

气流输送总管,301

固定件,302

螺栓,303

第一管道连接管,304

万向气体喷嘴,305

控制把手,306

第二气体输送管道,307

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308

气体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所述硅片烧结包括烧结炉外壳1,所述烧结炉外壳1包括输送带外壳体101,实现对硅片进行烧结,此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在赘述。
[0027]所述烧结炉外壳1上设置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器2和气流输送总管3,所述烧结炉外壳1的顶部端面设置有气流输送总管3,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306连接有灭火器2;
[0028]所述气流输送总管3接触烧结炉外壳1内壁的端面连接有多个气体喷嘴308,实现灭火器2开启时向气流输送总管3内输送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通过多个气体喷嘴308喷发,达到烧结炉外壳1发生火灾时,可立即打开灭火器2,输送二氧化碳灭火气体,达到快速灭火。
[0029]所述烧结炉外壳1的底部端面接触多个气体喷嘴308的端面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气体喷嘴308贯穿限位孔,所述气体喷嘴308位于气流输送总管3的底部端面,气体喷嘴308的底部端面位于烧结炉外壳1的内部端面,达到当发生火灾时,气体喷嘴308可喷发二氧化碳,对烧结炉外壳1的内部进行灭火。
[0030]如图7所示,气体喷嘴308均匀分布在烧结炉外壳1的顶部端面,达到可对烧结炉外壳1内部进行全方位的覆盖。
[0031]其中气体喷嘴308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气体喷发使用的喷嘴,达到可快速喷出灭火气体对起火位置进行快速灭火,气流输送总管3的材质优选为无缝钢管。
[0032]如图6至图7所示,所述气流输送总管3一对相对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输送管306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307,第二气体输送管306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307均位于下侧端面,第二气体输送管306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307均紧密贴合烧结炉外壳1的侧壁端面,第二气体输送管306、气流输送总管3和第三气体输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所述硅片烧结包括烧结炉,所述烧结炉包括烧结炉外壳,所述烧结炉外壳包括输送带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炉外壳上设置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器和气流输送总管;所述烧结炉外壳的顶部端面设置有气流输送总管,所述气流输送总管一对相对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输送管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连接有灭火器,所述气流输送总管接触烧结炉外壳内壁的端面连接有多个气体喷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管的一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连接管,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管底部端面连接有万向气体喷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万向气体喷嘴的底部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烧结工艺安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把手为“T”形状,所述万向气体喷嘴、第一管道连接管、气流输送总管、第二气体输送管和第三气体输送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飞韩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润新能源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