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81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其中,合模组件中装配有上模具以及多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中模具,上模组件中装配有抽真空组件、压铸组件,上下料组件上装配有多组下模具。在合模组件中,上合模组件用于带动上模具升降运动,中合模组件带动各中模具径向运动进行合模,上散热组件用于对上模具、中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在上下料组件中,五工位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下合模工位、下料工位、散热工位、装片工位、预备工位,下合模组件装带动下模具升降运动,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对下模具抬升,下散热组件装对下模具散热降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能够自动完成合模、下料以及各模具的散热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电子转子的产能。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转子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机转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多层叠放的转子片进行抽真空压铸,形成高品质的电子转子,进而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能够在电机中稳定装配,电机转子上开设有轴孔以及侧孔,轴孔用于装配电机转轴,侧孔用于在其中缠绕线圈。
[0003]传统用于生产电机转子的真空压铸设备自动化程度极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完成装片、合模、模具清理散热、下料等操作,完成一组电机转子的压铸工作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导致电机转子的产能极大受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以提高电机转子的生产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能够自动完成合模、下料以及各模具的散热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电子转子的产能。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包括配套组合的合模组件、上下料组件,所述合模组件中装配有上模具以及多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中模具,所述上模组件中装配有抽真空组件、压铸组件,所述上下料组件上装配有多组下模具,所述合模组件包括安装套筒、上散热组件以及装配于安装套筒中的上合模组件、中合模组件,所述上合模组件上装配有上模件并用于带动上模具升降运动,所述中合模组件与各组中模具配套组合以带动各中模具径向运动进行合模,所述上散热组件用于伸入安装套筒中以对上模具、中模具进行冷却降温;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五工位分度盘以及下合模组件、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下散热组件,所述五工位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下合模工位、下料工位、散热工位、装片工位、预备工位,下合模组件装配于下合模工位处以带动下模具升降运动,所述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分别装配于下料工位、散热工位处以对下模具抬升,下散热组件装配于散热工位出以对下模具散热降温。
[0006]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合模组件能够在上下料组件的上方稳定安装,同时保证上散热组件、上合模组件、中合模组件能够与安装套筒配合安装,保证上散热组件能够对上模具、下模具有效散热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07]所述安装套筒顶部固接有水平布置的安装顶板,所述安装套筒上开设有与所述上散热组件水平相对的伸缩通口;所述上散热组件包括安装支架、伸缩梁、第一伸缩缸、上布气盘、下布气盘、第一供气泵,安装支架固接至安装顶板上,伸缩梁滑动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第一伸缩缸两端分别与安装支架、伸缩梁固定连接,上布气盘、下布气盘分别固定于伸缩梁的上、下表面,第一供气泵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并通过第一供气管与上布气盘、下布气盘保持连通。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上合模组件能够带动上模具有效升降运动,进而实现上模具下行与中模具配合,实现上模具上行并由上散热组件以对其散热降温,保证上模具能够持续对电机转子进行真空压铸,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09]所述上合模组件包括调节丝杠、导向杆、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传动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所述上模具的外缘固接有两组对称布置的耳座,调节丝杠、导向杆均包括竖直布置于所述安装套筒中的两组,导向杆与安装套筒固定连接并与耳座保持滑动插接,调节丝杠转动安装于安装套筒中并与耳座保持旋接,两组调节丝杠的顶端均固接有布置于安装顶板上方的传动齿轮,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顶板上且动力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驱动齿轮保持轴心固接并转动安装于安装顶板上,且驱动齿轮与两组传动齿轮保持啮合。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中合模组件能够有效控制各组中模具沿径向运动,以使中模具进行打开或收拢姿态的调整,当中模具打开时,能够保证下模具稳定运行至对应位置,同时方便将装培植下模具上的转子片装入中模具内侧,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11]所述安装套筒的内壁固接有安装环,所述中模具的外侧壁固接有径向不值得导向座,所述中和膜组件包括第二伸缩缸、驱动杆,导向座滑动安装于安装环中并沿安装环径向滑动,第二伸缩缸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套筒中并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多组,驱动杆装配于安装环内侧且两端分别与第二伸缩缸活动端、导向座保持铰接。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下模具能够实现稳定装片,同时方便将压铸完成的电机转子下料,以及方便控制下模具整体抬升并与中模具配套组合,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13]所述下模具包括环形模件、圆形模件、假轴、定位座、导向轴、支撑垫板、支撑轴,环形模件与所述中模具嵌套组合,圆形模件嵌套安装于环形模件的中心处,定位座均匀固接至圆形模件的边缘处,假轴布置于圆形模件上方侧并保持同心固接,导向轴固接至环形模件下表面并沿竖直方向布置,支撑垫板固接至导向轴底端,支撑轴布置于圆形模件下方侧并保持同心固接,且支撑轴贯穿支撑垫板布置。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五工位分度盘能够稳定装配,保证五工位分度盘上装配的上模具能够围绕圆周稳定转动,并与下合模工位、下料工位、散热工位、装片工位、预备工位相配合,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15]所述五工位分度盘包括安装底板、安装轴、转动套、转动盘、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安装轴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且安装轴外套转动安装有转动套,转动盘固定安装于转动套上且转动辊盘上均匀开设有五组嵌套槽,所述导向轴与嵌套槽滑动插接,所述支撑垫板布置于转动盘下方,所述支撑轴贯穿转动辊盘布置,所述环形模件与嵌套槽嵌套吻合,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上并动力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固接有转动套上并与第三锥齿轮保持啮合。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下合模组件能够带动下模具整体升降,保证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能够独立带动圆形模件稳定升降,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17]所述下合模组件包括两组并排布置的第三伸缩缸,第三伸缩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并沿竖直方向布置,处于所述下合模工位处的支撑垫板与第三伸缩缸的活动端保持抵接;所述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分别由竖直固接至安装底板上的第四伸缩缸、第
五伸缩缸充当。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下散热组件能够对处于散热工位处的下模具进行有效散热,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0019]所述下散热组件包括导向支架、升降支架、第六伸缩缸、第三驱动电机、第二供气泵、转动座、布气板,导向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升降支架滑动安装于导向支架上,第六伸缩缸布置于导向支架中且两端分别与导向支架、升降支架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并动力连接有第五锥齿轮,转动座转动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并固接有第六锥齿轮,且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保持啮合,布气板固定安装于转动座上,第二供气泵固定安装于升降支架上并通过第二供气管与布气板保持连通。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上模具中装配的压铸组件能够对合模内的转子片进行有效压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套组合的合模组件、上下料组件,所述合模组件中装配有上模具(3)以及多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中模具(4),所述上模组件中装配有抽真空组件、压铸组件,所述上下料组件上装配有多组下模具,所述合模组件包括安装套筒(11)、上散热组件以及装配于安装套筒(11)中的上合模组件、中合模组件,所述上合模组件上装配有上模件并用于带动上模具(3)升降运动,所述中合模组件与各组中模具(4)配套组合以带动各中模具(4)径向运动进行合模,所述上散热组件用于伸入安装套筒(11)中以对上模具(3)、中模具(4)进行冷却降温;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五工位分度盘以及下合模组件、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下散热组件,所述五工位分度盘上均匀设置有下合模工位(2101)、下料工位(2102)、散热工位(2103)、装片工位(2104)、预备工位(2105),下合模组件装配于下合模工位(2101)处以带动下模具升降运动,所述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分别装配于下料工位(2102)、散热工位(2103)处以对下模具抬升,下散热组件装配于散热工位(2103)出以对下模具散热降温。2.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11)顶部固接有水平布置的安装顶板,所述安装套筒(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上散热组件水平相对的伸缩通口(112);所述上散热组件包括安装支架(121)、伸缩梁(122)、第一伸缩缸(123)、上布气盘(124)、下布气盘(125)、第一供气泵(126),安装支架(121)固接至安装顶板上,伸缩梁(122)滑动安装于安装支架(121)上,第一伸缩缸(123)两端分别与安装支架(121)、伸缩梁(122)固定连接,上布气盘(124)、下布气盘(125)分别固定于伸缩梁(122)的上、下表面,第一供气泵(126)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21)上并通过第一供气管(127)与上布气盘(124)、下布气盘(125)保持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模组件包括调节丝杠(131)、导向杆(132)、第一驱动电机(133)、驱动齿轮(134)、传动齿轮(135)、第一锥齿轮(136)、第二锥齿轮(137),所述上模具(3)的外缘固接有两组对称布置的耳座(33),调节丝杠(131)、导向杆(132)均包括竖直布置于所述安装套筒(11)中的两组,导向杆(132)与安装套筒(11)固定连接并与耳座(33)保持滑动插接,调节丝杠(131)转动安装于安装套筒(11)中并与耳座(33)保持旋接,两组调节丝杠(131)的顶端均固接有布置于安装顶板上方的传动齿轮(135),第一驱动电机(133)固定安装于安装顶板上且动力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6),第二锥齿轮(137)与驱动齿轮(134)保持轴心固接并转动安装于安装顶板上,且驱动齿轮(134)与两组传动齿轮(135)保持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11)的内壁固接有安装环(113),所述中模具(4)的外侧壁固接有径向不值得导向座(41),所述中和膜组件包括第二伸缩缸(141)、驱动杆(142),导向座(41)滑动安装于安装环(113)中并沿安装环(113)径向滑动,第二伸缩缸(141)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套筒(11)中并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多组,驱动杆(142)装配于安装环(113)内侧且两端分别与第二伸缩缸(141)活动端、导向座(41)保持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真空压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包括环形模件(51)、圆形模件(52)、假轴(53)、定位座(54)、导向轴(55)、支撑垫板(56)、支撑轴(57),环形模件(51)与所述中模具(4)嵌套组合,圆形模件(52)嵌套安装于环形模件(51)的中心处,定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英杰罗金韬胡科晶李鹏刘燕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物产中大电机铁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