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07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包括连接轴承座两立块间设的自润滑连接块;自润滑连接块有六个面,底面至顶面贯穿设第一通孔;螺母连接座一端有与自润滑连接块两侧配合的互为镜像的凸出部,两凸出部上有同轴的两轴承孔,螺母连接座有与其外圈同轴的第二通孔;连接轴承座有与自润滑连接块另两侧配合的互为镜像的立块,两立块上有同轴的两轴承孔,轴承孔中经轴承装传动限位套筒,传动限位套筒嵌入到自润滑连接块四个侧面并由穿过限位套筒内的螺丝与自润滑连接块锁定;连接轴承座底部有第三通孔;第一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丝杠副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下,在丝杠副驱动的机械结构中,丝杠副通常的使用方法是:将丝杠两轴端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于设备固定端面上,丝杠螺母固定在移载平台的螺母固定块上,移载平台安装在直线滑轨的滑块上,滑轨安装于滑轨垫块上,滑轨垫块固定于设备固定端面上,电机输出轴与丝杠杆轴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电机驱动丝杠旋转,丝杠螺母拖动移载平台往复直线运动

[0003]单丝杠副结构调试方法是:将百分表吸附在移载平台上,百分表测量头与丝杠接触,拖动移载平台沿直线滑轨延伸方向移动,观察表针摆动偏差,调整轴承座和丝杠螺母的固定螺丝锁紧力,降低运行传动结构摩擦力,提高丝杠副运行顺畅度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安装精度达标

在丝杠副结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不仅考验安装人员装配水平,而且要求设备安装端面和相关零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装配时容易产生安装应力,根本无法完全避免安装过程中的安装应力

双丝杠副结构的调试方法与之类似,但更加复杂

[0004]从公差角度剖析产生安装应力的原因是:丝杠与丝杠螺母安装于不同的基准面上,机械加工很难消除两个基准面之间的形位公差,从而产生安装应力

另外,传统丝杠副的安装方式,亦是对丝杠副结构的位置度的过度定义,迫使丝杠与丝杠螺母产生同心度偏差,两者相互牵拉,造成丝杠弯曲变形,增大传动阻力,而导致丝杠副运行不畅,丝杠螺母损坏,甚至出现丝杠杆断裂的现象

[0005]CN203343806U
专利提出的改良技术,对此类问题有所改良

该专利主要采用楔形滑块结构或球头结构的连接方式,避免丝杠螺母与移载结构刚性连接,防止丝杠副安装时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以消除安装应力的装置

且该专利的应力消除装置滑动块之间的配合间隙大,精度较低;连接结构摩擦力大,易产生卡顿,承载力小,兼容性不高,不能满足丝杠高速传动工况下的使用需求

[0006]另外,现有技术下,丝杠副传统安装方式较复杂,且要求设备零部件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同时要求设备组装人员具备较高的装配水平

加工精度高意味着设备制造成本高;安装调试复杂,装配效率低,进一步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置,能够避免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安装应力,降低设备安装难度和加工成本,减少设备维护频次,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安装调试方便

结构可靠

负载能力强

节约设备制造成本的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一种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包括螺母连接座

连接轴承座以及在所述螺母连接座和轴承连接座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自润滑连接块;所述连接轴承座
的两相对布置的立块间设置所述自润滑连接块;所述自润滑连接块具有六个面,自底面至顶面贯穿形成第一通孔;所述螺母连接座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自润滑连接块的两侧面配合的互为镜像的凸出部,所述螺母连接座具有与其外圈同轴布置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轴承座具有与所述自润滑连接块的两侧面配合的互为镜像的立块,两个所述凸出部与两个所述立块上各自形成一个轴承孔;每个所述轴承孔中通过轴承装有一个传动限位套筒,每个所述传动限位套筒的内端面,嵌入安装到所述自润滑连接块的四个侧面上对应的套筒孔中并通过穿过所述限位套筒内的螺丝与所述自润滑连接块锁定固定;所述连接轴承座底部设置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

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同轴布置,用于丝杆副的丝杆穿过;所述螺母连接座和连接轴承座之间的间隙中装有弹性机构,用于防止螺母连接座的无序偏摆,抑制丝杠副结构传动过程中的共振现象

[0009]其中,所述轴承和传动限位套筒形成力和扭矩的传递结构,避免所述传动限位套筒与所述螺母连接座之间产生滑动摩擦,消除安装应力以提高传动效率

[0010]其中,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所述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所述轴承孔中装配有轴承限位圈,设置的轴承端盖分别与所述螺母连接座和连接轴承座的轴承外圈靠紧固定;所述螺丝为内六角平杯螺丝

[0011]其中,所述的弹簧为矩形弹簧,两个为一组,共四组,每两组相对于自润滑连接块对称布置

[0012]其中,所述连接轴承座底部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安装弹簧螺塞,所述弹簧螺塞用于调整控制弹簧压缩量,保证弹簧力平衡,便于弹簧安装

[0013]其中,所述自润滑连接块的第一通孔内表面,镶嵌若干用于降低材料间摩擦阻力的自润滑材料

[0014]其中,所述自润滑材料为石墨

[0015]其中,所述自润滑连接块采用锡青铜制作

[0016]其中,所述螺母连接座和所述连接轴承座采用钢材加工制作,并经过调制和镀铬处理而成

[0017]其中,所述连接轴承座采用立块与底板通过焊接固定后通过精密机械加工切削而成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由弹性机构抑制丝杠传动共振,使用轴承和带贯穿通孔的自润滑连接块结合,通过传动限位套筒和螺丝连接丝杠螺母连接座和连接轴承座,避免丝杠螺母与移载板或连接块刚性连接,以消除丝杠副安装应力

[0019]本专利技术可以使丝杠螺母与移载板间形成类球面连接,以避免丝杠副结构与滑轨结构在安装上的过度定义,使得传动结构运行顺畅

同时本专利技术具备力和扭矩的传递功能,克服丝杠螺母与丝杠的摩擦阻力,保证丝杠螺母与移载板相对静止,实现丝杠副有效传动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应用广泛,可应用在自动化设备和机床设备上;安装方式多样化,满足水平安装和竖直安装的方式;承载力大,有效传递扭矩;摩擦系数低,传动效率高,满足高速远转工况下使用;降低安装难度和设备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应力消除装置的丝杠副传动结构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丝杆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力消除装置与安装座的固定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应力消除装置的单丝杠传动结构的丝杠副传动结构的平移装置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连接座

连接轴承座以及在所述螺母连接座和轴承连接座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自润滑连接块;所述连接轴承座的两相对布置的立块间设置所述自润滑连接块;所述自润滑连接块具有六个面,自底面至顶面贯穿形成第一通孔;所述螺母连接座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自润滑连接块的两侧面配合的互为镜像的凸出部,所述螺母连接座具有与其外圈同轴布置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轴承座具有与所述自润滑连接块的两侧面配合的互为镜像的立块,两个所述凸出部与两个所述立块上各自形成一个轴承孔;每个所述轴承孔中通过轴承装有一个传动限位套筒,每个所述传动限位套筒的内端面,嵌入安装到所述自润滑连接块的四个侧面上对应的套筒孔中并通过穿过所述限位套筒内的螺丝与所述自润滑连接块锁定固定;所述连接轴承座底部设置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

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同轴布置,用于丝杆副的丝杆穿过;所述螺母连接座和连接轴承座之间的间隙中装有弹性机构,用于防止螺母连接座的无序偏摆,抑制丝杠副结构传动过程中的共振现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和传动限位套筒形成力和扭矩的传递结构,避免所述传动限位套筒与所述螺母连接座之间产生滑动摩擦,消除安装应力以提高传动效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丝杠副安装应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涛王彪李宝忠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