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4542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预锂化锂离子电池需先注入电解液,并在某一温度充分静置一段时间,再进行负压化成工序;S2、将注液后充分静置的电池放入化成柜,在负压下对电池进行多阶段充电;S3、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S4、电池充电到某一容量。采用该化成方法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能量,高温循环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较低的放电电阻DC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逐渐成为新时代能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离子电池在化成过程中,负极sei膜的形成会消耗大量活性锂,活性锂消耗造成的不可逆容量损失是制约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活性锂控制负极表面se i膜预生长过程,并预留部分活性锂以补偿循环老化过程中由sei膜破裂、重新生长造成的活性锂损失,可以达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在电池制作过程中,化成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其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电池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同时在负极与电解液的相界面上形成覆盖在负极表面的se i膜。se i膜具有离子传导和电子绝缘特性,可以阻止副反应的发生,减少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对于预锂化的锂离子电池而言,合适的化成流程可以充分提高电池的容量发挥和循环能力。

2、公开号为cn 115966790 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化成方法,该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化成的磷酸铁锂电池依次进行(1)0.0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骤:S1、预锂化锂离子电池需先注入电解液,并在某一温度充分静置一段时间,再进行负压化成工序;S2、将注液后充分静置的电池放入化成柜,在负压下对电池进行多阶段充电;S3、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S4、电池充电到一定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预锂化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所述的正极片内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以及补锂剂;所述的补锂剂为LiCO3、Li5FeO4、Li2NiO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组合;磷酸铁锂以及补锂剂的质量比为91.2-95.04:0.96-4.8;优选为9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骤:s1、预锂化锂离子电池需先注入电解液,并在某一温度充分静置一段时间,再进行负压化成工序;s2、将注液后充分静置的电池放入化成柜,在负压下对电池进行多阶段充电;s3、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s4、电池充电到一定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预锂化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所述的正极片内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以及补锂剂;所述的补锂剂为lico3、li5feo4、li2nio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组合;磷酸铁锂以及补锂剂的质量比为91.2-95.04:0.96-4.8;优选为93.12:2.88;优选的,步骤s1中的25±3℃下静置12-35h;优选为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s2.1:小电流以及第一限制电压下进行充电,形成薄的、致密的、溶剂分子不能穿过的无机sei膜;s2.2:加大充电电流并在第二限制电压充电,形成厚的、多孔的、溶剂分子可穿过的有机sei膜;s2.3继续加大充电电流并在第三限制电压下充电;s2.4,梯度减少充电电流充电至截止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果志杰韩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