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97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连接有第一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且小于所述发光层的折射率。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在降低背光模组厚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出光效率,提高用户体验。提高用户体验。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量子点(quantum dots,QD)显示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对传统的荧光粉而言,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半峰宽较窄、荧光量子效率高、可溶液加工等优势,因此能够得到高色域高品质的显示画面,将量子点与mini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相结合,从而发展出QD

miniLED新型显示技术,其可以作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产品的背光源。
[0003]随着显示技术发展,对产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轻薄性是显示产品越来越看重的性能之一,对于LCD产品,背光模组的厚度是影响产品最终厚度的重要因素,目前的QD

MiniLED显示装置由于自身光源的限制需要多层匀光层、扩散片等膜层,不仅厚度较厚而且成本较高,相关技术中设计了一种超薄背光模组,将量子点层、散射层设置在基板的凹槽内,从而降低产品厚度,但该类产品会大大降低miniLED的出光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高出光效率的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连接有第一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且小于所述发光层的折射率。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散射层;所述基板在所述凹槽以外的区域设有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金属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金属层;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封装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和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微结构层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走线,所述走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凹槽的边缘,所述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覆盖有所述发光层,所述发光层、所述导电电极、所述走线、所述封装层在所述凹槽处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所述第一透光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和所述油墨层之间设有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二透光层包裹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油墨层的折射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的体积之和为第一体积,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发光层的体积之和为第二体积,所述第一体积大于或等于两倍的所述第二体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光层向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凸起。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凹槽内,位于所述凹槽外的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
基板的一侧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导电电极,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走线,所述走线覆盖所述导电电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层、N型外延层、量子阱层、P型外延层和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层,所述衬底层靠近所述基板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为热塑性树脂或密封胶,所述第二透光层为热塑性树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基板的厚度的一半。
[001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显示面板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6]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的一侧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形成量子点层;在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封装层;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透光层,在所述第一透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或者,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形成第一透光层。
[0017]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量子点层,用于对光线进行色转化,并且可以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量子点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有封装层,防止水、氧破坏量子点层;封装层远离基板的一侧设有发光层,用于发光;发光层和封装层之间连接有第一透光层,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封装层的折射率,且小于发光层的折射率,这样发光层发出的光更倾向于穿过封装层照向量子点层,降低光线在封装层和第一透光层的界面反射消耗,从而增加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该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在降低背光模组厚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出光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发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基板;1

1、凹槽;2、量子点层;3、封装层;4、发光层;4

1、衬底层;4

2、N型外延层;4

3、量子阱层;4

4、P型外延层;4

5、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层;5、第一透光层;6、散射层;7、微结构层;8、金属层;9、油墨层;10、走线;11、导电电极;12、容纳腔;13、第二透光层;14、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连接有第一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且小于所述发光层的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散射层;所述基板在所述凹槽以外的区域设有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金属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金属层;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封装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和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微结构层的一侧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走线,所述走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凹槽的边缘,所述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覆盖有所述发光层,所述发光层、所述导电电极、所述走线、所述封装层在所述凹槽处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所述第一透光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油墨层之间设有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二透光层包裹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油墨层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的体积之和为第一体积,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发光层的体积之和为第二体积,所述第一体积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斌高志坤牛亚男任锦宇王锦谦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