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79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磷菌培养驯化
,具体涉及一种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生物除磷技术因其安全

高效

经济等优势,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聚磷菌在混合菌中所占比例高低直接决定着生物除磷的效果,但仍面临菌种资源匮乏

效率低等难题

因此,聚磷菌的单菌筛选仍是未来生物除磷工作的重点

[0003]传统聚磷菌群多要在反应器厌氧
/
缺氧

厌氧
/
好氧工艺中交替驯化富集

在此过程中聚磷菌会利用厌氧段储存的碳源,在好氧
/
缺氧段实现过量吸磷从而达到去除环境中磷元素的目的

但由于交替驯化操作复杂

要求较高,单菌筛选时多通过富集培养基
(

LB、
牛肉膏蛋白胨
)
筛选后直接进行纯化及摇瓶验证,缺乏筛选针对性

基于聚磷菌生长特性,在实验室进行单菌筛选时,也需要寻求简单便利的方法人工营造厌
/
好氧的交替环境

[0004]目前普遍以液体摇瓶为主的厌氧培养普遍需要利用液体石蜡或厌氧瓶构建厌氧环境,例如中国专利申请
CN201410243620.8
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厌氧降解染料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在
96
孔板的每个孔中加入染料污染物与菌体的混合物,以液体石蜡液密封后,在氮气氛围中加盖高透光率透明胶带密封,形成厌氧反应体系,以全波长酶标仪在特定波长下检测染料的吸光值,进行定时无损监测

进一步的,现有研究还需要反复在厌氧缺磷
/
好氧富磷培养基中交替驯化
(
李澳
,
胡月
,
孙玲
,
孟娜
,
于楠楠
,
一株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
广州化工
,2020,48(12))。
实际操作中,大量摇瓶实验费时费力,实验效率低
。5


‑4‑

‑3‑
吲哚基磷酸盐
(BCIP)
平板蓝白斑显色法可以通过指示碱性磷酸酯酶的存在从而间接证明聚磷菌的聚磷效果,避免了大批量的摇瓶实验,实验操作简单便捷,但为固体培养基创造厌氧条件十分复杂,需利用厌氧手套箱等厌氧设备或平板夹层等方法隔绝空气
(
何冬兰
,
詹锐
,
万文结
,
薛芷筠
.
一株厌氧型聚磷菌的分离鉴定与聚磷特性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6,35(02):23

25+50)。
在培养筛选聚磷菌时,需要将平板反复置于厌
/
好氧条件下,存在厌氧条件营造复杂


/
好交替工作量庞大

筛选目标单一

实时验证效果不方便等问题

因此,快速便捷筛选并准确验证自然环境本土聚磷菌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物除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通过上覆模块的固定和移除可快速实现厌氧和好氧环境的更替,避免反复转接菌株的复杂操作

操作简单省时

通过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厌氧培养菌株时不需要利用厌氧手套箱等专业厌氧设备,只需在普通培养箱中培养,降低了菌株培养成本与操作难度,从而实现高通量

大规模筛选,简单便捷营造培养环境

[0006]一种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包括可上下密封配合及拆卸的
上覆模块和深孔板;
[0007]所述深孔板的孔位内添加有固体含磷培养基;
[0008]所述上覆模块设有与所述深孔板的孔位一一对应的盖孔,所述盖孔内添加有可在厌氧条件下为聚磷菌生长提供额外营养物质的固体补充培养基;所述盖孔内的固体补充培养基可脱模分离更换;
[0009]所述上覆模块和所述深孔板上下密封配合时固体补充培养基与固体含磷培养基接触形成密闭厌氧环境

[0010]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深孔板,其孔位容积较大,面积足够负载供菌株生长所需营养的固体含磷培养基,固体含磷培养基上层空间可容纳菌株生长所需氧气

[0011]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上覆模块具有以下功能作用:
[0012]1)
营造便捷式厌氧环境,盖孔通过与生长基质层的深孔板孔位耦合,使其形成密闭环境,从而达到厌氧条件;通过厌
/
好氧交替可实现目标菌株聚磷菌的筛选,非目标菌株因不能适应厌氧环境而不生长或生长速度减慢乃至大量死亡

[0013]2)
营养物质及时补充

向盖孔内添加与生长基质层培养基组分不同的固体补充培养基,可以在厌氧条件下为菌株的生长提供额外营养物质,避免菌株长期生长在固体含磷培养基而导致基质层营养不足

[0014]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使上层厌氧隔离层的固体补充培养基可以反复更换,持续为菌株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避免菌株一直生长在基质层
(
固体含磷培养基
)
而导致基质层营养物质不足等问题

[0015]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的深孔板可以为市面上普遍适配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实验需求

样本量等选择合适的孔板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深孔板中孔位越多每个孔位体积越小,好氧培养时生长基质层培养基上层空气含量可能有所不足,因此需慎重考虑使用通量数量高于
96
孔的孔板
(

384
孔深孔板
)。
[0016]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所述上覆模块的材质为耐高温的软硅胶,一方面易于更换固体补充培养基,另一方面可高温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

[0017]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相邻盖孔之间留有可供所述深孔板的孔位侧壁插入的间隙,所述上覆模块和所述深孔板上下密封配合时盖孔侧壁内插接于所述深孔板的孔位内侧壁

[0018]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所述深孔板的每个孔位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上下密封配合及拆卸的上覆模块和深孔板;所述深孔板的孔位内添加有固体含磷培养基;所述上覆模块设有与所述深孔板的孔位一一对应的盖孔,所述盖孔内添加有可在厌氧条件下为聚磷菌生长提供额外营养物质的固体补充培养基;所述盖孔内的固体补充培养基可脱模分离更换;所述上覆模块和所述深孔板上下密封配合时固体补充培养基与固体含磷培养基接触形成密闭厌氧环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盖孔之间留有可供所述深孔板的孔位侧壁插入的间隙,所述上覆模块和所述深孔板上下密封配合时盖孔侧壁内插接于所述深孔板的孔位内侧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板的每个孔位内,所述固体含磷培养基的用量为刚好完全铺满孔位底面至不超过孔位深度的一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含磷培养基的组成包括:
3.20

3.30g/L CH3COONa
·
3H2O

0.03

0.04g/LKH2PO4,
0.30

0.32g/L NH4Cl

0.09

0.10g/L MgSO4·
7H2O

0.01

0.03g/L K2SO4,
0.02

0.03g/L CaCl2·
2H2O

0.8

1.2mL/L
微量元素浓缩液
I

15

20g/L
琼脂粉;所述微量元素浓缩液
I

pH
值为
6.0

6.5
,包括以下组分:
0.4

0.6g/L FeCl2·
4H2O

0.010

0.015g/L MnCl2·
4H2O

0.06

0.08g/L ZnCl2,
0.005

0.007g/L H3BO3,
0.035

0.040g/L Na2MoO4·
2H2O

0.010

0.015g/L NiCl2·
6H2O

0.001

0.003g/LCuCl2·
2H2O。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补充培养基的组成包括:
3.20

3.30g/L CH3COONa
·
3H2O

0.01

0.02g/LKH2PO4,
0.30

0.32g/L NH4Cl

0.09

0.10g/L MgSO4·
7H2O

0.01

0.03g/L K2SO4,
0.02

0.03g/L CaCl2·
2H2O

0.8

1.2mL/L
微量元素浓缩液
II
,6~
15g/L
琼脂粉;所述微量元素浓缩液
II

pH
值为
6.0

6.5
,包括以下组分:
0.4

0.6g/L FeCl2·
4H2O

0.010

0.015g/L MnCl2·
4H2O

0.06

0.08g/L ZnCl2,
0.005

0.007g/L H3BO3,
0.035

0.040g/L Na2MoO4·
2H2O

0.010

0.015g/L NiCl2·
6H2O

0.001

0.003g/LCuCl2·
2H2O。6.
一种厌
/
好氧交替培养筛选聚磷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婕吴聪葱李艳洁戴楚涵李丽娜李欲如韦彦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