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64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包括高压旋涡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具体涉及一种分装式

内置涡扇发动机涵道的高功率密度风冷式发电机试验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武器装备向着小型化方向发展,为了减小系统体积重量,发动机系统需要采用集成化设计,因此对发电机提出了内置发动机涵道的分装式结构要求,利用发动机涵道气体对电机进行风冷散热,实现发电机冷却

[0003]为提高发动机功重比并实现系统设备用电需求,内置式发电机通常采用高功率密度设计,但发动机涵道内气体环境随着发动机高压轴转速变化而变化,整体呈环境温度高

气体高压

流量变化等特点

因此,对于风冷内置式发电机存在功率密度高和温升裕量小的矛盾特性

[0004]其次,内置式发电机定子与转子相对独立,产品装配发动机前需要进行产品功能性能及环境试验验证,为保证发电机验证结果对发动机试验具有参考意义,确保发动机试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影响发动机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发电机热故障,因此需要进行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模式试验器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该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针对发电机内置发动机涵道存在环境温度高

电机温升裕量小的情况,设计了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验证发电机安装到发动机后额定工况下的热稳定性,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包括高压旋涡风机

试验器后盖

试验器机壳;所述试验器机壳通过试验器后盖连接有风管,风管与高压旋涡风机连接;所述风管上设有风管泄压孔,试验器后盖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试验器机壳上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和管道风速测量仪;所述风管

试验器后盖

试验器机壳之间相互连通,在试验器机壳的顶部开设有机壳出风口,机壳出风口内设有堵头

[0008]所述管道风速测量仪安装在机壳出风口的外壁上

[0009]所述试验器机壳的表面设有机壳散热筋,在试验器机壳的端面设有后盖固定用螺钉孔和机壳固定用螺钉孔,试验器机壳的圆周方向设有机壳出风口和第二压力变送器安装孔

[0010]所述试验器后盖的外沿设有多个后盖固定螺钉孔,在后盖固定螺钉孔内向方向的试验器后盖上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安装孔和温度变送器安装孔,第一压力变送器安装孔和温度变送器安装孔内向方向的试验器后盖上设有多个后盖通风口,后盖通风口内设有堵头

[0011]所述机壳出风口为螺纹结构

[0012]所述后盖通风口为螺纹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变流阻影响冷却介质摩擦做功,实现冷却介质可控升温的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模拟的试验器;实现了发电机在发动机冷却环境下的额定输出热稳定性验证,保证装机后发动机的安全性;解决了高功率密度

低温升裕度发电机功能性能及可靠性试验验证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试验器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
B

B
向的截面图;
[0017]图4是图2中
C

C
向的截面图;
[0018]图5是图2中
D

D
向的截面图;
[0019]图6是图1中试验器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图6中
C

C
向的截面图;
[0021]图中:1‑
高压旋涡风机,2‑
风管,3‑
试验器后盖,
31

后盖固定螺钉孔,
32

第一压力变送器安装孔,
33

温度变送器安装孔,
34

后盖通风口,4‑
温度变送器,5‑
第一压力变送器,6‑
试验器机壳,
61

机壳散热筋,
62

后盖固定用螺钉孔,
63

机壳固定用螺钉孔,
64

第二压力变送器安装孔,
65

机壳出风口,7‑
第二压力变送器,8‑
管道风速测量仪,9‑
堵头,
10

风管内介质流向,
11

试验器后盖内介质流向,
12

试验器腔体内介质流向,
13

定子线包位置介质流向,
14

试验器机壳出风口内介质流向,
15

管道风速测量仪内介质流向,
16

风管泄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3]实施例1[0024]如图1所示的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包括高压旋涡风机
1、
试验器后盖
3、
试验器机壳6;所述试验器机壳6通过试验器后盖3连接有风管2,风管2与高压旋涡风机1连接;所述风管2上设有风管泄压孔
16
,试验器后盖3上设有温度变送器4和第一压力变送器5,试验器机壳6上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7和管道风速测量仪8;所述风管
2、
试验器后盖
3、
试验器机壳6之间相互连通,在试验器机壳6的顶部开设有机壳出风口
65
,机壳出风口
65
内设有堵头
9。
[0025]所述管道风速测量仪8安装在机壳出风口
65
的外壁上,保证冷却介质流经管道风速测量仪后再排到外部

[0026]如图2~5所示,所述试验器机壳6的表面设有机壳散热筋
61
,在试验器机壳6的端面设有后盖固定用螺钉孔
62
和机壳固定用螺钉孔
63
,方便试验器机壳6与试验器其他零件进行机械连接,试验器机壳6的圆周方向设有机壳出风口
65
和第二压力变送器安装孔
64。
[0027]如图6和7所示,所述试验器后盖3的外沿设有多个后盖固定螺钉孔
31
,实现与试验器机壳机械连接,在后盖固定螺钉孔...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包括高压旋涡风机
(1)、
试验器后盖
(3)、
试验器机壳
(6)
,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器机壳
(6)
通过试验器后盖
(3)
连接有风管
(2)
,风管
(2)
与高压旋涡风机
(1)
连接;所述风管
(2)
上设有风管泄压孔
(16)
,试验器后盖
(3)
上设有温度变送器
(4)
和第一压力变送器
(5)
,试验器机壳
(6)
上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
(7)
和管道风速测量仪
(8)
;所述风管
(2)、
试验器后盖
(3)、
试验器机壳
(6)
之间相互连通,在试验器机壳
(6)
的顶部开设有机壳出风口
(65)
,机壳出风口
(65)
内设有堵头
(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风速测量仪
(8)
安装在机壳出风口
(65)
的外壁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发动机涵道冷却环境的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茹昌卓亮徐晓钦罗大辉施道龙赵燕孙若兰黄彪王越陈思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