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54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检测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包括:机座;承载壳设置在机座上;活动架单自由度滑动设置在机座上,活动架包括设置在机座上的滑板,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每个连接结构均包括连接部分和夹持部分;摩擦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将布料夹持在两个夹持部分上,当需要对布料的其它部位进行测试时,移动活动架而带动布料同步移动,以更换布料的检测位置;当布料发生变形或偏移褶皱时,控制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使第二棘齿越过第一棘齿,第一转轴通过第二弹性件带动夹持部分转动,以使布料卷绕在外套件上,提高布料的张紧力度,防止布料出现变形或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检测仪
,具体涉及一种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检测仪是一种对布料的各种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的工具,一般布料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摩擦

起球

化学物残留等检测,部分检测是物理检测,部分为化学检测

在进行物理检测,特别是摩擦

起球等检测时,通常会用到摩擦测试设备

[0003]在公开号为
CN212964470U
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织物耐磨测试仪,包括:机座,作为整个设备的载体;工作台,设置有多个摩擦测试工位,每个摩擦测试工位上设置有一摩擦圆盘;摩擦板,平行设置于工作台的上方,由驱动装置驱动按照弧形轨迹移动;摩擦板上对应于每个摩擦圆盘设置有一可拆装的摩擦头;所述的摩擦板通过驱动装置支撑于工作台的上方,且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弧形轨迹移动;所述的机座上设置有一支撑轴,支撑轴的顶部设置有滚珠;所述的摩擦板底部设置金属片

该专利可以多工位同步执行,可以对同一产品进行不同摩擦系数的耐磨测试,也可以对不同产品进行同一摩擦系数的耐磨测试,效率更高

[000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在对布料进行检测时,通常需要先将要检测的布料裁剪成多个小圆片,并逐一将小圆片通过夹具进行固定,通过不断摩擦对布料的耐磨性进行检测,但是,当需要检测一张布料的多个部位时,则需要在不同的位置裁剪出多个小圆片,这样操作比较繁琐,影响检测效率,另外,布料在进行摩擦时,布料可能会受力而变形或偏移褶皱,影响布料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对一张布料的多个部位进行检测时,则需要在不同的位置裁剪出多个小圆片,这样操作比较繁琐,另外,布料在进行摩擦时,布料可能会受力而变形或偏移褶皱,影响布料检测效果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包括:机座;承载壳,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支撑待测试的布料;活动架,单自由度滑动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活动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每个所述连接结构均包括连接部分和夹持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板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台套接的滑孔,所述凸台与所述滑孔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棘齿,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拧手,所述第二拧手上设置有第二棘齿,所述第二棘齿与所述第一棘齿相啮合,以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单向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套接
有外套件,所述外套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夹持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套件上,用于对布料进行夹持;摩擦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用于对布料进行摩擦

[0007]优选的,所述机座上开设有孔槽,所述滑板单自由度滑动连接在所述孔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锁定结构,用于对所述活动架的位置进行锁定,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一螺孔,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孔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螺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拧手

[0009]优选的,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降温机构,能够对所述承载壳进行降温,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机座上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通过连管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连管连接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储存,所述储液罐通过连管和膨胀阀连接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膨胀阀和连管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端

[0010]优选的,所述承载壳通过螺钉能够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机座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一转轴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穿孔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穿孔内

[0012]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分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套件外表面上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外套件之间形成有供布料穿过的通道,所述连杆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螺孔,两个所述第二螺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靠近外套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头,所述第二螺栓远离所述外套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拧手

[0013]优选的,所述摩擦组件包括座板,所述座板铰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座板上固定安装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有摩擦盘

[0014]优选的,所述承载壳的底部与所述机座密封连接,所述载壳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

[0015]优选的,本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还包括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腔上的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与所述承载壳上的连通口相连通,所述抽气孔内安装有抽气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待测试的布料放置在承载壳和摩擦组件之间,且使布料的两侧分别夹持在活动架上的两个夹持部分上,启动摩擦组件可对布料进行摩擦测试,当需要对布料的其它部位进行测试时,可以移动活动架而带动布料同步移动,以更换此布料的检测位置,实现同一张布料上多个部位检测的方便性,提高检测效率;当布料发生变形或偏移褶皱时,可以通过拧动第二拧手控制第一转轴转动,同时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二棘齿与第一棘齿的推顶,使第一转轴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移动,实现第二棘齿与第一棘齿的脱离,第一转轴通过第二弹性件带动夹持部分转动,夹持部分转动带动布料卷绕在外套件上,以提高布料的张紧力度,调节完成后松开第二拧手,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带动第一转轴复位,第一转轴上的第二棘齿靠近第一棘齿并与第一棘齿啮合,实现对第一转轴的锁定,同时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也能够通过外套件和夹持部分保持布料张紧,防止布料出现变形或褶皱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锁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承载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部分和夹持部分的剖视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图7中
A
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部分和夹持部分的分解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
10
);承载壳(
20
),设置在所述机座(
10
)上,用于支撑待测试的布料;活动架(
30
),单自由度滑动设置在所述机座(
10
)上,所述活动架(
30
)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
10
)上的滑板(
31
),所述滑板(
31
)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每个所述连接结构均包括连接部分(
32
)和夹持部分(
33
),所述连接部分(
32
)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板(
31
)上的第一连接部(
321
)和第二连接部(
322
),所述第一连接部(
321
)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322
)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
323
),所述第一转轴(
323
)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
321
)的一端设置有凸台(
3231
),所述第一连接部(
321
)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台(
3231
)套接的滑孔(
3211
),所述凸台(
3231
)与所述滑孔(
3211
)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324
),所述第二连接部(
322
)上开设有第一棘齿(
3221
),所述第一转轴(
323
)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
322
)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拧手(
3232
),所述第二拧手(
3232
)上设置有第二棘齿(
3233
),所述第二棘齿(
3233
)与所述第一棘齿(
3221
)相啮合,以使所述第一转轴(
323
)与所述第二连接部(
322
)进行单向转动,所述第一转轴(
323
)的外部套接有外套件(
325
),所述外套件(
325
)与所述第一转轴(
323
)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326
),所述夹持部分(
33
)设置在所述外套件(
325
)上,用于对布料进行夹持;摩擦组件(
40
),设置在所述机座(
10
)上,用于对布料进行摩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
10
)上开设有孔槽(
11
),所述滑板(
31
)单自由度滑动连接在所述孔槽(
11
)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耐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
10
)上还设置有锁定结构(
12
),用于对所述活动架(
30
)的位置进行锁定,所述锁定结构(
12
)包括开设在所述机座(
10
)上的第一螺孔(
121
),且所述第一螺孔(
121
)与所述孔槽(
11
)相连通,所述第一螺孔(
121
)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122
),所述第一螺栓(
122
)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拧手(
12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雁涛肖超杰王美月薛淑娟石素青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天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