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42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筑物基坑;S2:泄水管预埋;S3:帷幕护壁:(1)帷幕外模板,(2)帷幕钢筋,(3)帷幕内边模板;S4:帷幕护壁浇筑;S5:帷幕底滤砂止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所得止水帷幕形成干爽、坚固的工作面,有效保证地下构筑物成型质量等特点。地下构筑物成型质量等特点。地下构筑物成型质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水滤砂构造,具体为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单层地下空间利用工程基底多处于水位线以下,施工降水仅能确保结构底板面无水位,地板下构筑物数量不多,整体降水经济成本较高,且构筑物标高处易遇到细砂层,构筑物施工工作面开创较为困难。
[0003]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广西南宁市轨道交通5号线广西大学站至广西财经学院(广财区间)地下空间利用工程项目,该工程项目共有集水井34个,隔油池10个,污水井4个,扶梯坑7个,电梯坑6个,其中,有53个基底标高为细砂层、透水层,且地下水位线与基底标高持平,结合实验段集水井开挖施工经验,上述结构开挖时可能会有流砂管涌等现象发生,影响基坑安全。而传统的施工方法为双管旋喷施工,双管旋喷施工周期较长,且因工作量小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构筑物基坑:根据设计要求开挖所需的构筑物基坑,地下土质情况差时可放大开挖范围,确保构筑物所需空间完全暴露;
[0008]S2:泄水管预埋:泄水管的一端设有透水管段,所述透水管段上分布有多个通孔,并在所述透水管段上包裹过滤件;然后,将包裹过滤件后的透水管段埋设固定于构筑物基坑的坑底,再向泄水管内灌入填充物料;泄水管顶部设止水阀,帷幕形成后关闭止水阀;
[0009]S3:帷幕护壁:
[0010](1)帷幕外边模板:构筑物基坑开挖完成后,利用钢管沿井壁外墙外边线外放30~40cm插入坑底做护壁模板骨架,钢管间距不大于500mm;钢管背面设有挡土板,兼做砼护壁的外边模板;
[0011](2)帷幕钢筋:帷幕护壁内设单排双向钢筋网片;
[0012](3)帷幕内边模板:搭建内边模板,内边模板与外边模板相距30~40cm,内、外边模板夹持单排双向钢筋网片;
[0013]S4:帷幕护壁浇筑:向单排双向钢筋网片浇筑抗渗混凝土;
[0014]S5:帷幕底滤砂止水层:构筑物基坑的底面铺设滤砂层,所述滤砂层上满铺袋装水泥,再浇筑一层速凝型混合砂浆,速凝型混合砂浆凝固后,封堵泄水管。
[0015]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滤砂层包括土工布,利用整包袋装水泥反压基底。
[0016]进一步地,步骤S5中,浇筑速凝型混合砂浆前,在袋装水泥层上摊铺一层碎石,碎石可填充袋装水泥之间的缝隙。
[0017]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速凝型混合砂浆包括水泥、砂、水与水玻璃,所述水泥:砂:水:水玻璃的重量比为1~1.4:0.3~0.5:1~1.4:0.3~0.5。
[0018]进一步地,步骤S3中,搭建内边模板的施工方法:
[0019]内边模板利用方木做小梁,方木间距250~300mm;双排钢管做主梁,间距450~500mm;采用钢管+顶托做内边模板内撑,间距450~500*450~500mm;内、外边模板间设有多块支撑块,支撑块的两端相应与内、外边模板铆接,支撑块间距450~500*450~500mm。
[0020]进一步地,内边模板支设前,将支撑块提前钉在外边模板上;内边模板小梁纵向设置,主梁横向设置,主梁位置与支撑块同轴,支撑块与内边模板铆钉连接;内边模板支撑钢管按现场需求下料,准备合适长度钢管设对撑,对称中间设一根钢管将同排对撑连接。
[0021]进一步地,步骤S3中,搭建外边模板的施工方法:基坑开挖后及时压入48.3*3.6mm钢管做悬臂骨架,压入深度不小于悬臂长度,钢管间距不大于500mm;悬臂骨架形成后安放护壁外模板进行挡土挡砂。
[0022]进一步地,步骤S3中,搭建外边模板的施工方法:
[0023]基坑开挖后及时压入φ48.3*3.6mm钢管做悬臂骨架,压入深度不小于悬臂长度,钢管间距不大于500mm;悬臂骨架形成后安放护壁外模板进行挡土挡砂。
[0024]进一步地,步骤S2中,多个通孔组成梅花形结构,多个梅花形结构间隔分布于透水管段上;所述过滤件包括至少三层无纺纱布。
[0025]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泄水管的管底标高在滤砂层底标高以下50~60cm;所述填充物料包括碎石。
[0026]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泄水管上安装有止水阀。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施工工艺原理:位于透水层、细砂层构筑物,侧壁采用钢管+模板形成挡土临时支护后,浇筑抗渗砼形成护壁,底部利用土工布+反压水泥袋方式进行滤砂,防止地下砂大量涌出,水泥袋上铺设碎石填缝后,利用速干型混合砂浆封底,形成止水、滤砂帷幕底板,帷幕底预留泄水孔,在构筑物底标高处设止水阀,帷幕形成后关闭止水阀,封闭泄水孔。形成干爽、坚固的工作面。
[0028]本专利技术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

基底土方开挖

构筑物土方放坡开挖

泄水管预埋

侧壁模板施工

扩挖土方回填

人工修底

抗渗砼侧壁浇筑

基底铺土工布、设水泥袋、摊铺碎石

混合式速凝砂浆抹灰

泄水孔封堵

帷幕完成,构筑物施工。
[002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进步:
[0030]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地下砂大量涌出,形成干爽、坚固的工作面,有效保证地下构筑物成型质量。其中,滤砂层、袋装水泥层、速凝型混合砂浆层共同作用,实现止砂止水。泄水管可收集基坑底的水,再通过抽取泄水管内的水,实现基坑向外排水。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构筑物止水帷幕的剖面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构筑物止水帷幕的平面布置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6]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适用于位于透水层、滤砂层小型构筑物施工。
[0037]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S1:构筑物基坑: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筑物基坑:根据设计要求开挖所需的构筑物基坑,地下土质情况差时可放大开挖范围,确保构筑物所需空间完全暴露;S2:泄水管预埋:泄水管的一端设有透水管段,所述透水管段上分布有多个通孔,并在所述透水管段上包裹过滤件;然后,将包裹过滤件后的透水管段埋设固定于构筑物基坑的坑底,再向泄水管内灌入填充物料;泄水管顶部设止水阀,帷幕形成关闭止水阀。S3:帷幕护壁:(1)帷幕外边模板:构筑物基坑开挖完成后,利用钢管沿井壁外墙外边线外放30~40cm插入坑底做护壁模板骨架,钢管间距不大于500mm;钢管背面设有挡土板,兼做砼护壁的外边模板;(2)帷幕钢筋:帷幕护壁内设单排双向钢筋网片;(3)帷幕内边模板:搭建内边模板,内边模板与外边模板相距30~40cm,内、外边模板夹持单排双向钢筋网片;S4:帷幕护壁浇筑:向单排双向钢筋网片浇筑抗渗混凝土;S5:帷幕底滤砂止水层:构筑物基坑的底面铺设滤砂层,所述滤砂层上满铺袋装水泥,再浇筑一层速凝型混合砂浆,速凝型混合砂浆凝固后,封堵泄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滤砂层包括土工布,利用整包袋装水泥反压基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浇筑速凝型混合砂浆前,在袋装水泥层上摊铺一层碎石,碎石可填充袋装水泥之间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构筑物止水帷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速凝型混合砂浆包括水泥、砂、水与水玻璃,所述水泥:砂:水:水玻璃的重量比为1~1.4:0.3~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秋宗成威李松联梁福田李斌袁力辉林方岳王晶汤珏锐韩明琛石靖印华亮潘木枝
申请(专利权)人: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