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11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内侧连接有电极片,所述弹力带外侧连接有导联线,所述弹力带两侧均一体连接有侧带,所述弹力带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肩带,所述弹力带一侧侧带上连接有腰带,所述弹力带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力带、肩带与腰带,可以实现穿戴式心电检测,且弹力带穿戴过程无需患者坐起、翻身,既减少术后患者心电监测翻身产生疼痛感,又降低护理者的劳动负担;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以达到确保导联线与电极片在活动环内稳定连接,并避免意外牵拉导联线造成电极片移位的情况;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实现对电极片的覆盖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心电监测用。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心电监测用。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心电监测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内科术后护理
,具体为一种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是专门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室,对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的冠心病通常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包括:将患者妥善安置在病床上,即刻测生命体征,做心电图一份,并持续心电监测24小时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期并发症。
[0003]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电监测通常是将电极片经导联线外接心电监护仪,将电极片手动贴在患者两侧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处、两侧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处以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在心电监护仪上实时观察患者心率,但是由于电极片直接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存在容易脱落的问题,参考公告号为CN214761113U的中国专利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测,包括弹性布料制成的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的内表面固定12片采集人体ECG信号的电极片,12片电极片通过12导联线连接心电图机,电极片不会因运动、流汗而脱落,可以稳定、准确的检测人体健康状况,同时,该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测衣通用性强,可供不同身材、体型的人使用。
[0004]由于一次性电极片多与导联线为卡扣式连接,专利文件中导联线一旦受意外拉扯,极易发生电极片与导联线电连接松动的问题,直接影响心电监护结果;且专利文件中的衣服为全包式,在穿着时需将患者翻身、扶起,而术后患者受麻醉影响意识不清且带有手术创口,这种全包式衣服大大增加了心电监护的难度;另外弹性布料的衣服会随着患者体型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形变,一旦衣服形变就会连带电极片的位置发生改变,而以上专利文件中缺乏对电极片位置的调整功能,存在电极片粘贴位置不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内侧连接有电极片,所述弹力带外侧连接有导联线,所述弹力带两侧均一体连接有侧带,所述弹力带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肩带,所述肩带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肩带与弹力带一体连接形成Y形,所述弹力带一侧侧带上连接有腰带,所述弹力带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弹力带中部安装有拉链;
[000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方连接有定位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弹力带,所述通孔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患者两侧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处、两侧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处以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侧带前侧均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远离所述腰带的一侧侧带前侧
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侧带与弹力带一体连接,所述侧带覆盖于患者上体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肩带顶部后侧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所述肩带顶部从患者后肩部绕至腋下两侧处与第一魔术贴毛面形成粘接。
[0011]优选的,所述腰带远离侧带的一端后侧壁上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所述腰带与侧带一体连接,所述腰带从患者后腰处绕至另一侧腰部与第二魔术贴毛面形成粘接。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环底部外侧壁设置有卡缘,所述活动环顶部外侧壁连接有限位缘,所述活动环上表面处于活动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活动槽呈十字形,所述活动环外径尺寸与活动槽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活动环与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卡缘与限位缘均与活动环一体连接形成截面为F形的圆环状,所述卡缘卡于卡槽内部形成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定位块顶部侧壁贯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两侧底部均连接有插块,所述定位块呈内部中空的矩形块状。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缘外径尺寸与环形槽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缘插入环形槽内部与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限位缘与环形槽内壁。
[0016]优选的,所述插块与定位块一体连接,所述插槽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活动槽两侧呈等距排布形成十字形,所述插块宽度尺寸与插槽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插块与插槽活动插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通过设置弹力带、肩带与腰带,通过将电极片与导联线分别置于弹力带内外两侧进行连接,导联线外接心电监护仪,通过穿戴弹力带将电极片贴在患者两侧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处、两侧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处以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实现穿戴式心电检测,其中弹力带通过肩带顶部从患者后肩部绕至腋下两侧处与第一魔术贴毛面粘接,腰带从患者后腰处绕至另一侧腰部与第二魔术贴毛面粘接穿戴在患者身上,穿戴过程无需患者翻身、坐起,一方面减少术后患者心电监测翻身产生疼痛感,另一方面降低护理者穿戴的劳动负担。
[0019]2、本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通过设置定位机构,通过将电极片置于活动环下方,导联线插入定位块内部与电极片扣接,导联线经定位槽贯穿定位块侧壁,在导联线意外受牵拉时,由定位槽限制导联线从定位块中脱离,进而确保导联线与电极片在活动环内稳定连接,由定位块定位避免意外牵拉导联线造成电极片移位的情况。
[0020]3、本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拨动活动环在活动槽内滑动,卡缘卡于卡槽内滑动,活动环顶部带动定位块与导联线移动,活动环底部带动电极片移动,实现对电极片的覆盖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心电监测用,确保电极片贴在患者两侧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处、两侧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处以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
[0021]4、本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通过将电极片表面的卡扣插入活动环内部,导联线活动插入定位块内与电极片扣接,实现电极片、导联线与弹力带的可拆卸性,方便拆卸弹力带进行清洗与消毒,以便弹力带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机构与导联线、电极片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块与活动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弹力带;2、侧带;3、肩带;4、腰带;5、通孔;6、调节机构;61、固定环;62、活动槽;63、卡槽;64、活动环;65、卡缘;66、限位缘;67、定位机构;671、定位块;672、环形槽;673、弹簧;674、定位槽;675、插块;68、插槽;7、第一魔术贴毛面;8、第一魔术贴勾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包括弹力带(1),所述弹力带(1)内侧连接有电极片(11),所述弹力带(1)外侧连接有导联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1)两侧均一体连接有侧带(2),所述弹力带(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肩带(3),所述肩带(3)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肩带(3)与弹力带(1)一体连接形成Y形,所述弹力带(1)一侧侧带(2)上连接有腰带(4),所述弹力带(1)上贯穿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6),所述弹力带(1)中部安装有拉链(13);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环(61),所述固定环(61)内部开设有活动槽(62),所述活动槽(62)内壁开设有卡槽(63),所述活动槽(62)内部设置有活动环(64),所述活动环(64)上方连接有定位机构(6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贯穿弹力带(1),所述通孔(5)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通孔(5)的位置与患者两侧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处、两侧锁骨中线平剑突水平处以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处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带(2)前侧均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7),远离所述腰带(4)的一侧侧带(2)前侧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10),所述侧带(2)与弹力带(1)一体连接,所述侧带(2)覆盖于患者上体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3)顶部后侧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8),所述肩带(3)顶部从患者后肩部绕至腋下两侧处与第一魔术贴毛面(7)形成粘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心内科术后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4)远离侧带(2)的一端后侧壁上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9),所述腰带(4)与侧带(2)一体连接,所述腰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默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