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及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94205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极片成型后难以对其性能进行二次调控,导致物料浪费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及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电池,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已辊压后的待调控极片;在所述待调控极片的涂层表面涂覆调控溶液,所述调控溶液包括分散剂;将涂覆过调控溶液的待调控极片烘干得到调控后的极片。片。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及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极片
,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及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中正、负极片的生产流程一般经过配料、涂布、烘烤、压片、制片,极片的剥离强度、翘曲度、电阻率只能从配料和涂布进行调控,压片后的极片往往已经成型,难以二次调控,出现不良时容易产生批量报废,造成物料的浪费,并且使得生产成本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极片成型后难以对其性能进行二次调控,导致物料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及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电池。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获取已辊压后的待调控极片;
[0006]在所述待调控极片的涂层表面涂覆调控溶液,所述调控溶液包括分散剂;
[0007]将涂覆过调控溶液的待调控极片烘干得到调控后的极片。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待调控极片的涂层表面涂覆调控溶液,可定向调控压片后的的极片的剥离强度、电阻率和翘曲度,一方面可获得满足设计需求的极片,另一方面,可将不良极片改善至合格范围,提高良品率。
[0009]可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NMP、EC、DEC、PP、DMC、EP、EMC、PC和H2O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可选的,所述调控溶液还包括分散质,所述分散质包括粘性分散质和/或导电分散质,所述粘性分散质包括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r/>‑
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六氟丙烯、丁苯橡胶、聚醚砜、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酸改性SBR树脂、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偏二氟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脱乙酰壳多糖、四氟乙烯

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电分散质包括碳纳米管、炭黑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可选的,以所述调控溶液的质量为100%计,所述分散质的含量为0

10%。可选的,所述调控溶液的涂覆量为所述待调控极片涂层总质量的0.5

30%。
[0012]可选的,所述调控溶液涂覆的方法为微凹辊、挤压式涂布、转移式涂布或喷淋。
[00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由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制备得到。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所述极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极片调控前后的剥离强度的对比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极片调控前后的电阻率的对比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极片调控前后的翘曲度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获取已辊压后的待调控极片;
[0021]在所述待调控极片的涂层表面涂覆调控溶液,所述调控溶液包括分散剂;
[0022]将涂覆过调控溶液的待调控极片烘干得到调控后的极片。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待调控极片的涂层表面涂覆调控溶液,可定向调控压片后的的极片的剥离强度、电阻率和翘曲度,一方面可获得满足设计需求的极片,另一方面,可将不良极片改善至合格范围,提高良品率。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包括NMP、EC、DEC、PP、DMC、EP、EMC、PC和H2O中的一种或多种。极片为正极片时,正极片的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钴酸锂、三元锂中的一种,调控溶液中的分散剂选用有机溶剂。极片为负极片时,负极片的活性物质为石墨,混合溶剂中的分散剂选用H2O。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控溶液还包括分散质,所述分散质包括粘性分散质和/或导电分散质,所述粘性分散质包括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六氟丙烯、丁苯橡胶、聚醚砜、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酸改性SBR树脂、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偏二氟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脱乙酰壳多糖、四氟乙烯

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电分散质包括碳纳米管、炭黑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调控溶液中添加或不添加分散质,都可以改善单面涂层极片的翘曲度,添加分散质,可以补偿纯分散剂带来的偏差。不添加分散质时,调控后的极片循环后期易析锂,通过粘性或导电分散质起到平衡和调节的作用,改善电芯的化学性能。
[002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若要提高极片的剥离强度或提高极片的电阻率,调控溶液中的分散质选用粘性分散质。若要提高极片的导电性或优化极片界面,调控溶液中的分散质选用导电分散质。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调控溶液的质量为100%计,所述分散质的含量为0

10%。
[002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以所述调控溶液的质量为100%计,所述分散质的含量为0.5

2%。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控溶液的涂覆量为所述待调控极片涂层总质量的0.5

30%。
[0031]在一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调控溶液的涂覆量为所述待调控极片涂层总质量的1

10%。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控溶液涂覆的方法为微凹辊、挤压式涂布、转移式涂布或喷淋。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温度为60

120℃,烘干时间为10

600s。
[003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由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制备得到。
[003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极片。
[0036]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极片的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已辊压后的待调控极片;在所述待调控极片的涂层表面涂覆调控溶液,所述调控溶液包括分散剂;将涂覆过调控溶液的待调控极片烘干得到调控后的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NMP、EC、DEC、PP、DMC、EP、EMC、PC和H2O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的二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溶液还包括分散质,所述分散质包括粘性分散质和/或导电分散质,所述粘性分散质包括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六氟丙烯、丁苯橡胶、聚醚砜、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酸改性SBR树脂、苯乙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康张炘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