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及货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77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及货箱,涉及车辆改装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车架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货箱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连接件紧固,以将所述货箱纵梁安装于所述车架纵梁的上方;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位于车架纵梁的外侧,将用于固定货箱纵梁与车架纵梁的固定装置从车架纵梁的底部转移至外侧,实现从车架纵梁的外部与上装货箱纵梁的连接,当用于新能源汽车中置电池结构时,电池体积增大时也不会与电池发生干涉,不需将车架纵梁宽度增加以预留用于安装连接件的空间,实现在不改变车架纵梁宽度的前提下将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纵梁进行连接。货箱纵梁进行连接。货箱纵梁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及货箱


[0001]本申请属于车辆改装
,具体涉及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及货箱。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货箱纵梁与车架纵梁进行连接时,需要将货箱纵梁的底面贴合至车架纵梁的上表面,然后将骑马螺栓由上至下套接在货箱纵梁和车架纵梁的外部,再然后通过紧固件将骑马螺栓的底部的两端进行固定。例如公告号为CN214165147U,专利名称为一种载货汽车的货箱结构,其公开了骑马螺栓与车架以及纵梁的连接方式:货箱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纵梁和宽度方向上的横梁,纵梁承载横梁,纵梁通过固定支架与车架固定,骑马螺栓将纵梁和车架锁定,骑马螺栓在每根纵梁上配置三个,分别配置于纵梁的底部的两端和中部。所以,骑马螺栓通常情况下是直接安装于货箱纵梁的中部和两端的位置,而传统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安装时,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通常情况下将电池安装于车架纵梁的中间位置。
[0003]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于新能源货车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提升,由于货车需要长期运行,所以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而为了保证足够的续航里程,传统的做法是增大电池体积。但是电池体积增大后会占据车架纵梁的大部分空间,电池的端部会与骑马螺栓所连接的紧固件的一侧发生干涉,从而导致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之间的连接位置受限,进一步导致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之间连接困难。
[0004]现有的厂家为了实现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之间的连接,特意增大了底盘的车架纵梁之间的宽度,但是这样的做法只适用于电池容量较小的轻卡底盘,而对于电池容量要求较大的重卡货车并不适用,因为增加车架纵梁的宽度将导致货车承载力下降、运行不稳定,并且还需要相应调整整体的结构,否则无法满足重卡货车的车载要求。但如果不增加车架纵梁的宽度,将影响上装货箱在安装过程中前后位置的定位,甚至会导致连接件无空安装的现象,严重影响上装货箱的安装稳定性,进而影响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5]所以如何在保持底盘的车架纵梁之间的宽度值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之间的稳定连接是目前叩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及货箱,以解决如何在保持底盘的车架纵梁之间的宽度值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之间的稳定连接的问题。
[0007]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车架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货箱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连接件紧固,以将所述货箱纵梁安装于所述车架纵梁的上方。
[0009]本申请的一种货箱固定装置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于车架纵梁外侧的第一定位件,以及对称设置于货厢纵梁外侧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定位,且通过所述连接
件紧固连接。
[0011]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二者之一设置有定位部,二者之另一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部能够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插接定位。
[0012]所述定位凹槽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沿车架纵梁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两侧,所述侧壁朝向背离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倾斜延伸以在所述侧壁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部具有与所述导向斜面适配的配合斜面。
[0013]所述定位凹槽还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沿车架纵梁的宽度方向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外侧。
[0014]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车架纵梁,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货厢纵梁,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凸出于车架纵梁的上边缘。
[0015]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底板和连接板;所述底板固定于车架纵梁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板环绕所述底板外周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连接板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0016]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中的至少一个为横向延伸的腰型孔。
[0017]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0018]所述连接板具有配合平面,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与所述配合平面贴合的导向平面,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导向平面,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配合平面。
[0019]本申请还包括一种货箱,采用上述一种货箱固定装置。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1]1.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车架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货箱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连接件紧固,以将所述货箱纵梁安装于所述车架纵梁的上方。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位于车架纵梁的外侧,将用于固定货箱纵梁与车架纵梁的固定装置从车架纵梁的底部转移至外侧,可以实现从车架纵梁的外部与上装货箱纵梁的连接,即使当安装于车架纵梁的下方的电池的体积增大时电池与连接件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涉。因此不需要将车架纵梁宽度增加以预留出用于安装连接件的空间,因此本申请可以实现在不改变车架纵梁宽度的前提下将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纵梁进行连接。
[0022]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固定连接,实现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纵梁的精准高效连接,保证车辆运行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将连接件放置于车架纵梁的内部才能实现车架纵梁与上装货箱纵梁之间的连接,当电池体积增大时需要增加车架纵梁之间的宽度,否则电池与连接件之间会发生干涉导致无法安装货箱的问题。
[0023]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于车架纵梁外侧的第一定位件,以及对称设置于货厢纵梁外侧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定位,且通过所述连接件紧固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实现货箱纵梁与车架纵梁之间的定位;当货箱纵梁放置于车架纵梁的上方后,找到相应的第二定位件,然后将第一定位件对准于第二定位件,从而确定货箱纵梁位于车架纵梁上方的具体位置实现车架纵梁与货箱纵梁之间的高效的精准的安装,提高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024]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二者之一设置有定位部,二者之另一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部能够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插接定位。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将定位部与定位凹槽进行配合连接,实现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的连接;当在第一定位件中设置定位部时,相应的在第二定位件中设置定位凹槽,当在第二定位件中设置定位部时,相应的在第一定位件中设置定位凹槽。
[0025]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凹槽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沿车架纵梁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两侧,所述侧壁朝向背离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倾斜延伸以在所述侧壁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部具有与所述导向斜面适配的配合斜面。定位凹槽中具有导向斜面,使得定位凹槽具有扩口的形式,可以实现当定位部进入定位凹槽中时,即使定位部并没有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以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车架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对称连接于货箱纵梁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连接件紧固,以将所述货箱纵梁安装于所述车架纵梁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对称设置于车架纵梁外侧的第一定位件,以及对称设置于货厢纵梁外侧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定位,且通过所述连接件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二者之一设置有定位部,二者之另一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部能够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插接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货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沿车架纵梁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两侧,所述侧壁朝向背离所述定位凹槽的方向倾斜延伸以在所述侧壁形成导向斜面,所述定位部具有与所述导向斜面适配的配合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周奇赵彦浩潘丙龙王鹏谭乾广初赟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