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152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环境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新建办公楼宇和商业楼宇等基本都已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

系统

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

舒适

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它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

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0003]许多智能技术也都运用于智能建筑中,包括照明

能源

供暖和空调,以及安全和楼宇门禁系统

现代化办公楼内通常会采用中央空调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监控环境温度,自动调整中央空调的温控模块,但是,人体实际感受的体感温度与室内气温是不一致的,体感温度与湿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如果在气温
30℃
的晴天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40%

50%
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
/
秒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的下雨天,相对湿度增大到
80%
以上

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潮湿的感觉,南方地区的室内墙体上可能会水珠

[0004]现有的空调都是单纯地将室内环境温度作为数据计算的参考数值,通过此方法自动调节的室温与用户的体感温度不一致,用户舒适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和湿度的监控数据,计算得到室内的体感温度并将其作为调节控制的参考数据,使得建筑内对温湿度的调节更加人性化,符合人体实际感受的温度和湿度,中央处理器根据比较的温度差值的区间提供对应的调节效率,使得调节更加智能化,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环境传感器

中央处理器

调节设备,环境传感器用于采集某区域内实时温度及湿度数据,中央处理器内设有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环境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室内体感温度,将室内体感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温度差值,温度差值以5度为一区间进行划分,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差值做出判断制冷或者制热,并且根据温度差值所处于的区间对调节设备输出相应的指令,调节设备对该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控制规则:(1)数据处理单元接受实时温度和实施湿度,并将其带入体感温度计算公式得到当前体感温度,将当前体感温度和设定温度比较得到温度差值,温度差值为1‑5度为第一区间,温度差值为5‑
10
度为第二区间,温度差值为
10

15
度为第三区间;(2)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差值判断需要制冷时,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一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2度,如果温度差
值处于第二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4度,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三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8度;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差值判断需要制热时,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一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2
度,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二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4
度,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三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8
度;设定预期湿度为
40%

60%
,如果实时温度低于
40%
,则调节设备开启加湿模式;如果实时温度为
40%

60%
,则调节设备关闭加湿或除湿模式;如果实时温度大于
60%
,则调节设备开启除湿模式;(3)间隔
5 分钟重复步骤(1)和(2),直至当前体感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小于等于1,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设定温度,关闭加湿或除湿模式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室内体感温度
T m
的计算公式为
T m = 37


37
ꢀ–ꢀ
T )
/

0.68
ꢀ‑ꢀ
0.0014H + 1/A


0.29 T ( 1
ꢀ–
H/100 ) ,
A

1.76+1.4V^0.75
,其中
T
为实时温度,
H
为实时湿度,
V
为室内风速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境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室内风速传感器,所述调节设备内包括温度执行器和湿度执行器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内包括信息输入模块,信息输入模块包括自动设定模式,手动设定模式

[0011]本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温度和湿度的监控数据,计算得到室内的体感温度并将其作为中央处理器调节控制的参考数据,使得建筑内对温湿度的调节更加人性化,符合人体实际感受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用户长期在办公室里出现空调病的情况,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中央处理器根据比较的温度差值的区间提供对应的调节效率,在温度差值较大时中央处理器调节为高频的运行方式,在温度差值较小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调节为低频的运行方式,使得调节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

节能化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图;图2为体感温度的公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需要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所有方向性指示
(
诸如上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
(
如附图所示
)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传感器

中央处理器

调节设备,环境传感器用于采集某区域内实时温度及湿度数据,中央处理器内设有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环境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室内体感温度,将室内体感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温度差值,温度差值以5度为一区间进行划分,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差值做出判断制冷或者制热,并且根据温度差值所处于的区间对调节设备输出相应的指令,调节设备对该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楼宇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控制规则:(1)数据处理单元接受实时温度和实施湿度,并将其带入体感温度计算公式得到当前体感温度,将当前体感温度和设定温度比较得到温度差值,温度差值为1‑5度为第一区间,温度差值为5‑
10
度为第二区间,温度差值为
10

15
度为第三区间;(2)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差值判断需要制冷时,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一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2度,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二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4度,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三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8度;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差值判断需要制热时,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一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2
度,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二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4
度,如果温度差值处于第三区间,调节设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体感温度
+8
度;设定预期湿度为
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爱平章启鹏徐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格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