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131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系统,包含地面端引导装置和航空平台引导装置,地面端引导装置中有若干个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卫导基准站、完好性监测模块、数据链、数据链天线;卫导基准站对各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输出的卫星信号解算得出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完好性监测模块监测各组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去除掉各组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中故障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伪距后,选出最优的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发送给数据链,通过数据链天线传输给航空平台进行起降引导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稳定提供准确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量,隔离卫导基准站故障,提升相对定位数据的精度与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统,应用于航空高精度相对定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应用于航空平台起降引导的差分卫星起降引导系统,一般以地面卫星导航装置为基准站,航空平台卫星导航装置为流动站,获取准确的相对定位信息与航空平台自身姿态信息等数据,采用多基准冗余数据,选取最优质量的基准站观测数据,确保受到环境影响与人为干扰时仍能提供准确的观测数据,能够提升相对定位精度,提高航空平台的自主起降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航空平台起降的稳定性与精确度,减少起降过程基准站观测数据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统,基于完好性风险选择最优质量的基准站观测数据,使流动站能在恶劣环境中获得相对最好的基准站观测数据,将精度最高的相对定位解提供给起降引导控制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系统,包含地面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系统,包含地面端引导装置和航空平台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端引导装置中有若干个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一个卫导基准站、一个完好性监测模块、一个数据链、一个数据链天线;每个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中包含一个高精度卫星天线和接收机,接收机从高精度卫星天线接收到卫星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后通过射频线传输给卫导基准站;卫导基准站对各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输出的卫星信号分别进行射频前端与基带信号处理,解算得出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包含各卫星提供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量;各组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传输给完好性监测模块;完好性监测模块监测各组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根据故障判断策略判断每一组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中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伪距的状态是否正常,去除掉各组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中故障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伪距后,根据优先级选择策略选出主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将主基准站观测量数据集发送给数据链,通过数据链天线传输给航空平台进行起降引导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基准动态差分定位的起降引导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故障判断策略为:1)载波累积

步长监测:定义载波相位改正量的计算方式如下:其中,m表示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编号,n表示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卫星编号,为mn对应卫星在当前时刻k给出的载波相位观测量,R
m,n
为几何距离,τ
m,n
为星钟改正数,为初始时刻的载波相位改正量;通过平均去除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钟差的影响,得到:其中,S
m
是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m接收到的N
m
颗卫星的集合,j表示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m接收到卫星的编号;对于连续若干个历元的载波观测量对其采用最小二乘进行二阶拟合,拟合方式如下:其中,t表示相对于k时刻经过的时间间隔;由此,得到当前时刻的斜率项和加速项系数为:
步长监测量的计算方式为当前时刻k的观测值和拟合结果的偏差:其中,T
s
表示采样周期,表示上个历元的拟合式计算得到的预测结果;如果斜率、加速度和步长中的任何一个超过门限值,则在相应的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设置报警标志,排除从该地面端卫导接收模块得到的相应卫星的载波相位观测量;2)载波平滑的码相位测量更新监测:更新监测的统计量定义为:其中,ρ表示伪距,ρ
s,m,n
载波平滑的码相位测量值,ρ
s,m,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启明方正魏华波陈洪杨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