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124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鲚养殖生态该系统模式,由非生物系统和生物系统组成养殖生态系统模式,将刀鲚生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再根据刀鲚生长阶段的食性特征,将与之相对应的食物链划分为八个层次,构建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图,同时人为通过配备生物饵料培育池和营养盐类循环控制刀鲚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满足刀鲚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


技术介绍

[0002]刀鲚俗称刀鱼,是长江珍稀名贵的生殖洄游性

肉食性鱼类,享有“长江三鲜”之首美誉

由于刀鲚产量逐渐减少,为了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
2007
年刀鲚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自
2019
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禁止生产性捕捞,可见国家对长江刀鲚资源的重视程度

[0003]刀鲚属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内,刀鲚幼苗刚孵出后主要以原生动物为食,开口以后,主要摄食轮虫(卵),桡足类

枝角类等,成鱼主要摄食银鱼,赤眼鳟,鲫鱼等,有时也捕食水生昆虫幼虫

[0004]刀鲚应激反应比较激烈,具有“离水即死”特性

近年来,我国刀鲚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在这些养殖模式中,由于刀鲚长期处于肥水和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内,自身处于不安全状态下,造成自身的免疫机能受到抑制和抗病力下降,有些企业和养殖池塘先后出现养殖成活率低或大量死亡现象,造成刀鲚养殖规模一直没有大的进展,该专利技术从刀鲚生态和生殖洄游特征构建一个适合于刀鲚养殖完整的

科技的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图,供刀鲚养殖从业者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养殖难点,提供一种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包括:非生物系统:包括太阳辐射,透明度,水温,池水运动,池塘土质及淤泥,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

[0007]生物系统即刀鲚养殖生态系统,将刀鲚生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水花开口阶段,乌仔阶段,稚鱼(夏花)阶段,幼鱼阶段,成鱼阶段;再根据刀鲚五个生长阶段的食性特征,将与之相对应的食物链划分为八个层次,即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卵),枝角类

桡足类,底栖动物幼体,鱼(虾)苗,软靡

微囊配合饲料和有机碎屑

微生物

[0008]水花开口阶段,刚出模的刀鲚水花,身体弯曲呈“逗号”形状,长
2~3mm
左右,第二天达到
4~5mm
左右,呈“绣花针”形状,全身玉白色透明,不能平游和开口摄食,主要依靠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生长
6mm
左右,捕食外界食物,
10
天后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

[0009]乌仔阶段,经过开口后,卵黄囊全部消耗,身体玉白色透明,尾鳍圆而小,颌骨略有增长,无齿
。15
天后开始摄食轮虫(卵),枝角类和桡足类,这时轮虫(卵)的需求量较大,需从配备生物培育池内补充,全长
2cm
后,尾鳍基部有一点明显的黑点,圆尾逐渐变为次生性歪尾,有齿

[0010]稚鱼(夏花)阶段,下池
30
天全长可达
3cm
,消化道已开始分化,出现可数的幽门囊,此时主要摄食枝角类

桡足类和底栖动物幼体,喜摄食水生昆虫的幼体,需大量补充枝角类和桡足类,快速生长到
5cm
以上的幼体阶段,和成鱼相似

幼鱼阶段,这时刀鲚的鳃耙数已稳定,在成鱼变化幅度之内,胃已经形成,能摄食底栖动物的幼体和鱼(虾)苗,但还要补充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

[0011]成鱼阶段,生长到
12cm
以上的刀鲚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苗和底栖动物的幼体,经驯化可摄食人工软靡

微囊配合饲料,也需人工补充投喂鱼(虾)苗

[0012]作为优选
,
水花开口阶段只要是内源性卵黄囊的卵黄和油球向外源性营养过渡阶段,在卵黄消耗完之前必须摄食到原生动物,轮虫(卵)才能成活下来

[0013]作为优选,刀鲚长
1~1.5cm
为乌仔阶段,只能被动摄食轮虫(卵)

[0014]作为优选,稚鱼(夏花)阶段,刀鲚开始产生色素,有齿,主动摄食

[0015]作为优选,刀鲚长
5~12cm
为幼鱼阶段

[0016]作为优选,生长到
12cm
以上为成鱼,再经过
1.5~2
年可养殖成商品刀鲚

[0017]有益效果:将刀鲚生长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再根据生长阶段划分八个层次的食性特征,能够满足刀鲚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人为通过配备生物饵料培育池和营养盐类循环能够控制刀鲚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0018]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2]实施例1:一种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其特征在于以下方面:水花开口阶段,刚出模的刀鲚水花,身体弯曲呈“逗号”形状,长
2mm
,第二天达到
4mm
,呈“绣花针”形状,全身玉白色透明,不能平游和开口摄食,主要依靠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生长
6mm
,捕食外界食物,
10
天后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

[0023]刀鲚长
1cm
后为乌仔阶段,经过开口后,卵黄囊全部消耗,身体玉白色透明,尾鳍圆而小,颌骨略有增长,无齿
。15
天后开始被动摄食轮虫(卵),枝角类和桡足类,这时轮虫(卵)的需求量较大,需从配备生物培育池内人工补充,全长
2cm
后,尾鳍基部有一点明显的黑点,圆尾逐渐变为次生性歪尾,有齿

[0024]稚鱼(夏花)阶段,下池
30
天全长可达
3cm
,开始产生色素,有齿且主动摄食,消化道也已开始分化,出现可数的幽门囊,此时主要摄食枝角类

桡足类和底栖动物幼体,喜摄食水生昆虫的幼体,需大量补充枝角类和桡足类,快速生长到
5cm
以上的幼体阶段,和成鱼相似

刀鲚长
5cm
为幼鱼阶段,这时刀鲚的鳃耙数已稳定,在成鱼变化幅度之内,胃已经形成,能摄食底栖动物的幼体和鱼(虾)苗,但还要补充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

[0025]成鱼阶段,生长到
12cm
以上的刀鲚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苗和底栖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其特征在于:由非生物系统和生物系统组成刀鲚养殖生态系统模式

非生物系统,包括太阳辐射,透明度,水温,池水运动,池塘土质及淤泥,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

生物系统即刀鲚养殖生态系统,将刀鲚生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水花开口阶段

乌仔阶段

稚鱼(夏花)阶段

幼鱼阶段

成鱼阶段;再根据刀鲚五个生产阶段的食性特征,将与之相对应的食物链划分为八个层次,即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卵),枝角类

桡足类,底栖动物幼体,鱼(虾)苗,软靡

微囊配合饲料,有机碎屑和微生物

水花开口阶段,刚出膜的刀鲚水花,身体弯曲呈“逗号”形状,长
2~3mm
左右,第二天达到
4~5mm
左右,呈“绣花针”形状,全身玉白色透明,不能平游和开口摄食,只要依靠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生长
6 mm
左右,捕食外界食物,
10
天后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

乌仔阶段,经过开口后,卵黄囊全部消耗,身体玉白色透明,尾鳍圆而小,颌骨略有增长,无齿
。15
天后开始摄食轮虫(卵),枝角类和桡足类,这时轮虫(卵)的需求量大,需从配备生物培育池内补充,全长
2cm
后,尾鳍基部有一点明显黑点,圆尾逐渐变为次生性歪尾,有齿

稚鱼(夏花)阶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龙王耀辉朱永辉张巧云吴爱军杨岚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