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过程出行链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交通规划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过程出行链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中,枢纽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是识别现状交通联系基础、规划提升综合交通网络的核心分析手段。主要依托道路网、轨道网、航空网等实体交通网络以及运行速度、延误等相关网络数据集,通过网络分析算法表征出行者在确定的出行时间内可以到达的空间范围分布。
[0003]作为城际出行的主要部分,在交通网络不完善情形下,以铁路为代表的枢纽到发时间被规划人员等效为城际出行时间。但随着高速铁路网络日趋成熟,仅关注枢纽到枢纽无法满足客群对出行全过程的需求。目前已出现集散时耗大于城际时耗的情况,枢纽两端集散的可达性分析无法忽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过程出行链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整合城市内出行与城际间出行的可达性分析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过程出行链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用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先构建的区域交通网络提取出行影响因素数据;构建城际出行综合效用模型,所述城际出行综合效用模型包括城际出行各阶段综合效用计算模块以及全过程各阶段出行方式分担率计算模块;将所述出行影响因素数据输入所述城际出行综合效用模型,得到出发地至目的地的全过程各阶段出行方式分担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先构建的区域交通网络提取出行影响因素数据之前,还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道路网、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车站以及公交线路网中的一种或多种地图矢量数据,构建所述区域交通网络;标定所述区域交通网络的运行参数,得到构建好的所述区域交通网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先构建的区域交通网络提取出行影响因素数据,包括:根据所述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先构建的区域交通网络,计算固定影响因素数据,所述固定影响因素数据包括人群社会特征、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出行距离、交通服务特征以及人群出行偏好;标定各个固定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参数,根据所述固定影响因素数据以及影响程度参数,得到出行影响因素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城际出行综合效用模型,包括:构建三层Nested
‑
Logit数学模型,得到各阶段综合效用计算模块,其中,第一层用于计算城际间出行综合效用,第二层用于计算出发城市内部出行综合效用,第三层用于计算到达城市内部出行综合效用;根据计算的城际出行各阶段综合效用,计算全过程各阶段出行方式分担率,得到全过程各阶段出行方式分担率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各阶段综合效用计算模块以及全过程各阶段出行方式分担率计算模块得到所述城际出行综合效用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计算的城际出行各阶段综合效用,计算全过程各阶段出行方式分担率,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全过程各阶段出行方式分担率:其中,P(jim)表示为选择出行方式j、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高,孙娟,蔡润林,葛春晖,罗瀛,林辰辉,邵玲,郭祖源,何兆阳,陈海涛,李鹏飞,尹泺枫,马璇,王重元,祁玥,程剑珂,李海涛,闫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