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65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包括地下水污染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污染修复
,主要涉及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发达,机械

电子

化工等污染源较多;另外人们生活产生的污水

生活垃圾量大,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渗滤液产生量大

成分复杂;尤其是沿海地区还易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存在咸水

淡水混污等情况

上述情况,均使地下水质量受到影响

[0003]对于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地块,需要采用修复或管控措施进行处理

常用的地下水修复管控技术主要有:抽出处理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原位曝气技术

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等

目前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大多需要多种机械设备配合,现场运行消耗较多的能源,排放较多的尾气;且地下水修复存在污染物拖尾回弹

修复不彻底

出现有毒有害中间产物等现象;另外固化稳定化只是限制污染物的迁移,存在固化失效

阻隔破损,导致污染物外泄的风险;多种修复管控方式使用后,容易对地下水和土壤性质造成改变,使土壤矿化

增加了地下水中的盐份,造成土壤地下水中菌群减少,不适合生物生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集植物绿色低碳,降低修复过程能耗,减少地下水污染区的污染物含量;同时可渗透反应墙对污染物进行去除,双重修复效果好的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及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水污染区

至少一堵可渗透反应墙

若干阵列设置在所述地下水污染区的排水组件

用于修复地下水的富集植物区;所述可渗透反应墙与排水组件分别纵向垂直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所述可渗透反应墙位于所述地下水污染区的下游侧,所述排水组件的顶部设置所述富集植物种植区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

反应层

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都是由石英砂填充而成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层中填充有木屑

铁屑
、PP
填料

砾石

吸附剂

螯合剂

淀粉粘合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组件为若干排塑料排水板,所述塑料排水板垂直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塑料排水板包括过滤套

沿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过滤套中部的板芯

若干垂直所述板芯的上下面的撑杆;若干所述撑杆沿所述过滤套的厚度方向并列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撑杆之间形成一个排水通道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富集植物区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素土


黏土层

碎石层

若干根部种植在所述黏土层的富集植物,所述素土层铺设在所述塑料排水板的顶部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富集植物包括香蒲

水葫芦

浮萍

芦苇

美人蕉

麦冬

千屈菜

茭白

蒲公英

菖蒲

花叶芦荻

鸢尾

水甜茅

风车草

野古草中的一种或多种中的任意组合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地下水污染区的内部

外部

以及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监测井

[0012]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
:在所述地下水污染区插设所述塑料排水板,插设深度根据污染地下水实际污染深度进行调整;
S102
:在插设所述塑料排水板的区域顶部依次铺设所述素土层

黏土层,所述黏土层作为植物种植层,在植物种植层种植污染物富集植物;
S103
:在所述黏土层上方铺设一层所述碎石层,防止砂土流失;地下水通过所述塑料排水板进入所述黏土层,供所述富集植物利用,所述富集植物的生长过程,即对污染物去除

地下水修复的过程;
S201
:然后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侧,施做连续性所述可渗透反应墙,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顶端需高于地下水修复期间的最高水位;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在可渗透反应墙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经过沉淀

吸附

生物降解等作用得以被去除或被转化,从而去除水中污染物

修复地下水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S101
中所述塑料排水板的插设方式为:用插板机以正方形或正三角形的平面布设形式;所述塑料排水板的过滤套滤膜渗透系数大于5×
10

4cm/s
,所述塑料排水板的间距宜为
0.7

1.5m
,所述塑料排水板顶部应超出地面不小于
200mm。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S201
中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底端嵌入不透水层至少
0.60m
;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宽度是污染物羽流宽度的
1.2

1.5
倍;所述反应层的渗透系数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的2倍以上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可渗透反应墙与富集植物对被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双重修复效果好,通过植物富集作用减少地下水污染区的污染物含量,同时通过可渗透反应墙对污染物进行去除,使修复过程能彻底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富集植物绿色低碳生态化,同时降低修复过程中的能耗,修复后使原污染区域能适合生物生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0017]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水污染区

至少一堵可渗透反应墙

若干阵列设置在所述地下水污染区的排水组件

用于修复地下水的富集植物区;所述可渗透反应墙与排水组件分别纵向垂直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所述可渗透反应墙位于所述地下水污染区的下游侧,所述排水组件的顶部设置所述富集植物种植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

反应层

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都是由石英砂填充而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层中填充有木屑

铁屑
、PP
填料

砾石

吸附剂

螯合剂

淀粉粘合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为若干排塑料排水板,所述塑料排水板垂直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塑料排水板包括过滤套

沿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过滤套中部的板芯

若干垂直所述板芯的上下面的撑杆;若干所述撑杆沿所述过滤套的厚度方向并列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撑杆之间形成一个排水通道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植物区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层

黏土层

碎石层

若干根部种植在所述黏土层的富集植物,所述素土层铺设在所述塑料排水板的顶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渗透反应墙耦合富集植物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植物包括香蒲

水葫芦

浮萍

芦苇

美人蕉

麦冬

千屈菜

茭白

蒲公英

菖蒲

花叶芦荻

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梅蒋奇晋吕书记张留全曾河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