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64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及装置,涉及注浆施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预制管桩吊装至预设位置,按注浆要求布置注浆管;将桩尖与预制管桩、固定件焊接;分节安装注浆管,并与固定件焊接,同时将混凝土塞塞至管孔内;将安装完成的注浆管与预制管桩分节压制到引孔的桩位,分段安装注浆管,分段压制预制管桩至施工高程;对注浆管注浆,通过压力将混凝土塞逼出,完成注浆施工。装置包括预制管桩、固定件、注浆管以及桩尖;预制管桩外表面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注浆管焊接;桩尖安装在预制管桩下端,且桩尖与固定件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桩尖扩大引孔,将注浆管与预制管桩一同下沉,减少了转孔注浆施工,保护了预制管桩。保护了预制管桩。保护了预制管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基坑支护大部采用灌注桩(排桩形式)和止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组合的方式,其预应力管桩支护形式较少,同时预制管桩作为永久结构支护、注浆防水的施工较为少见,为减少注浆钻孔的施工工序,同时保证永久支护与注浆材料能够更好的结合,提出一种预制管桩静压时通注浆管一同下沉装置,节省施工成本。
[0003]公开号为CN11585296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空心桩的桩端联合挤密注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S1、将组装好的桩端挤密注浆装置安装在末节并带有内孔的预制桩的底部端板上;S2、将桩体和各管路分别连接,并根据现场施工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沉桩方式进行成桩;S3、待桩身养护1

3天后,通过控制桩端挤密注浆装置将基桩端部的土体强力压实挤密,形成桩底挤密区域;S4、高压注浆装置向劈裂空间及桩端挤密注浆装置内部进行高压注浆,且浆液随预制桩侧壁上返,并形成注浆加固区域。
[0004]公开号为CN10902456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长预制管桩的施工方法,将预制管桩的桩尖沉入土中且将预制管桩的桩身拆分成多节中空的桩体,通过套筒实现桩尖与桩身以及桩身内相邻两桩体间的非固定式连接,利用推杆由下至上地对所述桩尖及各节桩体实行分级推进使得预制管桩逐渐下沉,随着预制管桩的不断下沉增加连接的桩体节数,当预制管桩达到施工的深度要求后,回收推杆并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桩体间的空隙。上述公开的中国专利采用桩尖和桩身进行非固定式连接,导致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预制管桩吊装至预设位置,按注浆要求布置注浆管;步骤2:将桩尖与预制管桩、固定件焊接;步骤3:分节安装注浆管,并与固定件焊接,同时将混凝土塞塞至管孔内;步骤4:将安装完成的注浆管与预制管桩分节压制到引孔的桩位,分段安装注浆管,分段压制预制管桩至施工高程;步骤5:对注浆管注浆,通过压力将混凝土塞逼出,完成注浆施工。
[000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注浆要求包括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其中,注浆压力范围为1

3MPa,注浆流量范围为7

10L/min,具体情况根据现场注浆方案确定。
[000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分节安装注浆管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21:下节段的预制管桩桩端在注浆管段以上;
[0011]步骤22:安装固定注浆管在上节段预制管桩上;
[0012]步骤23:上下节段预制管桩进行焊接;
[0013]步骤24:将套管切成两半,分别焊接在注浆管上;
[0014]步骤25:对两半套管进行焊接;
[0015]步骤26:将预制管桩和注浆管一同下沉。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根据预制管桩布置,预制管桩管径在500mm以内,布置3根注浆管,500m以上则布置4

5根注浆管。
[00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将预制管桩压制的施工高程的计算过程为:其中,L为深度,k为常数,λ为预制管桩的重度,h
i
为第i个注浆管的高度,i的取值范围为1,2,3...i这些整数。
[00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骤5中,注浆过程包括两次注浆,第一次是通过注浆将预制管桩与桩尖的土连成整体,待水泥浆液初凝后,立即进行二次注浆操作。
[00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骤5中,注浆过程中,通过流量计和注浆压力表分别对应控制注浆压力和浆液流程,当开始注浆时,压力表数值缓慢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值时,混凝土塞脱落,压力下降。
[0020]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装置,包括预制管桩、固定件、注浆管以及桩尖;预制管桩外表面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注浆管焊接;桩尖安装在预制管桩下端,且桩尖与固定件焊接。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钢板,且固定件包括弧面部分和平面部分,平面部分与预制管桩焊接,弧面部分与注浆管焊接,并且弧面部分的半径不小于注浆管的截面半径。
[00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注浆管上开设有管孔,管孔内安装有混凝土塞。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桩尖扩大了引孔,将注浆管与预制管桩一同下沉,减少了转孔注浆施工,并且在不同方向进行开孔获取到不同开孔角度使得注浆体与预制管桩形成一个整体,保护预制管桩。
[0025](2)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分节安装方式,是为了不同地质情况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不同分段区确定不同预制管桩阶段的长度。下节段的预制管桩桩端在注浆管段以上,方便上下节段预制管桩焊接,通过大管径与注浆管径进行上下节段套接同时进行焊接,保证注浆管的气密性。
[0026](3)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制管桩与注浆管一起下沉,提高钻孔后打入时,注浆管因长度长导致容易弯曲,为确保注浆管不容易变形,通过桩尖使到预制管桩和注浆管四周土松散,更容易通过压浆压力将水泥塞挤出、同时利用松散的土层更容易水泥浆与桩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防渗,注浆时分两次,一次是通注浆将预制桩与扩大桩尖的土连成整体,待水泥初凝后,马上二次注浆,保证不会因注浆压力大对预制管桩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施工装置的主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施工装置的俯视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塞使用状态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件的放大结构图;
[0032]附图标记:1.预制管桩;2.固定件;3.注浆管;4.桩尖;5.混凝土塞;6.水泥浆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是间接连接即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预制管桩吊装至预设位置,按注浆要求布置注浆管;步骤2:将桩尖与预制管桩、固定件焊接;步骤3:分节安装注浆管,并与固定件焊接,同时将混凝土塞塞至管孔内;步骤4:将安装完成的注浆管与预制管桩分节压制到引孔的桩位,分段安装注浆管,分段压制预制管桩至施工高程;步骤5:对注浆管注浆,通过压力将混凝土塞逼出,完成注浆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注浆要求包括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其中,注浆压力范围为1

3MPa,注浆流量范围为7

10L/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节安装注浆管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下节段的预制管桩桩端在注浆管段以上;步骤22:安装固定注浆管在上节段预制管桩上;步骤23:上下节段预制管桩进行焊接;步骤24:将套管切成两半,分别焊接在注浆管上;步骤25:对两半套管进行焊接;步骤26:将预制管桩和注浆管一同下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管桩永久支护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制管桩的管径在500mm以内,则布置2

3根注浆管;当预制管桩的管径超过500mm,则布置4

5根注浆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林东伟蔡升辉张力文季骅崔梓祺陈家立张晓明张洛川张子惠邓远新张文洁朱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