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37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技术属于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包括钢板基座,所述钢板基座的中心设置通孔;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上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下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和/或,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本技术能够监测预制管桩连接处的应力应变情况,保证预制管桩支护的安全;同时钢板基座外边缘设置挡板,通过挡板与预制管桩的焊接,加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预制管桩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管桩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具有中的支撑作用,随着建筑、建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施工周期,预应力管桩得到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预应力管桩具有生产成本低、配筋率小、节约钢材、承载力大、施工周期短等优势。在具体工程中,由于设计的桩长较长,但是有受限于预应力管桩的运输限制,则需要多根管桩连接使用,因此需要在预应力管桩的桩端之间设置连接结构。

2、现有技术cn104652421b公开了一种预制圆管桩及连接方法,其截面为圆环形截面,在其内部设有与管桩同轴线的圆形通孔,在预制管桩的两端设有相互对称的且用于接桩时形成焊接天窗孔凹槽。位于上层的预制管桩通过底部的锚固钢筋插入下层预制管桩的顶部锚孔进行锚固连接。装置具体的连接方法:首先焊接预制管桩外表面连接处,其次焊接预制管桩内表面,然后安装连接螺栓,第三封闭焊接孔,第四灌浆处理。该连接装置能够提高预制管桩的连接强度。但是在对管桩受力要求严格的工程中,无法获得连接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而无法调整并满足预应力管桩的高强度连接要求,进而无法满足工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检测预应力管桩桩端连接结构应力应变情况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包括钢板基座,所述钢板基座的中心设置通孔;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上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下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和/或,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

4、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基座的边缘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钢板基座上表面,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凸出于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

5、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呈扩口状。

6、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承载钢板上方设置预制管桩,所述挡板的内侧面与所述预制管桩的外表面焊接。

7、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检测装置外表面包裹软垫片。

8、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检测装置为应力应变计。

9、进一步地,所述应力检测装置的数量为8,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承载钢板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4个应力检测装置,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承载钢板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4个应力检测装置。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承载钢板和所述下承载钢板均为环形件,所述上承载钢板的截面为l型,所述下承载钢板的截面为l型,且所述上承载钢板和所述下承载钢板相对设置。

11、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承载钢板的侧面折板以及所述下承载钢板的侧面折板上均设置过线孔。

12、更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孔内设置加强环。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承载钢板和所述下承载钢板均与所述钢板基座焊接连接。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在上下两个相邻的预制管桩的桩端之间设置钢板基座,并在钢板基座上下表面均设置应力应变计,应力应变计连接外部监测设备,进而能够监测预制管桩连接处的应力应变情况,保证预制管桩支护的安全;并通过上下承载钢板和软垫片保护应力应变计,延长应力应变计的使用寿命。同时钢板基座外边缘设置挡板,通过挡板与预制管桩的焊接,加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基座,所述钢板基座的中心设置通孔;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上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下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和/或,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基座的边缘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钢板基座上表面,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凸出于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呈扩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钢板上方设置预制管桩,所述挡板的内侧面与所述预制管桩的外表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检测装置外表面包裹软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检测装置为应力应变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检测装置的数量为8,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承载钢板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4个应力检测装置,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承载钢板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4个应力检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钢板和所述下承载钢板均为环形件,所述上承载钢板的截面为L型,所述下承载钢板的截面为L型,且所述上承载钢板和所述下承载钢板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钢板的竖直折板以及所述下承载钢板的竖直折板上均设置过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内设置加强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基座,所述钢板基座的中心设置通孔;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上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下承载钢板;所述钢板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和/或,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承载钢板之间设置应力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基座的边缘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钢板基座上表面,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凸出于所述钢板基座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呈扩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钢板上方设置预制管桩,所述挡板的内侧面与所述预制管桩的外表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管桩桩端监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检测装置外表面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伟陈家立张洛川朱海江王韶张晓明张子惠张力文邓远新张文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