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53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皂苷提取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皂苷:使用榨汁机将湿黄姜榨出汁液,固液分离;固体进行发酵,然后烘干,烘干后采用溶剂通过浸出器浸提,固液分离,将液体真空浓缩回收溶剂,烘干,即得皂苷;B:将分离出的湿黄姜汁液中加入絮凝剂,对湿黄姜汁液中的皂苷进行絮凝,固液分离后,收集固体,烘干,即得皂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湿黄姜榨汁,榨汁后的固体内依然含有一部分水分,不加水的条件下进行发酵,节省了工艺和水资源,粉碎后发酵的湿黄姜固体更有利于提高皂苷的提取率。于提高皂苷的提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皂苷提取成
,具体涉及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皂素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在医药、农药、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黄姜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块茎中含有皂苷,将黄姜中的皂苷提取出来,转化为皂素是药用皂素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黄姜提取皂苷的提取率极低,提取过程复杂,皂苷的化学结构中,由于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亲脂性,糖链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分离、提取的过程中皂苷流失严重。
[0003]专利CN102659911B公开了一种从黄姜中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该方法中,从黄姜中提取皂苷为将鲜黄姜根茎洗净后粉碎,加水,在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发酵24h~48h,得到发酵物,固液分离后皂苷流失严重,皂苷得率低。
[0004]专利CN109053853A公开了一种黄姜薯蓣皂苷的高效分离方法,将新鲜黄姜洗干净,干燥处理至含水量为50%以下,得到干黄姜,然后进行皂苷的提取,但是其烘干和晒干过程消耗大量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皂苷提取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制备皂苷
[0008]使用榨汁机将湿黄姜榨出汁液,固液分离;固体进行发酵,然后烘干,烘干后采用溶剂通过浸出器浸提,固液分离,将液体真空浓缩回收溶剂,烘干,即得皂苷;
>[0009]B:将分离出的湿黄姜汁液中加入絮凝剂,对湿黄姜汁液中的皂苷进行絮凝,固液分离后,收集固体,烘干,即得皂苷。
[0010]步骤A所述浸出器浸提工序使用乙醇作为溶剂对湿黄姜固体进行浸提。
[0011]所述真空浓缩回收的溶剂再重复使用于浸提过程。
[0012]所述溶剂与湿黄姜固体的质量比为(0.7

1.2):1。
[0013]步骤A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0

42℃,时间为36

48h。
[0014]步骤A所述制备皂苷步骤,包括以下两个步骤的任意一种:
[0015](1)使用榨汁机将湿黄姜榨出汁液,固液分离;将分离出的湿黄姜固体粉碎至100

150目,进行发酵,然后烘干,烘干后采用溶剂通过浸出器浸提,固液分离,将液体真空浓缩回收溶剂,烘干,即得皂苷;
[0016](2)将湿黄姜粉碎至100

150目,使用榨汁机将湿黄姜榨出汁液,固液分离,将分离出的湿黄姜固体粉末进行发酵,然后烘干,烘干后采用溶剂通过浸出器浸提,固液分离,将液体真空浓缩回收溶剂,烘干,即得皂苷。
[0017]步骤A所述浸提的时间为2

3h。
[0018]步骤A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05

110℃。
[0019]步骤B所述絮凝的温度为42

48℃,时间为4

5h。
[0020]步骤B所述絮凝剂为壳聚糖、聚硫酸铝铁和重均分子量为1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1:(0.3

0.4):(0.1

0.2)混合的质量分数为3%的水溶液。聚硫酸铝铁、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壳聚糖复配除可以共同体现静电中和作用外,也有效的发挥吸附架桥、沉淀网捕作用,能提高富集率。
[0021]步骤B所述絮凝剂与湿黄姜汁液的质量比为(0.05

0.15):1。
[0022]絮凝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包括絮凝沉降的诱导、快速沉降期、慢速沉降期及絮体压缩等阶段。一方面,随着絮凝体系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絮凝剂与胶粒之间、胶团与胶团之问的接触机会增加,体系黏度下降,絮凝沉降的诱导期、快速(慢速)沉降期、絮体压缩期缩短,薯蓣皂苷的絮凝富集率提高。另一方面,当絮凝温度超过一定值后,体系中絮凝剂分子链易收缩、老化甚至断裂架桥作用降低。高温虽有利于絮团的形成和沉降,但沉降速度过快在此过程中来不及捕获悬浮颗粒就沉到底层,致使其对体系中剩余的小颗粒的絮凝不彻底,薯蓣皂苷的富集率减小。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湿黄姜进行榨汁,榨汁后的固体内依然含有一部分水分,不额外加水的条件下进行发酵,节省了工艺和水资源,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时间,粉碎后发酵的湿黄姜固体更有利于提高皂苷的提取率。
[0025](2)本专利技术将榨汁后的固体粉碎至100

150目,达到颗粒微小均匀,这样能更均匀彻底发酵、解构皂苷、淀粉、纤维素,颗粒过大,会导致固体表面发酵而内部并未发酵完全,固体内部发酵完全则表面发酵过度造成皂苷损失,因颗粒微小能够做到发酵均匀、彻底、易控,也不会因发酵过度造成皂苷损失,同时也更有利于后续的浸出提取,提高了浸提效率,使得提取更加彻底。
[0026](3)本专利技术对湿黄姜榨出的汁液进行絮凝提取皂苷,进一步提取汁液中的皂苷,避免造成皂苷的流失浪费。
[0027](4)本专利技术使用了壳聚糖、聚硫酸铝铁和重均分子量为1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1:(0.3

0.4):(0.1

0.2)混合的质量分数为3%的水溶液作为絮凝剂,对汁液中的皂苷进行絮凝,控制絮凝温度在42

48℃,能取得最优的絮凝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絮凝剂与胶粒之间、胶团与胶团之问的接触机会增加,皂苷的絮凝效果会增强,但是,当絮凝温度过高时,体系中絮凝剂分子链易收缩、老化甚至断裂架桥作用降低。高温导致沉降速度过快导致部分小颗粒来不及絮凝就沉降,导致絮凝效果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
[0029]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市购。
[0030]实施例1
[0031]所述的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A:使用榨汁机将1t湿黄姜榨出汁液,固液分离,得430kg汁液和570kg固体;将分离
出的湿黄姜固体粉碎至100目,在42℃条件下发酵36h,然后105℃烘干0.5h,烘干后采用乙醇通过浸出器浸提2h,所述乙醇与湿黄姜固体粉末的质量比为0.7:1,固液分离,将液体真空浓缩回收乙醇,烘干,即得皂苷105kg;
[0033]B:将分离出的湿黄姜汁液中加入21.5kg的壳聚糖、聚硫酸铝铁和重均分子量为1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1:0.3:0.1混合的质量分数为3%的水溶液,对湿黄姜汁液中的皂苷进行絮凝,控制絮凝温度为42℃,絮凝5h,固液分离后,收集固体,烘干,即得皂苷50kg。
[0034]步骤A和步骤B共得皂苷155kg,皂苷提取率15.5%。
[0035]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皂苷使用榨汁机将湿黄姜榨出汁液,固液分离;固体进行发酵,然后烘干,烘干后采用溶剂通过浸出器浸提,固液分离,将液体真空浓缩回收溶剂,烘干,即得皂苷;B:将分离出的湿黄姜汁液中加入絮凝剂,对湿黄姜汁液中的皂苷进行絮凝,固液分离后,收集固体,烘干,即得皂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浸出器浸提工序使用乙醇作为溶剂对湿黄姜固体进行浸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与湿黄姜固体的质量比为(0.7

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0

42℃,发酵的时间为36

48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黄姜提取皂苷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制备皂苷步骤,包括以下两个步骤的任意一种:(1)使用榨汁机将湿黄姜榨出汁液,固液分离;将分离出的湿黄姜固体粉碎至100

150目,进行发酵,然后烘干,烘干后采用溶剂通过浸出器浸提,固液分离,将液体真空浓缩回收溶剂,烘干,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星孙宾孙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洲星天然物提取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