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41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具体地,涉及一种铰链

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发展

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兼具了普通移动终端便携性和展开后大屏显示的极致体验,使得折叠式移动终端已逐渐成为移动终端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各大终端厂商竞争的重要领域

[0003]根据柔性屏的弯折方向,可分为外折和内折两种

对于内折方案而言,为避免柔性屏折叠部分过渡弯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需要让折叠部分的铰链为柔性屏提供一个足够容纳空间来容纳柔性屏的弯折部分以减轻柔性屏折叠时所需的弯折幅度

相关技术中,内折叠移动终端的铰链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在折叠时不能对屏幕更好地支撑,导致柔性屏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对屏幕的支撑效果较好的铰链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铰链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延伸;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升降部件和两组旋转部件,两组所述旋转部件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排布于所述基座的两侧,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升降部件相连,所述旋转部件相对所述基座可转动,以带动所述升降部件移动;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浮板,所述浮板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限定出安装腔,所述升降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浮板相连,在所述旋转部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移动时,所述升降部件可带动所述浮板沿朝向背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铰链,当旋转部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移动时,旋转部件可以驱动升降部件移动,升降部件带动浮板沿朝向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以提升浮板的高度,从而可以使得浮板与屏幕进行充分的贴合,提高了浮板的支撑效果

当旋转部件由折叠位置向展开位置移动时,旋转部件可以驱动升降部件移动,以带动浮板下降,从而可以为屏幕的折叠提供充裕的空间,有利于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铰链的结构设计合理,对屏幕的支撑效果较好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件包括连接杆和偏心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相连,所述偏心轮与所述浮板相连,所述偏心轮可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浮板升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板邻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偏心轮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配合在所述滑动槽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第一转动件

第二转动件和联动板,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板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部件相连且与所述基座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板滑动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轨迹槽,所述第一轨迹槽沿第一弧线延伸,所述第一弧线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同向,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第一轨迹槽可枢转地配合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槽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轨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安装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与两个所述第一轨迹槽一一对应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板上设有第二轨迹槽,所述第二轨迹槽沿第二弧线延伸,所述第二弧线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同向,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第二弧线与所述第二轨迹槽可枢转地配合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迹槽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轨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联动板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与两个所述第二轨迹槽一一对应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板上设有第三轨迹槽,所述第三轨迹槽沿第三直线延伸,所述第三直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沿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三轨迹槽滑动配合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排布于所述浮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背离所述联动板的一侧,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浮板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定位柱,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凸齿座和弹性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上设有凸齿部,所述凸齿座与所述凸齿部啮合,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齿座抵接以沿朝向所述凸齿部的方向压迫所述凸齿部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设有齿轮部,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齿轮传动副,所述齿轮传动副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齿轮传动副与所述齿轮部啮合,以带动两组所述旋转部件相对所述基座同步转动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包括:屏幕和铰链,所述铰链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所述浮板支撑所述屏幕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当旋转部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移动时,旋转部件可以驱动升降部件移动,升降部件带动浮板沿朝向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以提升浮板的高度,从而可以使得浮板与屏幕进行充分的贴合,提高了浮板的支撑效果

当旋转部件由折叠位置向展开位置移动时,旋转部件可以驱动升降部件移动,以带动浮板下降,从而可
以为屏幕的折叠提供充裕的空间,有利于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设计合理,对屏幕的支撑效果较好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或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当旋转部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移动时,旋转部件可以驱动升降部件移动,升降部件带动浮板沿朝向背离基座的方向移动,以提升浮板的高度,从而可以使得浮板与屏幕进行充分的贴合,提高了浮板的支撑效果

当旋转部件由折叠位置向展开位置移动时,旋转部件可以驱动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
(1)
,所述基座
(1)
沿第一方向延伸;折叠组件
(2)
,所述折叠组件
(2)
包括升降部件
(21)
和两组旋转部件
(22)
,两组所述旋转部件
(22)
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分别排布于所述基座
(1)
的两侧,所述旋转部件
(22)
与所述升降部件
(21)
相连,所述旋转部件
(22)
相对所述基座
(1)
可转动,以带动所述升降部件
(21)
移动;支撑组件
(3)
,所述支撑组件
(3)
包括浮板
(31)
,所述浮板
(31)
位于所述基座
(1)
的上方且限定出安装腔
(11)
,所述升降部件
(21)
设于所述安装腔
(11)
内且与所述浮板
(31)
相连,在所述旋转部件
(22)
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移动时,所述升降部件
(21)
可带动所述浮板
(31)
沿朝向背离所述基座
(1)
的方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
(21)
包括连接杆
(211)
和偏心轮
(212)
,所述连接杆
(211)
的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
(22)
相连,所述连接杆
(211)
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轮
(212)
相连,所述偏心轮
(212)
与所述浮板
(31)
相连,所述偏心轮
(212)
可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浮板
(31)
升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
(31)
邻近所述基座
(1)
的一侧设有滑动槽
(311)
,所述偏心轮
(212)
上设有凸柱
(2121)
,所述凸柱
(2121)
配合在所述滑动槽
(311)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
(22)
包括第一转动件
(221)、
第二转动件
(222)
和联动板
(223)
,所述第一转动件
(221)
和所述第二转动件
(222)
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基座
(1)
上,所述第一转动件
(221)
的一端与所述基座
(1)
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
(221)
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板
(223)
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
(222)
的一端与所述升降部件
(21)
相连且与所述基座
(1)
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
(222)
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板
(223)
滑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
(22)
还包括固定座
(224)
,所述固定座
(224)
安装在所述基座
(1)
上,所述固定座
(224)
上设有第一轨迹槽
(2241)
,所述第一轨迹槽
(2241)
沿第一弧线延伸,所述第一弧线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同向,所述第一转动件
(221)
上设有第一安装部
(2211)
,所述第一安装部
(2211)
沿所述第一弧线与所述第一轨迹槽
(2241)
可枢转地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槽
(2241)
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轨迹槽
(2241)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固定座
(224)
上,所述第一安装部
(2211)
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部
(2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白凯乐李康星钟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拓米电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