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25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该机构设置在活门单元上,活门单元包括活门主体和堵塞,活门主体具有相连通的油道、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堵塞具有第一燃油流动通道和多边形凹槽;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包括排油外套螺母、排油阀芯、连杆和多边形堵头,连杆具有第二燃油流动通道,当紧凑式自封活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排油阀芯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排油外套螺母用于压紧排油阀芯,堵塞设置在油道上部以封堵油道;当紧凑式自封活门处于排油状态时,多边形堵头受外力转动以带动堵塞沿活门主体的轴线方向向上移动,堵塞与油道相分离,油液从油道流出。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排油污染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采用液体燃料的导弹或无人机,在燃油加注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加注温度放气垫或进行管路排气。放气垫的目的是保证油箱内燃油随温度变化导致气垫体积变化使油箱内部压力在一定设计范围内,管路排气的目的是将供油管路内部的气体排出,将管路用燃油全部填充,避免发动机起动时发动机进气。以上操作往往通过布置在机身或弹身内的排油活门进行排油,现有产品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简便,燃油加注放泄所需时间长;占用空间大,不满足紧凑性要求;密封性较差,可能会污染设备舱和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设置在活门单元上,活门单元包括活门主体和堵塞,活门主体具有相连通的油道、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堵塞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堵塞与活门主体螺纹连接,堵塞具有第一燃油流动通道和多边形凹槽;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包括排油外套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设置在活门单元(10)上,所述活门单元(10)包括活门主体(11)和堵塞(12),所述活门主体(11)具有相连通的油道(111)、第一容纳腔(112)和第二容纳腔(113),所述堵塞(12)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2)内,所述堵塞(12)与所述活门主体(11)螺纹连接,所述堵塞(12)具有第一燃油流动通道(121)和多边形凹槽(122);所述紧凑型无污染排油装置包括排油外套螺母(21)、排油阀芯(22)、连杆(23)和多边形堵头(24),所述排油阀芯(22)和所述多边形堵头(24)均设置在所述连杆(23)上,所述连杆(23)具有第二燃油流动通道(231),所述排油外套螺母(21)设置在所述排油阀芯(22)上,当所述紧凑式自封活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排油阀芯(22)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3)内,所述排油外套螺母(21)套设在所述活门主体(11)外且与所述活门主体(11)螺纹相连接,所述排油外套螺母(21)用于压紧所述排油阀芯(22),所述堵塞(12)设置在所述油道(111)上部以封堵所述油道(111);当所述紧凑式自封活门处于排油状态时,所述多边形堵头(24)与所述多边形凹槽(122)相配合,所述多边形堵头(24)受外力转动以带动所述堵塞(12)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宛莹沈琼丁保辉于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