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化抗-C5抗体和因子H融合蛋白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17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提供了使用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人源化抗

C5抗体和因子H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0001]有关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或开发的声明
[0002]本专利技术是在美国的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提供的
NIH
拨款号
AI085596

AI117410
的政府支持下进行的

政府对本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权利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对
C5
具有
pH

依赖性结合的抗

C5
抗体

融合蛋白或其片段


技术介绍

[0004]补体系统是在宿主防御中起关键作用的先天免疫的一部分

通常,谨慎控制补体的激活,从而它不会对宿主组织造成自体同源损伤

然而,在调控机制有缺陷
(
例如,补体调控基因突变
)
或不足
(
例如,当存在大量自身抗体

或者感染

引起的补体激活压过调控因子的能力时
)
的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不受约束的补体系统造成的严重且危急生命的自体同源组织损伤

目前已知多种自体免疫和炎性疾病是通过不正确的补体激活介导的,并且在该领域存在大量工作来理解多种补体

介导的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开发特异性抗

补体抑制剂来作为治疗这些病症的药物<br/>。
激活的补体还具有导致明显组织损伤和破坏的潜能,并且已发现失调的补体活性与一些罕见和常见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非典型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aHUS)、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有关

因此,抗补体疗法是治疗这些人类病症的有希望的方法

[0005]可以经由3种不同途径,即经典

凝集素和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所有途径在通过形成
C3
转化酶
(
分别为来自经典和凝集素途径的
C4bC2a
和来自替代途径的
C3bBb)

C3
激活步骤汇合
。C3
激活也导致
C5

切割酶复合物
(
称为
C5
转化酶,
C4bC2aC3b

C3bBbC3b)
的产生,其启动末端补体激活途径,从而以有效促炎介体
C5a
以及可引起细胞溶解和死亡的膜攻击复合物
(MAC)C5b
‑9的产生告终

补体
C5
是补体激活的末端途径中的关键蛋白并且是用于产生
C5a

C5b
的前体蛋白,后者通过与
C6、C7、C8
和多个
C9
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
C5b

9。
[0006]通过
C5a

/

MAC
介导了一些人炎症性和自体免疫性疾病,而阻断
C5
激活会防止
C5a

MAC
的产生并且具有治疗价值

人源化小鼠抗人
C5 mAb
依库珠单抗已用于治疗一些补体

介导的疾病,包括
PNH

aHUS。
另外,由于
C5
的高血浆浓度和抗原靶标

介导的抗体快速除去,依库珠单抗必须以高剂量和高频率给予患者

[0007]开发靶向补体蛋白的药物的挑战之一在于它们的高血浆浓度和
/
或快速周转
(
代谢更新,
turnover)。
例如,人
C3

C5
的血浆浓度分别为约
1mg/mL

80
μ
g/mL。
这意味着需要以高剂量和
/
或高频率给予这些蛋白的抑制剂

事实上,在
PNH

aHUS
患者中需要每两周分别以
900mg

1200mg
的维持剂量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抗

C5 mAb
药物依库珠单抗

尽管已开发了更持久的第二代抗

C5 mAb
雷武珠单抗以将注射频率降低至每8周注射,但是雷武珠单抗的维持剂量增加至每次注射
3300mg。
此外,依库珠单抗和雷武珠单抗均不能使约
50
%受治疗的
PNH
患者中的
LDH
和血红蛋白水平正常化

在接受标准依库珠单抗疗法的
PNH
患者中,经常观察到突破溶胞
(breakthrough lysis)
并且
20

30
%的患者仍是输血

依赖的
。PNH
患者
中这些未满足的医学需要与以下事实有关:受影响的血细胞上的
DAF

CD59
的缺陷使它们对于
C3
激活以及
MAC

介导的损伤敏感

尽管抗

C5 mAb
,如依库珠单抗和雷武珠单抗,可以抑制
C5

介导的溶血,但是它们不会防止受影响的
RBC
上的
C3
激活,且因此
RBC

C3b
调理作用仍发生,而这导致了很好识别的血管外溶血
(EVH)
现象,它是由网状内皮系统中
C3b

调理的
RBC
的吞噬所造成的过程

另外,研究已表明在
C5
步骤阻断
RBC
上的补体激活在效力方面具有其限制,因为如果过多
C5
转化酶已在细胞表面组装,那么不可能通过具有有限亲和力的
mAb
完全阻断
C5
切割

这可以解释用依库珠单抗治疗的
PNH
患者中的突破溶胞现象以及为何抗

C5 mAb
不能在离体测定中防止兔和
PNH RBC
细胞的完全溶血,因为
PNH
和兔
RBC
两者对通过
A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特异性结合至人
C5
并且包含重链可变域
(VH)
和轻链可变域
(VL)
的分离的抗体,其中
VH
包含
Y32H
突变,其中所述突变是在
AbM
编号系统下关于
SEQ ID NO
:1的突变,并且其中所述抗体在中性
pH
下相对于其在酸性
pH
下与
C5
的结合更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还包含
VL
中的
Q38R
突变,其中所述突变是在
AbM
编号系统下关于
SEQ ID NO
:2的突变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还包含
VL
处的替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选自
E27H、N28H、Y30H、L54H、D56H、T58H、T97H

VL
中的突变,其中所述突变是在
AbM
编号系统下关于
SEQ ID NO
:2的突变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
i)
重链
CDR1(“H

CDR1”)
,包含
SEQ ID NO
: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
1、2
或3个氨基酸替换的变体;
ii)
重链
CDR2(“H

CDR2”)
,包含
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
1、2
或3个氨基酸替换的变体;
iii)
重链
CDR3(“H

CDR3”)
,包含
SEQ ID NO
: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
1、2
或3个氨基酸替换的变体;
iv)
轻链
CDR1(“L

CDR1”)
,包含
SEQ 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
1、2
或3个氨基酸替换的变体;
v)
轻链
CDR2(“L

CDR2”)
,包含
SEQ ID NO
: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
1、2
或3个氨基酸替换的变体;和
vi)
轻链
CDR3(“L

CDR3”)
,包含
SEQ ID NO
: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包含
1、2
或3个氨基酸替换的变体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体,包含:
i)VH
,包含
SEQ ID NO
: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与
SEQ ID NO
:9具有至少约
85
%的同一性的变体;和
ii)VL
,包含
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与
SEQ ID NO
:2具有至少约
85
%的同一性的变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和5‑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
i)H

CDR1
,包含
SEQ ID NO
: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i)H

CDR2
,包含
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ii)H

CDR3
,包含
SEQ ID NO
: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v)L

CDR1
,包含
SEQ 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v)L

CDR2
,包含
SEQ ID NO
: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
vi)L

CDR3
,包含
SEQ ID NO
: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体,包含:
i)VH
,包含
SEQ ID NO
: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
ii)VL
,包含
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体,包含:
i)VH
,包含
SEQ ID NO
: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
ii)VL
,包含
SEQ ID NO

18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0.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
i)H

CDR1
,包含
SEQ ID NO
: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i)H

CDR2
,包含
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ii)H

CDR3
,包含
SEQ ID NO
: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v)L

CDR1
,包含
SEQ ID NO

11、SEQ ID NO

12

SEQ ID NO

13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v)L

CDR2
,包含
SEQ ID NO
: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
vi)L

CDR3
,包含
SEQ ID NO
: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抗体,包含:
i)VH
,包含
SEQ ID NO
: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
ii)VL
,包含
SEQ ID NO

19、SEQ ID NO

20

SEQ ID NO

2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2.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
i)H

CDR1
,包含
SEQ ID NO
: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i)H

CDR2
,包含
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ii)H

CDR3
,包含
SEQ ID NO
: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v)L

CDR1
,包含
SEQ 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v)L

CDR2
,包含
SEQ ID NO

14、SEQ ID NO

15

SEQ ID NO

16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
vi)L

CDR3
,包含
SEQ ID NO
: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抗体,包含:
i)VH
,包含
SEQ ID NO
: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
ii)VL
,包含
SEQ ID NO

22、SEQ ID NO

23

SEQ ID NO

24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4.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
i)H

CD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超三轮隆史佐藤纱也加达莫达拉
申请(专利权)人:科越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