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14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包括一容置空间,且容置空间在其中一端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多参量传感器,多参量传感器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对SF6气体密度和微水含量进行测量及传输;循环组件,循环组件设置于壳体上,循环组件包括一循环腔体及加热机构,循环腔体与容置空间连通,加热机构对循环腔体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机构对循环腔体进行加热时,循环腔体内气压升高,气体从循环腔体内流向容置空间,当循环腔体冷却时,循环腔体内气压降低,气体从容置空间内流向循环腔体,实现气体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测得准确的微水含量,防止误判,保证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SF6(六氟化硫)气体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的作用是灭弧和绝缘,高压电气设备内SF6气体的密度降低或者微水含量超标将严重影响SF6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SF6气体密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将导致绝缘和灭弧性能的丧失,将严重影响设备的电气性能,对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目前,在线监测SF6高压电气设备中的气体密度值已经非常普遍了,同时微水的测量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0003]其中,实现密度在线监测的主要是带远传功能的密度继电器,但很少有能够测量微水的远传密度继电器,如果需要测量微水,只能采用相关仪器或安装传感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测量出微水,但可靠性不高,主要因为测量点的气体是局部的或者静止的,不能真正测量到气室内部的微水含量,容易造成误判,带来安全隐患。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在其中一端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多参量传感器,所述多参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对SF6气体密度和微水含量进行测量及传输;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循环组件包括一循环腔体及加热机构,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循环腔体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循环腔体进行加热时,所述循环腔体内气压升高,气体从所述循环腔体内流向所述容置空间,当所述循环腔体冷却时,所述循环腔体内气压降低,气体从所述容置空间内流向所述循环腔体,实现气体循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多参量传感器在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连接时,对所述容置空间进行密封。
[000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在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自封结构,所述第一自封结构在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断开连接时,对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
设备气室断开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自封结构包括: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阀杆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相对滑动;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一端,且限制所述第一阀杆向所述容置空间外的一端运动;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的一端,随所述第一阀杆进行运动,当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靠近并贴紧所述壳体时,断开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的连通;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断开连接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推动所述第一阀杆运动,使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靠近并贴紧所述壳体,断开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的连通;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壳体连接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使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远离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的气室。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一挡边,所述挡边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连通孔,若干所述连通孔在所述挡边和密封圈靠近并贴紧所述壳体时,位于所述密封圈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上设置有锥形结构,所述循环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自封结构,所述第二自封结构与所述多参量传感器的所述锥形结构对应设置,当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连通时,所述锥形结构推动所述第二自封结构,将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断开连接时,所述第二自封结构对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断开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自封结构包括:第二阀杆,所述第二阀杆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相对滑动;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限制所述第二阀杆向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运动;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在所述第二阀杆靠近所述壳体时,断开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的连通;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断开连接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推动所述第二阀杆运动,使所述第二密封结构靠近并贴紧所述循环组件与所述壳体连通处,断开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的连通;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壳体连接时,所述锥形结构推动所述第二阀杆,使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远离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杆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端设置有滚珠。
[0014]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处设置有锥形密封面,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在靠近所述壳体时,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锥形密封面相互贴紧,形成密封,断开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的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多参量传感器包括:外壳,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传感器组和处理单元,所述传感器组对SF6气体密度
和微水含量进行测量,所述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传输;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进行提供电能。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参量传感器和循环组件,壳体内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多参量传感器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对SF6气体密度和微水含量进行测量和传输,为了防止由于测量点的气体是局部的或者静止的,从而造成误判,所以循环组件包括循环腔体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对循环腔体进行加热时,循环腔体内气压升高,气体从循环腔体内流向容置空间,当循环腔体冷却时,循环腔体内气压降低,气体从容置空间内流向循环腔体,实现气体循环功能,经过数次的循环后,可实现所有空间内的气体中微水的均匀分布,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即可测得准确的微水含量,防止误判,保证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参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自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自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参量传感器与壳体脱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多参量传感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在其中一端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多参量传感器,所述多参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对SF6气体密度和微水含量进行测量及传输;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循环组件包括一循环腔体及加热机构,所述循环腔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循环腔体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循环腔体进行加热时,所述循环腔体内气压升高,气体从所述循环腔体内流向所述容置空间,当所述循环腔体冷却时,所述循环腔体内气压降低,气体从所述容置空间内流向所述循环腔体,实现气体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参量传感器在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连接时,对所述容置空间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自封结构,所述第一自封结构在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断开连接时,对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断开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封结构包括: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阀杆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相对滑动;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一端,且限制所述第一阀杆向所述容置空间外的一端运动;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的一端,随所述第一阀杆进行运动,当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靠近并贴紧所述壳体时,断开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的连通;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所述壳体断开连接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推动所述第一阀杆运动,使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靠近并贴紧所述壳体,断开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气室的连通;所述多参量传感器与壳体连接时,推动所述第一阀杆,使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远离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高压电气设备的气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气体绝缘设备气体状态多参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一挡边,所述挡边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永玲王真付慧胡成博朱雪琼刘征宇刘子全薛海贾骏李玉杰赵科杨景刚李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