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73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选矿方法,适用于多种目标矿的高效预富集,可配合浮选工艺,节省大量浮选药剂成本,也大幅度减少后续化学废渣和废水排放污染。方法包括在目标矿原料里添加具有预设特性且密度介于目标矿石和主要脉石尾矿之间的重介质,将得到的混合矿料加水制浆后,送入螺旋选矿溜槽,在选矿溜槽的筛分下形成目标矿石、重介质、脉石尾矿矿流带;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已经被重介质分隔开的基础上,将脉石尾矿从矿料中分离出去,从而实现脉石尾矿和目标矿的分离;利用重介质的预设特性,将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分离,完成初步选矿工艺。上述选矿工艺,可以解决现有两种矿物密度太接近导致分选困难,需要多次反复分选作业的技术问题。需要多次反复分选作业的技术问题。需要多次反复分选作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石选矿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重介质的螺旋溜槽选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选矿技术,在目标矿和脉石密度接近的矿种,比如氧化铜矿往往因含有孔雀石、硅孔雀石、水胆矾、等多种密度较接近的矿物,在螺旋溜槽选矿时,运行的矿浆膜流,会因为两种矿物密度太接近,存在精矿与尾矿混杂不清的中间矿带相隔太近而导致分选困难,需要多次反复分选作业,增加选矿成本。如果前面的螺旋选矿工艺中,目标矿富集度不够,夹带过多密度接近的杂质矿种,那么会导致在后续的浮选工艺中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制剂,从而大大增加成本,也大大增加了化学废渣和废水的产生量,物污染环境。
[0003]而采用传统的添加重介质的重液选矿,虽然可以分离密度接近的两种矿物,但是,其是在旋流器内高速旋转使重介质在液体中悬浮形成重液流,旋流器重介质的重液运行压力高,设备损耗大,还需要介质脱出及介质再生等一套完整的设施,具有成本高,工艺复杂,且选矿需要的时间周期长等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就可以高效分离密度接近矿物的选矿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选矿方法,不需要重液分离方法,采用螺旋溜槽,就能实现高效、简单且成本低的分离密度接近的矿物的选矿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
[0006]S1、在目标矿原料里添加具有与目标矿石显著差异的预设特性且密度介于目标矿石和主要脉石尾矿之间的重介质,得到混合矿料;
[0007]S2、将S1中得到的混合矿料加水制浆后,送入螺旋选矿溜槽,在选矿溜槽的筛分下会形成依次排列的目标矿石、重介质、脉石尾矿矿流带;
[0008]S3、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矿料流带已经被重介质矿料流带分隔开的基础上,在螺旋溜槽的出料口将脉石尾矿从矿料中分离出去,从而实现脉石尾矿和目标矿的分离;
[0009]S4、利用重介质的预设特性,将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分离,完成初步选矿工艺。
[0010]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螺旋溜槽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料口,其一出料口用于收集所述脉石尾矿流,剩余出料口至少一个用于收集目标矿石矿流和重介质矿流,或者;其一出料口用于收集所述脉石尾矿流,剩余出料口中至少一个用于收集目标矿石矿流,另一用于收集重介质矿流。
[0011]优选地,所述目标矿石为非磁性矿石的一种,所述重介质的预设特性为磁性,在步骤S4中,利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的磁性差异,将矿料通过磁分离机构,将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分离。
[0012]优选地,所述目标矿石为铜矿石,在步骤S1之前,包括首先破碎研磨至铜矿解离度超过90%的粒度粉体,其次用磁选机把目标矿原料里面的磁性矿物分离出来。
[0013]优选地,在步骤S4中,在螺旋溜槽底部的出料口,把目标矿石矿流带通过磁选机将磁性的重介质脱除。
[0014]优选地,所述目标矿石为非导电性矿石的一种,所述重介质的预设特性为导电,在步骤S4中,利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的导电性差异,将矿料通过传统的静电分离方法将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分离。
[0015]优选地,所述重介质的粒度大于目标矿石的粒度,在步骤S4中,利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的粒度大小差异,将矿料通过传统的筛网将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分离。
[0016]优选地,所述目标矿原料为氧化铜原矿、磷矿石原矿、锂辉石原矿、萤石原矿、方解石原矿中的一种。
[0017]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5、将步骤S3中初步得到的脉石尾矿进一步分离回收其中夹带的重介质。
[0018]优选地,所述螺旋选矿溜槽包括中间柱体和安装与所述中间柱体的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上设置有筛矿凸纹,所述筛矿凸纹将所述溜槽本体分为光滑度由内至外依次降低的三部分,其中中间部分筛矿凸纹与两侧筛矿凸纹倾斜方向相反,且中间部分占比为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0019]优选地,在步骤S1中,添加的重介质和目标矿原料的质量比为0.4

1.0:1.0。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人工加入具有预设特性的定制重介质颗粒,其密度介于目标矿和尾矿之间,并经过螺旋溜槽,让重介质颗粒把高于自己密度的和小于自己密度的矿物挤开,形成较宽的中间密度膜流矿带宽度,从而达到方便截取并获得较高品位较高回收率的矿物的选矿效果。即本工艺的核心是巧妙的运用添加密度介于中间的重介质,并使得重介质具有针对目标矿的不同特性,将通过传统螺旋选矿难以分离的密度接近矿物,转化为分离相对容易的目标矿和重介质,虽然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密度更为接近,但是基于两者不同的特性,不需要考虑两者的密度,分离会相对容易很多。合理的化解了密度差异小的矿种分离难度,重介质还可以回收,且还可以使用传统的螺旋选矿工艺,不仅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多种优势。本技术对于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低品位多金属难选矿物具有积极意义,适用于多种目标矿的高效预富集,可配合浮选工艺,节省大量浮选药剂成本,相对传统的螺旋选矿工艺,也大幅度减少后续浮选工艺的化学废渣和废水排放量,减少污染。相对重介质重液分离技术,本技术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高效的优点。另外,本技术的中的螺旋溜槽设计,配合定制的重介质工艺,能提高选矿分选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铜矿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中螺旋选矿溜槽的整体图;
[0023]图3为氧化铜矿脱介后数据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5]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应用于筛选目标矿石和尾矿密度接近的矿种,当然了,应用于密
度差别大的矿种更没有问题,只是密度差别大的应用传统的螺旋选矿就可以筛选分离。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6]S1、在目标矿原料里添加具有预设特性且密度介于目标矿石和主要脉石尾矿之间的重介质,得到混合矿料;当然了,矿料是经过粉碎研磨等传统预处理的,这样目标矿物是处于解离的粒度颗粒,在本工艺选矿前才能直接添加定制的重介质。
[0027]S2、将S1添加重介质后的矿料经过混合搅拌,得到的混合矿料,当然了,混合矿料在送入螺旋选矿溜槽之前,需要常规的加水搅拌成矿浆,进一步在选矿溜槽的筛分下,重介质由于密度介于目标矿和脉石尾矿之间,会把高于自己密度的和小于自己密度的矿物挤开,形成较宽的中间密度膜流矿带宽度,所以矿料在螺旋溜槽的筛分下,会逐渐形成依次排列的目标矿石、重介质、脉石尾矿矿料带;
[0028]S3、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已经被重介质分隔开的基础上,通过中间截取,或者在螺旋溜槽底部的分隔的出料口(出料口的位置、数量、大小是和目标矿与尾矿、重介质的比例等配合设置的),将脉石尾矿从矿料中分离出去,从而实现脉石尾矿和目标矿的初步分离,此时,只是将脉石的初步分离,脉石中会夹杂少量重介质,目标矿出料口也会夹杂重介质,但是基本不会夹杂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矿方法,用于将矿料里的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筛选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目标矿原料里添加具有与目标矿石显著差异的预设特性且密度介于目标矿石和主要脉石尾矿之间的重介质,得到混合矿料;S2、将S1中得到的混合矿料加水制浆后,送入螺旋选矿溜槽,在选矿溜槽的筛分下会形成依次排列的目标矿石、重介质、脉石尾矿矿流带;S3、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矿料流带已经被重介质矿料流带分隔开的基础上,在螺旋溜槽的出料口将脉石尾矿从矿料中分离出去,从而实现脉石尾矿和目标矿的分离;S4、利用重介质的预设特性,将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分离,完成初步选矿工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螺旋溜槽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料口,其一出料口用于收集所述脉石尾矿流,剩余出料口至少一个用于收集目标矿石矿流和重介质矿流,或者;其一出料口用于收集所述脉石尾矿流,剩余出料口中至少一个用于收集目标矿石矿流,另一用于收集重介质矿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矿石为非磁性矿石的一种,所述重介质的预设特性为磁性,在步骤S4中,利用目标矿石和脉石尾矿的磁性差异,将矿料通过磁分离机构,将目标矿石和重介质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矿石为铜矿石,在步骤S1之前,包括首先破碎研磨至铜矿解离度超过90%的粒度粉体,其次用磁选机把目标矿原料里面的磁性矿物分离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银鸥选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