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3968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植物活性成分研究技术领域。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解于纯水中制成水相,将油相、乳化剂混合研磨,研磨后的混合液分次滴加水相,制成儿茶素纳米初乳。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于纯水中,再加入多酚氧化酶液,得到反应液备用。将反应液与儿茶素纳米初乳在一定温度下避光反应,即得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纳米乳作为反应物的载体,在保护包埋的反应物的同时还能够使反应物有效地向目标产物进行反应,极大地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从而显著提高茶黄素类物质的合成产率。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适合扩大化生产。适合扩大化生产。适合扩大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茶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的具有苯骈卓酚酮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色泽橙红且具有收敛性的色素,影响着红茶的色、香、味等重要品质形成,被誉为茶叶中的“软黄金”。一般占红茶干物重的1

2%。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并经过鉴定的茶黄素约有二十多个,其中最主要成分为茶黄素(TF)、茶黄素
‑3‑
没食子酸酯(TF2a)、茶黄素
‑3’‑
没食子酸酯(TF2b)及茶黄素

3,3
”‑
双没食子酸酯(TF3)。近年来随着红茶消费的流行以及饮食保健行业对于红茶的需求增加,红茶中特有物质的品质分析成为了研究热点。茶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活性成分,不仅是决定红茶重要品质特征的成分之一,而且具有多种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健康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炎、降血糖及降血脂等。
[0003]目前,茶黄素类物质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和酶法合成。化学合成是利用无机试剂氧化儿茶素制得茶黄素,在不需要加入多酚氧化酶及通入氧气的条件下,在其他实验条件适宜时,无机氧化剂就能氧化多酚类物质,氧化物进一步氧化形成茶黄素。但存在酸碱试剂使用量过多,成本较高且不环保,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茶黄素的可持续发展,且化学氧化体系缺乏底物专一性,副产物较多,后续纯化难度较大。<br/>[0004]因此,目前茶黄素类物质的来源主要是通过酶法合成。利用茶树鲜叶内源或外源PPO的催化能力,在有氧条件下催化氧化儿茶素生成邻醌,儿茶素邻醌再进行氧化缩合反应生成茶黄素,能大幅提高底物中茶黄素的浓度,对环境友好,因此利用PPO转化被认为是茶黄素工业生产最可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茶黄素类物质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包括:
[0008](1)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解在纯水中作为水相,向植物油中加入乳化剂研磨至乳液状,再分次滴加水相并均质搅拌,得儿茶素纳米初乳备用;
[0009](2)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解在纯水中,并加入多酚氧化酶液体,混合均匀后作为反应液;
[0010](3)将儿茶素纳米初乳加入反应液中,一定温度下避光反应,即得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
[0011]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儿茶素类化合物选自如下任意一种:
[0012]儿茶素单体、儿茶素单体的组合或茶多酚提取物。
[0013]进一步地,所述儿茶素单体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0014]进一步地,所述儿茶素单体的组合包括:EGC+EC,GCG+EC,EGC+ECG,EGCG+ECG。
[0015]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儿茶素类化合物选自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EC的一种或者两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茶多酚提取物中含有EC、EGC、ECG、EGCG。
[0017]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任何一种。
[0018]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乳化剂包括:大豆卵磷脂、tween80、聚乙烯20、聚山梨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中任意一种。
[0019]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儿茶素单体与多酚氧化酶液的体积比为9:1~1:9,体积比的单位为mL。
[0020]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儿茶素纳米初乳与反应液中的儿茶素单体的摩尔比为10:1~1:10,摩尔比的单位为mM。
[0021]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均质次数不低于5次。
[0022]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多酚氧化酶为漆酶。
[0023]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反应温度为10

40℃。
[002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根据任一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
[00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根据上述的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在软饮料、保健用品、药品、护肤品制备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纳米乳作为反应物的载体,在保护包埋的反应物的同时还能够让反应物有效地向目标产物进行反应,极大地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从而显著提高茶黄素类物质的合成产率。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适合扩大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其中:
[0029]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儿茶素纳米乳图;
[0030]图2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儿茶素纳米乳与多酚氧化酶溶液反应图,左边是反应后的液体,显示红棕色;右边是反应前的液体,显乳白色;
[0031]图3为实施例1中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中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实物图;
[0032]图4为实施例1中反应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33]图5为实施例1中反应液的质谱图(A为总离子流图;B为EIC图;C为UV图,D为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通过儿茶素纳米乳方式合成茶黄素(TF)
[0037](1)分别称取600mg EGC和EC置于烧杯中,加入100mL纯水,搅拌后放入超声仪中超声溶解,室温下静置,得水相备用;取10mL食用油放入研钵中,向其中加入10mL大豆卵磷脂进行充分研磨,之后在搅拌的同时缓慢、分批次的滴加预制好的水相,同时利用混合高速均质仪进行均质搅拌,均质五次,后得到如图1所示相应儿茶素纳米初乳。存放于4℃冰箱中以待分装及使用。
[0038](2)取80mL表儿茶素EC溶液和100mL多酚氧化酶溶液,置于烧杯中进行混合,得到反应液备用。
[0039](3)向反应液中缓缓加入60mL儿茶素纳米初乳,放入磁力搅拌器中,避光反应,温度设置30℃,反应时间150min,反应后如图2所示,图2所示实施例1中制备的儿茶素纳米乳与多酚氧化酶溶液的反应图,左边是反应后的液体,显示红棕色;右边是反应前的液体,显乳白色。反应液体由乳白色变成红棕色,说明有颜色物质生成。
[0040]反应完成后取2mL纳米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包括:(1)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解在纯水中作为水相,向植物油中加入乳化剂研磨至乳液状,再分次滴加水相并均质搅拌,得儿茶素纳米初乳备用;(2)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解在纯水中,并加入多酚氧化酶液体,混合均匀后作为反应液;(3)将儿茶素纳米初乳加入反应液中,一定温度下避光反应,即得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儿茶素类化合物选自如下任意一种:儿茶素单体、儿茶素单体的组合或茶多酚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儿茶素单体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乳化剂包括: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梁柯家平赖国平周峰连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