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支撑装置和楼板浇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67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板支撑装置和楼板浇筑方法,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楼板包括预制楼板和设于预制楼板内的钢筋桁架;预制楼板支撑于预设支撑体,第一支撑组件支撑于预制楼板靠近支撑体的外缘以间接支撑于支撑体,第二支撑组件支撑于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与钢筋桁架可拆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第一支撑组件是间接支撑于预设支撑体上的,如立柱或者承重墙,因此,无需在楼板下方设置额外的支撑件支撑楼板,就可以保证楼板浇筑过程楼板的低挠度,因此不会对浇筑完的楼层开展二次结构等工程产生负面影响,有利于保证工期和降低造价。低造价。低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板支撑装置和楼板浇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式楼板的
,尤其涉及一种楼板支撑装置和楼板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桁架在装配式楼板中起到重要作用,常用在组合楼板和叠合板中,以提高楼板施工阶段短期刚度,避免楼板预制部分发生吊装破坏,并且承担一部分施工阶段荷载,提高施工免支撑跨度,减少支撑,形成底板和受力钢筋一体化建筑制品。
[0003]楼板的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腹杆筋和下弦钢筋。下弦钢筋整体,以及腹杆筋的下部均预埋于楼板内,上弦钢筋则设置于腹杆筋的上部,在楼板上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楼板进行支撑,以保证楼板结构在浇筑养护完成前的稳定性,保证楼板的挠度在允许范围内。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支撑楼板,往往需要在楼板的下方设置支撑件,这会占用楼板下方空间。例如,当楼板作为二楼楼板时,支撑件会占用一楼空间,不利于已浇筑完的楼层开展二次结构等工程,影响工期和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板支撑装置和楼板浇筑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方式占用楼板下方空间,不利于已浇筑完的楼层开展二次结构等工程,影响工期和造价的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楼板包括预制楼板和设于预制楼板内的钢筋桁架;预制楼板支撑于预设支撑体,第一支撑组件支撑于预制楼板靠近支撑体的外缘以间接支撑于支撑体,第二支撑组件支撑于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与钢筋桁架可拆卸连接,以向钢筋桁架提供竖向支撑,进而间接支撑预制楼板。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支撑于预制楼板靠近支撑体的外缘以间接支撑于支撑体,第二支撑组件则支撑于第一支撑体,如此,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力也是间接落在预设上的支撑体的,通过第二支撑组件竖向支撑钢筋桁架,限定钢筋桁架的挠度的同时也限定了预制楼板的挠度,进而能够确保楼板在浇筑成型的过程中,楼板整体的挠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支撑组件是间接支撑于预设支撑体上的,如立柱或者承重墙,因此,无需在楼板下方设置额外的支撑件支撑楼板,就可以保证浇筑过程中楼板的低挠度,因此不会对浇筑完的楼层开展二次结构等工程产生负面影响,有利于保证
工期和降低造价。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钢梁组件和悬吊组件,钢梁组件与上层支撑件可拆卸连接,悬吊组件用于悬吊钢筋桁架。
[0013]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上层支撑件和下层支撑件,下层支撑件直接支撑于预制楼板上,且靠近预制楼板靠近预设支撑体的外缘,以使下层支撑件间接支撑于预设支撑体,在浇筑混凝土后,可将下层支撑件整体留在混凝土内部,使上层支撑件连同第二支撑组件脱离混凝土以循环利用;也就是说,下层支撑件为一次性使用构件,由于下层支撑件支撑于预制楼板的外缘部分,因此下层支撑件的存在对楼板的性能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上层支撑件以及钢梁组件则为循环使用的构件,如此便可控制该支撑装置的整体成本的同时,保证楼板能够被顺利浇筑成型。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钢梁组件和悬吊组件,钢梁组件与上层支撑件可拆卸连接,悬吊组件用于悬吊钢筋桁架。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组件包括钢梁组件和悬吊组件,悬吊组件用于向钢筋桁架提供牵引力,以支撑钢筋桁架,限制钢筋桁架向下弯曲的挠度,进而限制预制楼板向下弯曲的挠度。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钢梁组件包括横梁和至少两根纵梁,纵梁沿预制楼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横梁沿预制楼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可拆卸连接于两根纵梁;悬吊组件包括钢丝绳和挂钩,钢丝绳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横梁,挂钩连接于钢丝绳的另一端,挂钩用于直接或间接的牵引钢筋桁架。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钢梁组件包括横梁和至少两根纵梁,悬吊组件包括钢丝绳和挂钩,横梁不但用于建立起两根纵梁之间的连接关系,使两根纵梁形成一体,还用于设置钢丝绳,横梁的数量根据钢筋桁架的牵引支撑需求灵活选用。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上层支撑件包括连杆,下层支撑件包括套筒和底座,底座设于套筒的一端且底座支撑于预制楼板,连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纵梁;连杆的另一端插入套筒内且与套筒间隙配合,连杆与套筒配合后能够支撑纵梁。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上层支撑件包括连杆,下层支撑件包括套筒和底座,连杆和套筒相互插接,以实现上层支撑件和下层支撑件的可拆卸连接;
[0020]连杆和套筒插接后,连杆直接抵在套筒的底部,且确保二者相互插接后能够支撑第二支撑组件。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挂钩还包括挂钩套,挂钩套可拆卸套设于挂钩外部,以使挂钩通过挂钩套实现对于钢筋桁架间接牵引。
[0022]挂钩套与钢筋桁架配合,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留存于混凝土内。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挂钩外部还套有挂钩套,挂钩套与钢筋桁架直接接触,因此二者需要具备相互匹配的尺寸。
[0024]通过设置挂钩套,可避免挂钩直接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以使挂钩能够更容易的自混凝土内脱出;在挂钩自混凝土内脱出后,挂钩套可保留于混凝土内,由于挂钩套尺寸较小,故其几乎不会影响到楼板的性能。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对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可调;连杆能够相对于套筒转动;连杆具有螺纹段,纵梁上具有与螺纹段配合的螺纹孔;通过改变螺
纹段与螺纹孔的配合长度,以调整第一支撑组件对于钢梁组件的支撑高度。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支撑组件对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设置为可调整的形式,可使该楼板支撑装置能够匹配更大范围厚度的楼板的支撑需求,也能够方便挂钩与挂钩套主动脱离工作的进行。
[0027]通过转动连杆,改变螺纹段与螺纹孔的配合长度,便可改变第一支撑组件对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高度,操作过程可靠便捷。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楼板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护套;挂钩和挂钩套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楼板包括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间,第一护套用于封闭第一空间通往浇筑空间的开口;第一护套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护套的一端对应套设于挂钩套的两端,两个第一护套的另一端对应套设于靠近挂钩套的挂钩的外部。
[0029]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护套用于封闭浇筑空间通往第一空间的开口,如此便可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进入第一空间影响悬吊组件对上弦钢筋的支撑精度和支撑稳定性,也可避免混凝土对挂钩和挂钩套的脱离造成的负面影响,使挂钩更容易与挂钩套脱离。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连杆的高度大于等于楼板的混凝土浇筑高度;和/或,楼板支撑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所述楼板包括预制楼板(A)和设于所述预制楼板(A)内的钢筋桁架(B);所述预制楼板(A)支撑于预设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支撑于所述预制楼板(A)靠近所述支撑体的外缘,以间接支撑于所述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支撑于第一支撑组件(1),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与所述钢筋桁架(B)可拆卸连接,以向所述钢筋桁架(B)提供竖向支撑,进而间接支撑所述预制楼板(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可拆卸连接的上层支撑件(11)和支撑于所述预制楼板(A)的下层支撑件(12),所述上层支撑件(11)和所述下层支撑件(12)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钢梁组件(21)和悬吊组件(22),所述钢梁组件(21)与所述上层支撑件(11)可拆卸连接,所述悬吊组件(22)用于悬吊所述钢筋桁架(B)。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组件(21)包括横梁(211)和至少两根纵梁(212),所述纵梁(212)沿所述预制楼板(A)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梁(211)沿所述预制楼板(A)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可拆卸连接于两根所述纵梁(212);所述悬吊组件(22)包括钢丝绳(221)和挂钩(222),所述钢丝绳(22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横梁(211),所述挂钩(222)连接于所述钢丝绳(221)的另一端,所述挂钩(222)用于直接或间接的牵引所述钢筋桁架(B)。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件(11)包括连杆(111),所述下层支撑件(12)包括套筒(121)和底座(122),所述底座(122)设于所述套筒(121)的一端且所述底座(122)支撑于所述预制楼板(A),所述连杆(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纵梁(212);所述连杆(111)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套筒(121)内且与所述套筒(121)间隙配合,所述连杆(111)与所述套筒(121)配合后能够支撑所述纵梁(21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22)还包括挂钩套(223),所述挂钩套(223)可拆卸套设于所述挂钩(222)外部,以使所述挂钩(222)通过所述挂钩套(223)实现对于所述钢筋桁架(B)间接牵引;所述挂钩套(223)与所述钢筋桁架(B)配合,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留存于所述混凝土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占学郭帅安晓惠黄晓峥郭延凯黄春翔娄军翁俊湧兰家旭曹玉红郝勇王博远马春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