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66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加筋边坡和预制生态表层,所述加筋边坡包括整体加筋格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加快,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山地

丘陵地形,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削山填沟,随之形成了大量的高填方工程和高填方边坡,这些高填方边坡纵断面长

横断面宽

坡高极高,极其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土工合成加筋土边坡因具有因地制宜

减少坡率

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填方边坡支护工程中

[0003]在高填方工程建设过程中,土方开挖挖除了原有地表植被,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植被又是固碳和碳汇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与我国碳达峰

碳中和政策相违背,因此在高填方建设结束的同时需完成对高填方形成的临空面的生态修复

[0004]生态边坡应运而生,然而目前的大部分的生态边坡只是把植物作为边坡面层,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忽略了植物根系的固坡效应;同时,在生态边坡建造过程中,采用在边坡面层撒种子的方式形成植物层,但是这种方法常存在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经常需要在边坡运营过程中重复补种;此外,一部分考虑植物根系固坡效应的生态边坡,在植物生长的初期(一般持续半年左右),植物根系未形成纤维层导致固坡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边坡未利用植物根系的固坡效应

植物面层存活率低以及植物生长初期根系固坡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包括加筋边坡和预制生态表层,所述加筋边坡包括整体加筋格栅

加筋格栅锁扣

钢筋

排水沟

反滤层

种植土,所述加筋边坡和预制生态表层通过钢筋连接,所述反滤层设置在格栅端部,所述加筋边坡还包括建筑土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加筋格栅包括若干层加筋格栅,所述格栅端部能折回并与本层格栅上加筋格栅锁扣连接,所述反滤层和种植土设置在格栅折回部分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设置在建筑土层的内部

[0009]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持力层上设置砂垫层,布置钢筋,在钢筋靠近预制生态表层的一端预留一段钢筋,并在钢筋预留一端的端部形成弯钩;
S2、
铺设整体加筋格栅,在格栅端部铺设反滤层和种植土,并折回下压,将反滤层和种植土反包,折回的格栅与本层格栅采用专用锁扣连接;
S3、
将建筑土层铺设在加筋格栅之上,铺设平整后进行碾压;
S4、
重复步骤
S2、S3
,形成两层加筋层,作为下层加筋边坡;
S5、
重复
S1
中布置钢筋的操作,布置上层加筋边坡的钢筋;
S6、
利用
S1
中预留的钢筋将预制生态表层反包,将下层加筋边坡的钢筋弯钩与上层加筋边坡的钢筋相连,即可将预制生态表层安装在下层加筋边坡面层上;
S7、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生态加筋边坡达到设计高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
S1
中砂垫层厚度为
50cm
,所述
S1
中预留钢筋的长度为3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
S2
中反滤层为袋装碎石反滤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
S3
中建筑土层按分层厚度
50cm
,虚铺层厚度控制在
60

70cm
,摊铺在加筋格栅之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
S6
中预制生态表层由
1~3
株半年龄的银合欢活株及根系周围种植土组成,将根系周围种植土的形状处理为加筋边坡预留的形状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由于预制生态表层采用成熟的植物,半年龄的银合欢根系长度可达半米,根系已经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可以有效加固边坡土体,提高边坡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预制生态表层土体为植物原生种植土,移栽预制植物表层时,不会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因此植物存活率高,解决了常规通过播撒种子形成植物面层导致的存活率低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由于在加筋边坡的端部布置了种植土,当预制生态表层安装在加筋边坡上后,在根系的下方和侧方均为种植土,随着植物的生长,根系相下层和侧向种植土延伸,加固下层和本层加筋边坡,提高边坡的整体性,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及其施工方法,由于预制生态表层采用的成熟的植物,在边坡施工完成后,就形成了植物面层,可以有效发挥生态边坡的固碳作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筋边坡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施工完成后的预制生态加筋边坡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段时间后的预制生态加筋边坡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筋弯钩连接图;图中:
1、
整体加筋格栅;
2、
加筋格栅锁扣;
3、
钢筋;
4、
排水沟;
5、
反滤层;
6、
种植土;
7、
建筑土层;
8、
预制生态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筋边坡和预制生态表层(8),所述加筋边坡包括整体加筋格栅(1)

加筋格栅锁扣(2)

钢筋(3)

排水沟(4)

反滤层(5)

种植土(6),所述加筋边坡和预制生态表层(8)通过钢筋(3)连接,所述反滤层(5)设置在格栅端部,所述加筋边坡还包括建筑土层(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加筋格栅(1)包括若干层加筋格栅,所述格栅端部能折回并与本层格栅上加筋格栅锁扣(2)连接,所述反滤层(5)和种植土(6)设置在格栅折回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4)设置在建筑土层(7)的内部
。4.
一种预制式生态加筋加固边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持力层上设置砂垫层,布置钢筋(3),在钢筋(3)靠近预制生态表层的一端预留一段钢筋(3),并在钢筋(3)预留一端的端部形成弯钩;
S2、
铺设整体加筋格栅(1),在格栅端部铺设反滤层(5)和种植土(6),并折回下压,将反滤层(5)和种植土(6)反包,折回的格栅与本层格栅采用专用锁扣连接;
S3、
将建筑土层(7)铺设在加筋格栅之上,铺设平整后进行碾压;
S4、
重复步骤
S2、S3
,形成两层加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陈冬梅邓安何蕃民徐建骁陈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