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18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属于监测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为了解决现有监测井由于泥沙容易进入到井管内部而流失的问题。本技术包括井眼,所述井眼内植入有井管,所述井管的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花孔,所述井眼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管套设在第一过滤管的内部,所述第一过滤管与井眼相互适配,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布。本技术能够减少泥沙进入到井管内部而被水泵抽吸排出,进而减少地下泥沙的流失;同时本技术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更换,以便于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监测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水监测井,是指为监测水位、水质、水温等地下水信息而建造的井管道系统。建造监测井就是通过设备系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保障地下环境质量、水源供应以及其他地下水利用工程的安全性。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是评价地下水资源储量,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指标。

2、监测井井管一般采用无缝钢管或者不锈钢管,管壁四周划开花孔,即可以使地下水渗入井内,又可以避免砂土(或者称为泥沙)流入井内,造成堵塞。结合附图1为现有的监测井结构,由于井管的外围仅仅是填充砾料,利用砾料的过滤作用对泥沙进行过滤,加上缠绕在井管外围的钢丝网对泥沙进行过滤。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砾料和井管外围的钢丝网的过滤效果有限,泥沙仍然会进入到井管内部,导致井管内部出现大量泥沙。大量泥沙被水泵抽出,大量泥沙被抽出后会影响到整个地基的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监测井由于泥沙容易进入到井管内部而流失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到井管内部而被水泵抽吸排出,进而减少地下泥沙的流失;同时本技术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更换,以便于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使用。

2、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包括开设在岩土体中的井眼,所述井眼内植入有井管,所述井管的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眼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上均开设有若干用于过水的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管套设在第一过滤管的内部并与第一过滤管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过滤管与井眼相互适配,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布;所述第二过滤管与井管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砾料。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配设在过滤筛筒上,所述过滤筛筒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经多根相互间隔设置的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均匀的布置在环形圈上,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包覆在过滤筛筒的外围。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的布置的高度高于井管最上方的花孔的位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上最上方的通孔的高度位置高于井管上最上方的花孔的位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上方的环形圈上连接有连接绳,或者最上方的环形圈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接绳的上端延伸出井眼。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管的外围包覆有双层密目网。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均由pvc管拼接而成。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管上的通孔与第二过滤管上的通孔相互交错布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地下水首先通过双层密目网进行过滤,过滤之后的地下水进入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并在多层过滤网布的作用下再次进行过滤,最后再通过砾料进行过滤,最终通过井管上的花孔进入到井管内部。本技术通过增加设置的双层密目网和多层过滤网布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泥沙的过滤作用,减少泥沙进入到井管内部而流失的问题。防止由于地下泥沙大量流水而引起的地基沉降的问题。

13、更为重要的是,本技术通过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的设置,使得在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之间形成一个过滤空间,通过在过滤空间内设置包覆有多层过滤网布的过滤筛筒,使得包覆有多层过滤网布的过滤筛筒能够取出和更换。从而以便于根据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更换时间周期,例如在如区域内泥砂含量较多,可定位2-3月更换一次,如泥砂含量较少,可定位半年左右更换一次,确保监测井内干净。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过滤层(如缠绕在井管上的网布)被堵塞后地下水无法正常进入到井管内部的问题(过滤层被堵塞后,导致地下水不能顺利进入到井管内部,进而无法真实的反应地下水水位等水文信息,进而对后续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包括开设在岩土体中的井眼(01),所述井眼(01)内植入有井管(1),所述井管(1)的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花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眼(01)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上均开设有若干用于过水的通孔(21),所述第二过滤管(3)套设在第一过滤管(2)的内部并与第一过滤管(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过滤管(2)与井眼(01)相互适配,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布(6);所述第二过滤管(3)与井管(1)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砾料(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6)配设在过滤筛筒上,所述过滤筛筒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圈(4),所述环形圈(4)经多根相互间隔设置的连接杆(5)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5)均匀的布置在环形圈(4)上,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6)包覆在过滤筛筒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6)的布置的高度高于井管(1)最上方的花孔(1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上最上方的通孔(21)的高度位置高于井管(1)上最上方的花孔(11)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的环形圈(4)上连接有连接绳(7),或者最上方的环形圈(4)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接绳(7)的上端延伸出井眼(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管(2)的外围包覆有双层密目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均由PVC管拼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管(2)上的通孔(21)与第二过滤管(3)上的通孔(21)相互交错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包括开设在岩土体中的井眼(01),所述井眼(01)内植入有井管(1),所述井管(1)的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花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眼(01)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上均开设有若干用于过水的通孔(21),所述第二过滤管(3)套设在第一过滤管(2)的内部并与第一过滤管(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过滤管(2)与井眼(01)相互适配,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布(6);所述第二过滤管(3)与井管(1)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砾料(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6)配设在过滤筛筒上,所述过滤筛筒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圈(4),所述环形圈(4)经多根相互间隔设置的连接杆(5)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5)均匀的布置在环形圈(4)上,所述的多层过滤网布(6)包覆在过滤筛筒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减少泥沙进入的监测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骁侯会军杨博李龙冯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