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52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该工艺将铅电解生产的铅阳极泥加入到贵铅炉后,配入适量的纯碱及粉煤,经高温反应后,产出稀渣及贵铅;将贵铅投入分银炉后,经风管插吹、加纯碱、加火硝及加铅锭等操作处理后,产出前期渣、中期渣、53渣及金银合金板;后将其送至金银电解车间生产金锭、银锭。与现有工艺项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合金板杂质含量,提高了合金板合格率,提升了分银炉生产效率,减少了公司贵金属在制品积压,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分银炉氧化精炼工艺的进步。进步。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贵金属火法冶炼领域,涉及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金银合金板是银电解制取高纯度银的原料,合金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银电解生产,因此银电解对分银炉所生产的合金板化学成分要求极其严格,需控制铜≤1.1%,铋≤0.1%,铅≤0.15%。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其具有操作简单、能够提高金银合金板质量等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0.将铅电解产出的铅阳极泥加入到贵铅炉内,同时配入纯碱及粉煤;反应完毕后,产出稀渣和贵铅;
[0006]S20.将贵铅投入到分银炉,风管插吹、加纯碱、火硝及铅锭后,产出金银合金板。
[0007]其中,S10的具体工艺为:
[0008]S101.自然风干的铅阳极泥加入到贵铅炉中;
[0009]S102.对铅阳极泥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计算纯碱及粉煤配入量,并加入贵铅炉;
[0010]S103.控制炉膛温度900

1000℃,反应时间10h;
[0011]S104.反应完毕后,将稀渣从炉口排出,并冷却1h后,再将贵铅从炉口排入中间包。
[0012]其中,S20的具体工艺为:
[0013]S201.将贵铅加入到分银炉中,控制炉膛温度900

950℃,待贵铅全部融化后,控制炉膛温度700

800℃,并将风管插入熔体,挥发脱除砷、锑等杂质,反应完毕后,控制炉膛温度1000

1050℃,排放前期渣;
[0014]S202.将前期渣排放后,控制炉膛温度700

800℃,并将风管插入熔体,挥发脱除铅、铋等杂质,生产中期渣,反应完毕后,控制炉膛温度1000

1050℃,排放中期渣;
[0015]S204.将中期渣排放后,提升炉膛温度1050

1100℃,保持该温度反应2h,根据分银炉内的熔体量,按比例配入混合均匀的火硝和纯碱后,将炉膛温度降低至960℃,并将风管插入熔体,脱除铜、碲等杂质,反应完毕后,排放53渣;
[0016]S206.将53渣排放后,根据分银炉炉内熔体量加入铅锭,炉膛温度保持960℃,插入风管鼓风,反应4h,在反应过程中每隔1h旋转炉体一次,反应完毕后,排出表面浮渣;
[0017]S207.表面浮渣排出后,重复S206操作两次;
[0018]S208.脱除铜、铋后,根据炉内熔体量,配入火硝,控制炉内温度1000℃以上,反应0.5h,将表面的渣排放后,将剩余的熔体浇铸成金银合金板。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合金板杂质含量,提高了合金板合格率,提升了分银炉生产效率,减少了公司贵金属在制品积压,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分银炉氧化精炼工艺的进步。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0.将铅电解产出的铅阳极加入到贵铅炉内,同时配入纯碱及粉煤;反应完毕后,产出稀渣和贵铅;
[0024]S101.自然风干的铅阳极泥加入到贵铅炉中;
[0025]S102.对铅阳极泥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计算纯碱及粉煤配入量,并加入贵铅炉;
[0026]S103.控制炉膛温度1000℃,反应时间10h;
[0027]S104.反应完毕后,将稀渣从炉口排出,并冷却1h后,再将贵铅从炉口排入中间包;
[0028]S20.将贵铅投入到分银炉,风管插吹、加纯碱、火硝及铅锭后,产出金银合金板;
[0029]S201.将贵铅加入到分银炉中,控制炉膛温度900℃,待贵铅全部融化后,控制炉膛温度800℃,并将风管插入熔体,挥发脱除砷、锑等杂质,反应完毕后,控制炉膛温度1000℃,排放前期渣;
[0030]S202.将前期渣排放后,控制炉膛温度800℃,并将风管插入熔体,挥发脱除铅、铋等杂质,生产中期渣,反应完毕后,控制炉膛温度1000℃,排放中期渣;
[0031]S204.将中期渣排放后,控制炉膛温度1060℃,根据分银炉内的熔体量,按比例配入混合均匀的火硝和纯碱后,将炉膛温度降低至960℃,保持该温度反应2h,并将风管插入熔体,脱除铜、碲等杂质,反应完毕后,升温排放53渣;
[0032]S206.将53渣排放后,根据分银炉炉内熔体量加入铅锭,炉膛温度保持960℃,插入风管鼓风,反应4h,在反应过程中每隔1h旋转炉体一次,反应完毕后,排出表面浮渣;
[0033]S207.表面浮渣排出后,重复S206操作两次。
[0034]S208.脱除铜、铋后,根据炉内熔体量,配入火硝,控制炉膛温度1100℃,反应0.5h,将表面的渣排放后,将剩余的熔体浇铸成金银合金板。
[0035]将90吨阳极泥分批次投入贵铅炉(每炉10吨),每炉次投入阳极泥根据化验结果,计算纯碱、粉煤配入量,混合后加入贵铅炉,产出贵铅48吨。产出的贵铅根据分银炉炉内熔体量情况,持续加入分银炉,依次造放前期渣、造放中期渣、造放53渣、“铅洗”、清合金出合金板,本炉次作业周期7天,合金板化学品位合格率100%,杂质成分优于设定值。合金板化学品味如下:
[0036]样品编号Bi(%)Te(%)Pb(%)Cu(%)
合金02010.012<0.0050.0180.42合金02020.016<0.0050.0160.42合金02030.019<0.0050.0150.45合金02040.026<0.0050.0210.46合金02050.035<0.0050.0230.48
[0037]实施例2
[0038]将100吨阳极泥分批次投入贵铅炉(每炉10吨),每炉次投入阳极泥根据化验结果,计算纯碱、粉煤配入量,混合后加入贵铅炉,产出贵铅55吨。产出的贵铅根据分银炉炉内熔体量情况,持续加入分银炉,依次造放前期渣、造放中期渣、造放53渣、“铅洗”、清合金出合金板,本炉次作业周期8.5天,合金板化学品位合格率100%,杂质成分优于设定值。合金板化学品味如下:
[0039]样品编号Bi(%)Te(%)Pb(%)Cu(%)合金02060.008<0.0050.0130.43合金02070.019<0.0050.0260.45合金02080.029<0.0050.0190.45合金02090.045<0.0050.0330.52合金02100.055<0.0050.0250.56
[0040]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将铅电解产出的铅阳极泥加入到贵铅炉内,同时配入纯碱及粉煤;反应完毕后,产出稀渣和贵铅;S20.将贵铅投入到分银炉,风管插吹、加纯碱、火硝及铅锭后,产出金银合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10的具体工艺为:S101.自然风干的铅阳极泥加入到贵铅炉中;S102.对铅阳极泥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计算纯碱及粉煤配入量,并加入贵铅炉;S103.控制炉膛温度900

1000℃,反应时间10h;S104.反应完毕后,将稀渣从炉口排出,并冷却1h后,再将贵铅从炉口排入中间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分银炉合金板中铜铋含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20的具体工艺为:S201.将贵铅加入到分银炉中,控制炉膛温度900

950℃,待贵铅全部融化后,控制炉膛温度700

800℃,并将风管插入熔体,挥发脱除砷、锑等杂质,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哲刘永康李志童章启李样人李健张恩明刘文强李叔华刘娜傅敏敏黄朝胜熊伟周捷徐一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