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40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包括:上壳体、前脸钣金和下安装钣金;前脸钣金通过第一限位插扣插装于第一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下安装钣金;前脸钣金通过第二限位插扣插入第二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上壳体;下安装钣金的上侧固定有限位支撑钣金和固定支撑钣金;上壳体通过第三限位插扣插入第三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下安装钣金;固定支撑钣金的上端形成有固定螺孔;上壳体形成有用于配合固定螺孔的固定通孔;上壳体通过螺钉穿过固定通孔并旋入固定螺孔固定至下安装钣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拆卸方便且结构稳定坚固,便于拆装和后期的维修。修。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是一个通过螺钉将各钣金连接成一个固定的安装整体,然后通过螺钉与搬运机器人的底盘上的壳体进行固定安装,由于前脸结构作为一个安装整体尺寸较大,安装不便,拆卸困难,在维修时需要对前脸的安装整体进行分解拆卸,然后再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包括:上壳体、前脸钣金和下安装钣金;下安装钣金形成有第一限位插孔;前脸钣金的内侧的下方形成有用于配合第一限位插孔的第一限位插扣;前脸钣金通过第一限位插扣插装于第一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下安装钣金;前脸钣金的内侧的上方形成有第二限位插孔;上壳体形成有用于配合第二限位插孔的第二限位插扣;前脸钣金通过第二限位插扣插入第二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上壳体;下安装钣金的上侧固定有限位支撑钣金和固定支撑钣金;限位支撑钣金的上端形成有第三限位插孔;上壳体的内侧形成有用于配合第三限位插孔的第三限位插扣;上壳体通过第三限位插扣插入第三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下安装钣金;固定支撑钣金的上端形成有固定螺孔;上壳体形成有用于配合固定螺孔的固定通孔;上壳体通过螺钉穿过固定通孔并旋入固定螺孔固定至下安装钣金;前脸钣金上安装有多种用于控制移动机器人的元器件。
[0005]进一步地,前脸钣金形成有用于供螺钉穿过以旋入移动机器人内部形成的固定孔内的安装通孔。
[0006]进一步地,上壳体的后端的两侧均形成有第四限位插扣;下安装钣金的后端的两侧均形成有用于配合第四限位插扣的第四限位插孔;第四限位插扣插接于第四限位插孔内。
[0007]进一步地,下安装钣金在位于前脸钣金的两侧的位置形成有安装台;安装台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对灯带进行防护的灯带罩。
[0008]进一步地,上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前脸钣金的第一凹部。
[0009]进一步地,上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灯带罩的第二凹部;第二凹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凹部的一端且位于第一凹部的下方。
[0010]进一步地,下安装钣金的外侧卡接有用于进行防撞的防撞条;防撞条的部分卡接于前脸钣金、灯带罩和上壳体与下安装钣金之间形成的安装缝隙内。
[0011]进一步地,上壳体的后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对接移动机器人的壳体形成有的安装面的限位插装部。
[0012]进一步地,上壳体的周侧形成有用于对上壳体与移动机器人的壳体之间的安装缝隙进行封闭的护板。
[0013]进一步地,上壳体的上侧设有警示贴。
[0014]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所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的上壳体、前脸钣金和下安装钣金之间通过插扣和插孔可拆卸连接为一个整体,并通过安装通孔和固定螺孔对该整体进行结构固定,拆卸方便且结构稳定坚固,便于拆装和后期的维修。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申请涉及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的爆炸图;
[0018]图3是图1中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的前脸钣金安装于下安装钣金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中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的背侧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的上壳体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中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的各个插扣插入各个插孔内的示意图。
[0022]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10,上壳体11,第二限位插扣111,第三限位插扣112,固定通孔113,第四限位插扣114,第一凹部115,第二凹部116,限位插装部117,护板118,前脸钣金12,第一限位插扣121,第二限位插孔122,安装通孔123,下安装钣金13,第一限位插孔131,限位支撑钣金132,第三限位插孔133,固定支撑钣金134,固定螺孔135,第四限位插孔136,安装台137,灯带罩14,防撞条15,限位凸部16,警示贴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如图1

6所示,为本申请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10,包括:上壳体11、前脸钣金12和下安装钣金13。下安装钣金13形成有第一限位插孔131,前脸钣金12的内侧的下方形成有第一限位插扣121以用于配合第一限位插孔131,前脸钣金12通过第一限位插扣121插装于第一限位插孔131可拆卸连接至所所下安装钣金13,这样在安装时直接将第一限位插扣121插装于第一限位插孔131便将前脸钣金12安装于下安装钣金13了,拆卸方便,安装快速。前脸钣金12的内侧的上方形成有第二限位插孔122,上壳体11形成有第二限位插扣111以用于配合第二限位插孔122,前脸钣金12通过第二限位插扣111插入第二限位插孔122可拆卸连接至上壳体11,这样在安装时直接将第二限位插扣111插装于第二限位插孔122便将前脸钣金12安装于上壳体11了,拆卸方便,安装快速。下安装钣金的上侧固定有限位支撑钣金132和固定支撑钣金134,限位支撑钣金的上端形成有第三限位插孔133,上壳体11的内侧形成有第三限位插扣112以用于配合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包括:上壳体、前脸钣金和下安装钣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钣金形成有第一限位插孔;所述前脸钣金的内侧的下方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插孔的第一限位插扣;所述前脸钣金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插扣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下安装钣金;所述前脸钣金的内侧的上方形成有第二限位插孔;所述上壳体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插孔的第二限位插扣;所述前脸钣金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插扣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安装钣金的上侧固定有限位支撑钣金和固定支撑钣金;所述限位支撑钣金的上端形成有第三限位插孔;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三限位插孔的第三限位插扣;所述上壳体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插扣插入所述第三限位插孔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下安装钣金;所述固定支撑钣金的上端形成有固定螺孔;所述上壳体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固定螺孔的固定通孔;所述上壳体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并旋入所述固定螺孔固定至所述下安装钣金;所述前脸钣金上安装有多种用于控制移动机器人的元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脸钣金形成有用于供螺钉穿过以旋入移动机器人内部形成的固定孔内的安装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移动机器人前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后端的两侧均形成有第四限位插扣;所述下安装钣金的后端的两侧均形成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相泉李卫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睿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