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27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配件的领域,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鼻端为入水端,所述蜗壳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在所述蜗壳内沿入水端至出水口的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流道;其中,所述流道的横截面沿入水端至出水口的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蜗壳内表面的粗糙度大于10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配水喷头承压能力较弱,易被冲毁或冲掉的问题。易被冲毁或冲掉的问题。易被冲毁或冲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配件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

技术介绍

[0002]机力通风冷却塔作为重要的循环水散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煤炭等工业场合,其可以带走60%~80%的工业废热,内部主要通过循环水蒸发来进行散热。常规的机力通风冷却塔结构包括风筒、风机、收水器、配水管、淋水喷头、填料、水池等。其中,淋水喷头的作用是将循环水均匀喷施在填料上。
[0003]常规的冷却塔喷头为反射型配水喷头,该种类型的喷头通常包括喷口、套管、溅水盘、支架等,支架将套管与溅水盘连接起来,套管靠近溅水盘一侧的开口为喷口,水从套管的另一侧流入,然后经喷口喷出,喷出的水会落在溅水盘上,随后溅射至四周,当水流的冲击力越大时,水的溅射范围就越大。
[0004]但是,由于工业循环水的压力常常留有较大的裕量,因此当水压较大时,喷头也相应的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但是一旦水压超出了喷头的承压上限,喷头就极易被冲毁或者冲掉,从而破坏冷却塔内的布水效果,造成塔内温度升高,从而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配水喷头承压能力较弱,易被冲毁或冲掉的问题,提供一种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鼻端为入水端,所述蜗壳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在所述蜗壳内沿入水端至出水口的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流道;其中,所述流道的横截面沿入水端至出水口的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蜗壳内表面的粗糙度大于10μm。
[0007]优选地,所述蜗壳还包括朝向所述蜗壳外部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蜗壳与所述出水口相对的侧面上,所述凸起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蜗壳内螺旋形流道的螺旋角度的范围为360
°
~1080
°

[0009]优选地,所述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还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三层溅水盘,所述溅水盘与所述蜗壳之间以及所述溅水盘与所述溅水盘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三层溅水盘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缩小。
[0010]优选地,三层溅水盘由上至下依次为上层溅水盘、中层溅水盘以及下层溅水盘;
[0011]所述上层溅水盘上设置有呈漏斗型的上接水口,所述上接水口的口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0012]所述中层溅水盘上设置有呈漏斗型的中接水口,所述中接水口的口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0013]所述下层溅水盘的顶面上设置有溅水台。。
[0014]优选地,所述上层溅水盘的顶面上沿所述上层溅水盘的周向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
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上层溅水盘的径向延伸。
[0015]优选地,所述中层溅水盘的外周壁上沿所述中层溅水盘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呈凸起状的溅水圈,所述溅水圈沿所述中层溅水盘的周向设置。
[0016]优选地,所述上层溅水盘与所述下层溅水盘之间的间距是所述中层溅水盘与所述下层溅水盘之间间距的2倍。
[0017]优选地,所述中接水口接水端的口径为所述上接水口接水端口径的60%~70%。
[0018]优选地,所述蜗壳与所述上层溅水盘之间的连接件为上层连接杆,在所述上层连接杆与所述蜗壳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筋。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蜗壳内的螺旋形流道能够加强水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从而降低水压,降低水对蜗壳的冲击力,同时,蜗壳的粗糙的内壁能够提高水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进一步降低水压,降低水对蜗壳的冲击力。通过螺旋形流道与蜗壳粗糙内壁的双重作用,流入蜗壳内水的水压将会减小,从而降低喷头被冲毁或者冲掉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中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喷头接口与蜗壳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中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中上层溅水盘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5中上层溅水盘的侧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中中层溅水盘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7中中层溅水盘的侧视图;
[0028]图9是本技术中下层溅水盘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图9中下层溅水盘的侧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喷头接口;11、条形筋;2、蜗壳;21、入水端;22、出水口;23、流道;24、凸起;25、出水槽;3、上层连接杆;31、加强杆;4、上层溅水盘;41、上接水口;42、凹槽;5、中层连接杆;6、中层溅水盘;61、中接水口;62、溅水圈;7、下层连接杆;8、下层溅水盘;81、溅水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3]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顶、底”是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包括蜗壳2,蜗壳2的鼻端为入水端21,蜗壳2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22,在蜗壳2内沿入水端21至出水口22的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流道23;其中,流道23的横截面沿入水端21至出水口22的方向逐渐缩
小,且蜗壳2内表面的粗糙度大于10μm。
[0035]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在蜗壳2的入水端21处连接有喷头接口1,用于将蜗壳2与水管连接,喷头接口1与蜗壳2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喷头接口1呈管状,在喷头接口1的内周壁上加工成型有螺纹,便于喷头接口1与水管连接。另外,为了加强喷头接口1的稳定性与使用强度,在喷头接口1的外周壁上沿喷头接口1的长度方向延伸有条形筋11,条形筋11沿喷头接口1的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多条。
[0036]水会沿着螺旋形流道23的方向由入水端21流向出水口22,在水的流动过程中,水的水压会出现损耗,从而降低水压,降低水对蜗壳2的冲击力。使流道23的横截面逐渐缩小一方面能够使流至出水口22处的水更加聚集,为后续的喷溅做准备,提升后续的喷溅效果,另一方面当水压正常或较小时,较小的出水口22也能提高水的压力,提升喷溅效果。蜗壳2粗糙的内表面能够增加水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进一步降低水压,降低水对蜗壳2的冲击力。
[0037]另外,蜗壳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2),所述蜗壳(2)的鼻端为入水端(21),所述蜗壳(2)侧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22),在所述蜗壳(2)内沿入水端(21)至出水口(22)的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流道(23);其中,所述流道(23)的横截面沿入水端(21)至出水口(22)的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蜗壳(2)内表面的粗糙度大于1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2)还包括朝向所述蜗壳(2)外部的凸起(24),所述凸起(24)设置于所述蜗壳(2)与所述出水口(22)相对的侧面上,所述凸起(24)与所述出水口(22)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2)内螺旋形流道(23)的螺旋角度的范围为360
°
~108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还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出水口(22)下方的三层溅水盘,所述溅水盘与所述蜗壳(2)之间以及所述溅水盘与所述溅水盘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三层溅水盘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缩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式降压配水喷头,其特征在于,三层溅水盘由上至下依次为上层溅水盘(4)、中层溅水盘(6)以及下层溅水盘(8);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麟郎晓政张忠良谢宏伟魏巍王利民李增明刘军朱立江赵旭东解明赵明全苏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金瓷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