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及其应用、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1898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及其应用、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渗透剂、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和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H或C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及其应用、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及其应用、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装置原始开车、检修停车以及日常运行时都需要对系统进行粘泥杀菌剥离清洗操作。因水中存在大量的无机、有机化合物以及微生物,系统长周期运行后设备和管道表面会形成一层结垢物和腐蚀产物以及微生物粘泥,石油化工、煤化工装置中还存在换热器泄漏造成碳基化合物泄漏进入循环水系统内,为水中微生物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温床。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加速新陈代谢形成微生物粘泥,这些微生物粘泥形成一层致密的膜附着在管道和设备以及冷却塔填料上,导致各换热装置换热效率降低;管道以及设备内流体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增加;微生物粘泥附着下的金属设备加速腐蚀;微生物粘泥附着后将阻止阻垢剂以及缓蚀剂作用到金属表面,降低药剂的药效和增加药剂使用量;微生物粘泥附着在冷却塔填料上,堵塞填料导致系统换热效果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填料塌陷。给企业安全生产以及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直接造成装置停产。
[0003]微生物粘泥是由微生物菌体与粘结在一起的多糖类、蛋白质类,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胶体为主要组成,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和粘连性,尤其附着在管道内壁,换热管内壁以及冷却塔填料处,日常运行投加的杀菌剂很难剥离清洗干净,原始开车和停车检修时也难以剥离清洗干净,存在杀菌清洗操作时间过长而增加药剂消耗、补充水的大量消耗以及系统排污量增加,经济性低。目前市场有氧化性和非氧化性杀菌剂用于控制微生物粘泥,还有一部分是复合型杀菌剂来对系统进行杀菌剥离。这些药剂穿透能力弱、往往难以彻底杀死微生物。尤其是存在结垢物以及腐蚀表面上的微生物无法进行杀菌剥离清洗,造成药剂的过渡消耗,而且还达不到使用效果,久而久之微生物还对所投加的杀菌剂产生耐药性。
[0004]综上,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杀菌剂很难穿透微生物粘泥深层,杀菌剥离效果不佳,从而存在所需杀菌清洗时间过长而增加药剂消耗、补充水的大量消耗以及系统排污量增加,长此以往微生物会对长期使用的药剂产生耐药性,水中一些还原性的物质例如金属离子、硫酸盐离子等还会引起杀菌剂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杀菌剂对微生物粘泥杀菌剥离能力差,从而所需杀菌清洗时间长、药剂消耗量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及其应用、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杀菌清洗组合物对生物粘泥有快速渗透、溶解、分散的作用且对铁锈清洗作用明显,并且杀菌能力强,从而减少了药剂消耗,有利于提高工业循环水系统的稳定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包括: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渗透剂、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和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
[0007][0008]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H或C5

C10的烷基,n为8以上的整数;R4为C10

C16的烷基,m为6以上的整数;
[0009]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45

120重量份,渗透剂为50

150重量份,氨基磺酸类化合物为25

75重量份,有机羧酸类聚合物为12.5

50重量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为25

100重量份。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剂由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组合物制得。
[0011]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0012]S1、在第一温度下,将所述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进行第一搅拌,得到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水溶液;
[0013]S2、在第二温度下,依次将所述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所述有机羧酸类聚合物、所述渗透剂、可选地醇类、式(2)所示的化合物、式(1)所示的化合物加入所述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水溶液中进行混合,进行第二搅拌,得到所述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
[0014]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组合物、第二方面所述的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在工业循环水中的应用。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及其应用、复合型生物杀菌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获得以下有益的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渗透剂、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和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之间的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使得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渗透能力,能够迅速破坏微生物组织中蛋白质,脱除乳化分解系统中的油脂,快速杀死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分散微生物粘泥,同时能对系统的结垢物、腐蚀产物进行化学清洗剥离,破坏微生物粘泥的附着层,使附着在管道、冷却塔填料等设备上的粘泥快速脱离、溶解、分散。
[0017]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将粘泥杀菌剥离和化学清洗同时进行,缩短了粘泥杀菌剥离和清洗所需的时间,降低了药剂消耗以及系统排污量和补充水的消耗,能够作为工业循环水日常运行时的杀菌剥离清洗使用,提高系统运行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
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19]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渗透剂、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和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
[0020][0021]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H或C5

C10的烷基,n为8以上的整数;R4为C10

C16的烷基,m为6以上的整数;
[0022]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45

120重量份,渗透剂为50

150重量份,氨基磺酸类化合物为25

75重量份,有机羧酸类聚合物为12.5

50重量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为25

100重量份。
[0023]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一定含量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渗透剂、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和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之间的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使得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具有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杀菌清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渗透剂、氨基磺酸类化合物、有机羧酸类聚合物和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H或C5

C10的烷基,n为8以上的整数;R4为C10

C16的烷基,m为6以上的整数;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45

120重量份,渗透剂为50

150重量份,氨基磺酸类化合物为25

75重量份,有机羧酸类聚合物为12.5

50重量份,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为25

10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80

120重量份,所述渗透剂为80

120重量份,所述氨基磺酸类化合物为40

60重量份,所述有机羧酸类聚合物为15

40重量份,所述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为40

60重量份;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95

105重量份,所述渗透剂为95

105重量份,所述氨基磺酸类化合物为45

55重量份,所述有机羧酸类聚合物为20

30重量份,所述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为45

55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1)所示的化合物中,R2和R3为H,R1为C7

C9的烷基,n为10

12的整数;优选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R4为C11

C13的烷基,m为7

10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盐和/或丁二酸二异辛脂磺酸盐;优选地,所述氨基磺酸类化合物为氨基磺酸和/或C1

C8烷基氨基磺酸;优选地,所述有机羧酸类聚合物为丙烯酸钠

甲基丙烯酸羧乙酯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或丙烯酸
‑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

丙烯酸羟丙酯三元共聚物;优选地,所述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选自2

辛基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金瓷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