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8253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申请涉及一种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包括加热装置、进料装置以及操作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内形成有加热腔。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及进料机构,第一壳体内形成进料空间,进料空间与加热腔连通;进料机构设于进料空间内,并能够装载物料进出于加热腔。操作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形成操作空间,操作空间与进料空间连通。如此,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在通过加热装置满足脱水需求的同时,能够让得到无水氯化稀土产品在系统内完成由加热装置向进料装置的转移,及由进料装置向操作装置的转移,无水氯化稀土产品的转移具有较好的连贯性,以减少无水氯化稀土产品在转移过程中与空气的接触,进而减少因与空气接触而引起的吸水,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晶体脱水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氯化稀土晶体脱水后制备成的无水氯化稀土广泛应用于催化、催干、陶瓷、印染、镀锌、表面处理等行业。氯化稀土晶体需要通过脱水炉设备进行加热脱水,并在脱水后进行后续的包装等操作。密封性不好的情况下,脱水过程中容易被空气氧化生成氯氧化稀土,在包装过程中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再次结合而潮解,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0003]然而,以将氯化稀土晶体送入脱水炉中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再取出无水氯化稀土晶体产品转移送入真空或氩气气氛手套箱中包装为例,脱水后无水氯化稀土晶体产品容易在由脱水炉转移到手套箱的过程中,会与空气接触,发生吸水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晶体在脱水完成后到后续操作过程中与空气接触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
[0005]一种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所述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包括:
[0006]加热装置,其内形成有加热腔;
[0007]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及进料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进料空间,所述进料空间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进料机构设于所述进料空间内,并能够装载物料进出于所述加热腔;以及
[0008]操作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操作空间,所述操作空间与所述进料空间连通。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驱动件及装载件,所述装载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并形成有装载端,所述装载端用于装载所述物料;所述装载件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当所述装载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装载端处于所述进料空间,当所述装载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装载端处于所述加热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升降架,所述装载件设于所述升降架,且顶端形成所述装载端;
[0011]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进料装置的上方,并沿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方向形成所述加热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沿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方向布置于所述进料空间,所述装载件能够在所述升降架的驱动下,沿所述升降导轨进行升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装载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装载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底座封堵于所述加热腔用于与所述进料空间连通的一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加热装置的表面。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腔体管及发热件,所述腔体管内形成所述加热腔,并在自身纵长方向上的一端形成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发热件环绕设于所述腔体管的外周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套设于所述腔体管外,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炉膛与所述腔体管之间。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空间,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可启闭地设于所述进料口;
[0018]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取料口,所述取料口连通所述操作空间,所述操作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二密封门可启闭地设于所述取料口。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装置为真空手套箱,所述操作装置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操作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手套箱操作口。
[0020]上述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进料装置将氯化稀土晶体原料送入加热腔中,并利用加热装置对氯化稀土晶体原料进行烘干脱水。在烘干脱水完成后,得到的无水氯化稀土产品再通过进料装置自加热腔中转移回进料空间。处于进料空间的无水氯化稀土产品能够直接转移到相连通的操作空间,进行后续操作。如此,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在满足脱水需求的同时,能够让得到无水氯化稀土产品在系统内完成由加热装置向进料装置的转移,及由进料装置向操作装置的转移,无水氯化稀土产品的转移具有较好的连贯性,以减少无水氯化稀土产品在转移过程中与空气的接触,进而减少因与空气接触而引起的吸水,提高无水氯化稀土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中装载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所示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的侧视图。
[0025]图4为图3所示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00、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10、加热装置;11、腔体管;111、进气管;113、出气管;115、连接结构;13、发热件;15、热电偶;16、安装座;17、炉膛;18、第三壳体;30、进料装置;31、第一壳体;33、进料机构;331、驱动件;333、装载件;335、底座;337、密封圈;35、第一密封门;50、操作装置;51、第二壳体;53、工作台;55、手套箱操作口;57、第二密封门;200、坩埚;H、加热腔;F、进料空间;O、操作空间;P、进料口;R、取料口;I、进气口;E、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包括:加热装置(10),其内形成有加热腔(H);进料装置(30),包括第一壳体(31)及进料机构(33),所述第一壳体(31)内形成进料空间(F),所述进料空间(F)与所述加热腔(H)连通;所述进料机构(33)设于所述进料空间(F)内,并能够装载物料进出于所述加热腔(H);以及操作装置(50),包括第二壳体(51),所述第二壳体(51)内形成操作空间(O),所述操作空间(O)与所述进料空间(F)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33)包括驱动件(331)及装载件(333),所述装载件(333)设于所述驱动件(331),并形成有装载端,所述装载端用于装载所述物料;所述装载件(333)能够在所述驱动件(331)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当所述装载件(33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装载端处于所述进料空间(F),当所述装载件(33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装载端处于所述加热腔(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31)包括升降架,所述装载件(333)设于所述升降架,且顶端形成所述装载端;所述加热装置(10)设于所述进料装置(30)的上方,并沿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方向形成所述加热腔(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31)还包括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沿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方向布置于所述进料空间(F),所述装载件(333)能够在所述升降架的驱动下,沿所述升降导轨进行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脱水及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33)还包括底座(335),所述底座(335)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装载件(333)设于所述底座(335)上;所述装载件(333)处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刘荣丽王贵超石雪峰肖尧中张曼宁陈燕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